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反弹之外,唯品会创始人沈亚接连卸任多职,发生了什么?

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已不如从前
作者 | 苏子纯
沈亚“退出”动作还在继续。
近日,工商资料显示,重庆唯品会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动,法定代表人由沈亚变更为黄婵,与此同时,沈亚还退出重庆唯品会主要成员行列,黄婵加入。沈亚,是唯品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雪浪商业》注意到,近两年来,沈亚退出动作不断。自2021年以来,其已卸任数十家唯品会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并退出主要成员行列。
不断退出的原因是什么?唯品会对《雪浪商业》表示,企业人员变动,属于正常的工商变更,或常规的管理动作、岗位变动,符合公司法及相关章程的规定,对公司运营的顺利开展未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频繁退出,但沈亚在唯品会的股份并未受到影响,其近三年的持股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不过,其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已不如从前,相较于2021年的1339位,沈亚2023年在该榜单的排名下降至2321位,财富值为95亿。
在这之外,沈亚的唯品会最近亦不太平,就在其营收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下滑后不久,公司又有一名高管离职。最近,唯品会还因”机房宕机故障”,业绩损失超亿元。
01
沈亚频繁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沈亚拥有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上海铁道学院通讯工程学士学位。沈亚曾任广州能越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20多年的电子通讯产品海外市场经验以及近10年的电子商务运作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沈亚频繁卸任唯品会相关公司职位。
工商资料显示,仅2021年10月至12月,沈亚已接连卸任超20家唯品会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并退出主要成员行列。涉及的公司包括广州海珠区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唯品会(温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唯品会物流有限公司、温州品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川唯品会物流有限公司等。
2022年,沈亚卸任南宁唯品会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品众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物流有限公司等至少8家企业法定代表人。
2023年,这一情况依然在持续。
工商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沈亚已退出唯品会(珠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唯品会运输有限公司、唯品会(长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至少10家企业的主要成员,并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
《雪浪商业》梳理发现,沈亚卸任的公司中,名字里带有“物流”和“电子商务”的企业较多。其中,“物流公司”大多由张波接任法定代表人,“电子商务公司”则大多由黄婵接任法定代表人。企查查显示,张波目前已在超15家唯品会相关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黄蝉则已超过25家。
值得一提的是,沈亚今年2月卸任的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唯品会在中国大陆的运营主体。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均由季立人接任。
不过,上述“接任”人员,均不是唯品会高管人员。
虽然沈亚不断卸任唯品会相关公司,但其在唯品会的股份并未受到影响。梳理唯品会财报发现,近三年,沈亚在唯品会的持股比例呈上升趋势。
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沈亚持有唯品会12.9%的股权,并拥有57.9%的投票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持股比例为12.0%。截至2023年3月31日,这一数字则为15.4%。
此外,唯品会近年高管亦变动频繁,尤其是CFO一职,调整颇多。
时间回溯至5年前,2019年4月,唯品会宣布公司CTO黄彦林因个人原因宣布辞职,并正式任命高遵明成为新一任CTO。据悉,高遵明曾于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担任唯品会CTO一职,后以家庭原因宣布离职,当时由黄彦林接替高遵明。
不过,高遵明回归仅一年多,唯品会再次进行CTO职位调整。2020年11月,唯品会宣布已任命欢聚集团前CTO鲁鹏俊为公司联席首席技术官(CTO),该任命即刻生效。
鲁鹏俊任职还不足两年,便因个人原因离职。去年7月,唯品会宣布Mr. Tao Feng被任命为公司CTO。据介绍,Mr. Tao Feng在加入公司之前,曾任职于腾讯、滴滴环球、百度等一些领先的TMT公司工作,担任过多个负责技术创新的领导职务。
近年来,唯品会CFO一职亦不稳定。
2020年8月,唯品会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宣布CFO杨东皓因个人原因将在11月离职,之后将出任唯品会非执行董事。公开信息显示,杨东皓自2011年加入唯品会担任CFO一职,任职时间已长达9年,经历过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
2020年10月,唯品会宣布已任命崔大伟为公司新任首席财务官。
今年5月,唯品会宣布公司CFO崔大伟离职,自2023年5月24日起生效。随后,任命Mark Wang为首席财务官。据悉,Mark Wang于2014年到2017年在畅游担任财务总监,2017年9月到2021年3月在小米财务部担任副总裁,此次加盟唯品会前,曾于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担任本来生活集团CFO。
02
业绩反弹
沈亚卸任之外,其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已不如从前。
资料显示,2019年,沈亚未在胡润全球富豪榜单中出现。2020年,其以财富值100亿,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000位。2021年,这一排名上升至1339位,财富值增至170亿。
到了2022年,沈亚的名字消失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2023年,沈亚再次出现在该榜单中,不过排名较2021年下降至2321位,财富值为95亿。
财务上看,2022年,唯品会实现净营收1032亿元,较上年的1171亿元同比下降11.9%。这是其上市以来营业收入的首次下滑。
惠誉在评价报告中认为,唯品会更加专注于核心品类商品,并瞄准高质量客户,其目标市场可能会有所收窄。与此同时,大型电商群雄四起,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日益切入服饰及相关产品零售赛道,亦可能会对该公司的未来增长产生影响。
不久前,唯品会刚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期内,唯品会实现净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9.1%;Non-GAAP(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45.8%。此外,一季度唯品会GMV(商品交易总额)为485亿元,同比增长14%;活跃用户数为4380万,同比增长4%。
唯品会在财报中透露,一季度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4.2%,从去年同期的39亿元增至41亿元。此外,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0.2%至8.37亿元,上年同期为7.6亿元。按总净收入的百分比计算,营销费用占比为3%,与去年同期持平。
沈亚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一季度业绩增长背后,驱动主力是穿戴品类的增长,包括女装和男装等,以及搭配的鞋子、包等,相较而言,标品的增长没这么强劲。在城市方面,则是一线城市的增长会强于其它城市。唯品会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的营收总额将在270亿至28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0% 至15%。沈亚表示,对全年抱有希望,疫情开放后零售电商是有红利的,因此总体上对于全年趋势乐观。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继今年3月发布新的股票回购计划后,唯品会宣布扩大回购,将股票回购计划的规模由5亿美元扩大至10亿美元,回购将持续至2025年3月底。“我们对于公司的发展有足够信心,并且现在股价也不是很高。我们对整体的回购也是长期坚持,会在合适的时间继续。”
在这之外,唯品会近日公布了一则“关于329机房宕机故障处理公告”。
公告称,3月29日(00:14-12:01)南沙IDC冷冻系统故障,导致机房设备温度快速升高宕机,造成线上商城停止服务。此次事故影响时间持续12个小时,导致唯品会业绩损失超亿元,影响客户达800万,唯品会将此次故障判定为P0级故障。
公告指出,唯品会决定对此次事件严肃处理,对应部门的直接管理者承担此次事故责任,基础平台部负责人予以免职做相应处理。
据了解,P0属于最高级别事故,比如崩溃、页面无法访问、主流程不通、主功能未实现,或在影响面上影响很大(即使Bug本身不严重)。
据悉,3月29日,多名网友反馈唯品会崩了,用验证码登录时显示网络错误,登不上去。“唯品会崩了”相关词条登上热搜。对此,唯品会回应称,因系统短时故障,主站“加购”等功能或出现异常,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了不佳的购物体验,目前平台正在紧急修复中,稍后相关功能将陆续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