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运城战役:清军消灭明军官兵一万多人

2023-10-10 00:29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自古以来在战争中装备和科技水平能够决定战争胜负,其实也就不到300年的时间,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战争,参战双方的武器水平相差并不算太大。而对全局统筹把控的能力自始至终都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千年间皆如此。正如咱们今天说的明末清初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山西反清起义,起义者人数虽多,影响范围虽广,但依旧是各自为战,最终被清廷各个击破。

在刘迁、万练等人败亡仅仅两个月之后,被围困十个月的大同终于坚持不住了,姜瓖麾下的总兵杨振威带领部下600名官兵在大同城内发动叛乱,将姜瓖三兄弟全部杀死,持首级出城投降,清军入城,将大同全城屠戮一空。大同失守之后,清军又攻陷山西朔州、马邑、孝义、平遥、辽州、榆社、蒲州、临晋、河津、解州、猗氏,到九月底包围运城。此时在运城城内的义军首领是虞胤和韩昭宣。

虞胤,这个人留下的资料几乎可以等于零,只有一些只言片语,目前只能知道这个人的真名可能叫“陈裔虞”,除此之外是履历未知,生卒年月未知,啥都不知道。而韩昭宣留下的信息虽然也很少,但还是能够理清他的生平的。

《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元年秋七月“以投诚宁远兵备道韩昭宣、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兼按察使司佥事青州道。进士王标极、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济南道。李永昌、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蓟州道”可见这位韩昭宣也算是个老人了,他在明朝的最后一个官职居然是宁远兵备道,此人应该是和吴三桂一起投降的清朝。

顺治三年七月“革青州道副使韩昭宣职、逮问。以其纵脱故明宁阳王朱翊金敕等故也”韩昭宣因为放跑了明朝宁阳王而被革职,在青州的镇上干了不到两年,在这期间,韩昭宣参与过的和反清有关的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就是击杀赵应元。

赵应元为李自成大顺军将领,在1644年上半年的混乱中于山东境内和大顺军主力失去了联系。1644年九月二十九日,赵应元部突然进入青州,清廷派来招抚山东的侍郎王鳌永本以为赵应元是前来投降的,但是当他看见进入城内的士兵突然拔刀出鞘,就知大事不好,连忙逃出衙门躲避,但最终还是被搜获处斩。青州之变后,清朝山东巡抚方大猷向清廷请求援军,清廷派遣和讬、李率泰带兵前来山东。

十月初八日,清军到达青州,此时青州城内的道臣韩昭宣、守备李士元和清军取得了联系,二人以城内之兵劝说赵应元投降清朝,见城外大军云集,原本准备拥护明朝的赵应元迫不得已出城和清军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定,允许赵应元投降。在这一天的晚上,赵应元、韩昭宣、李士元等人于青州府城北门召开宴会,在饭桌上韩昭宣、李士元率领随从杀死赵应元以及其部将,并且像城外的清军发信号,清军冲入城内将赵应元军剿灭殆尽,青州之变遂告终结,李士元、韩昭宣出卖了赵应元得到了满洲统治者的青睐。

但最终韩昭宣还是因为放跑了一位明朝的郡王(或者单纯是没抓到)而丢了官。

而韩昭宣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清世祖实录》中出现的时候,就变成了“伪元帅韩昭宣”山西巡抚祝世昌奏报、大兵收复郓城。擒斩伪元帅韩昭宣等、及从贼千余人。下所司知之。

所以由此可知一点,类似韩昭宣这样的投降官员,他们是如何看待明清易代的,这点已经很明显了。之前投降的原因很简单:形势使然。反清的原因也很简单:故国难忘。所以说这位韩先生还有虞胤,以及山西起义中的各路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勇气,也在持续三百年的反清斗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但是在1648年下半年的形势之下,勇敢者必将付出代价。1648年9月22日凌晨,满洲章京杜米只、蓝兔,带领汉军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军官汇同陕西抚标游击陈明顺、守备金龙部清军,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蔡应桂也带领把总潘云龙、监营官敖令安、侯拱乙、郭郧、贾一珍等人齐集运城城墙下。到五鼓时(大约凌晨三到五点)突然对运城的北城墙发动攻击,满洲军扒城而上。

城内的明军从睡梦中惊醒,纷纷上城而战,发炮轰击攻城的清军。清朝章京杜 米 只勇不可挡,带领身穿重甲的满洲军顶着炮火冲上城墙大战,后续清军一拥而上,城墙失守,明清两军展开了激烈巷战,从这一天的寅时一直打到午时,城内明军全军覆没,韩昭宣在乱军之中被清军杀死,虞胤带领残兵败将突围逃出。有千余名残兵想要从南门突围,结果遭到清军袭击,全部被杀。成功突围到解州的明军又遭到当地清朝驻军的袭击,被杀三百多人,运城战役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明军官兵战死高达一万多人,自韩昭宣以下各级军官被杀者达到了二十多人。

清朝山西监察御史蔡应桂在报捷文书中说“自寅至午,官兵城内搜剿,杀贼万余,尸满街衢”又说“该职看得,平属之贼,屡经杀败,乃虞逆等众,不思向化,尚敢负固运城,以为拒守之计。幸我满汉官兵,齐心奋力,鼓勇先登,遂破坚城,如拉朽之易也。据报杀贼万余,逆魁授首。且妇女、头畜,所获甚多,其功诚有足嘉者”清朝官员说妇女、牲畜所获甚多,很明显,运城城内的百姓遭到了洗劫和屠戮。

在运城陷落的同时,博洛、满达海率领的军队又攻破了汾州,明朝巡抚姜建勋和布政使刘炳二人突围之后被擒杀,城内百姓被屠戮一空,岚县、永宁州二地官绅畏惧清军兵威,开城投降。到1649年的十二月份,沁州、潞安、太谷等地失守,陈杜、何守忠、张斗光等义军首领都被清军杀死,山西局势已无可挽回。与此同时,吴三桂,李国翰二人率领清军通过一年的鏖战成功镇压了陕西的反清起义。自此之后,山西、陕西二省再也没有出现的大规模抗清斗争,但小规模的反清起义和姜瓖等人的余部仍然时有活动。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运城战役:清军消灭明军官兵一万多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