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Editor人脸修复 脸崩修复 stable diffusion/web ui
Face Editor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人脸修复/脸崩修复脚本,能够较好的修复stable diffusion/web ui 生成全身图时造成的脸部损坏。
翻译整理:大华说AI
完整下载连接:https://pan.quark.cn/s/a45e194f08ab
视频教程:稍后提供
稳定扩散的面部编辑器。它可用于修复由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图像中的破损面孔。

用法
该脚本用于web ui 的img2img选项卡。
1.在img2img选项卡中打开要编辑的图片
建议您使用与原始图像相同的设置(提示、采样步骤和方法、种子等)。因此,最好从PNG 信息选项卡开始。
单击PNG 信息选项卡。
上传要编辑的图像。
单击发送到 img2img按钮。
2.打开Face Editor并生成
1.在 img2img 选项卡中,选择Face Editor脚本。

2.置参数。
3.单击生成按钮。
如果您对结果不满意,请调整参数并重新运行。
怎么运行的
该脚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 检测图像上的人脸

第2步
裁剪检测到的人脸图像并将其调整为 512x512。

步骤 3
使用图像运行img2img以创建新的面部图像。

步骤4
调整新人脸图像的大小并将其粘贴到原始图像位置。

步骤 5
要删除粘贴图像时生成的边框,请遮盖除面部以外的所有内容并运行inpaint。

最终成像

参数
Maximum number of faces to detect (1-20)
要检测的最大人脸数 (1-20)
当您想减少要检测的面部数量时使用此参数。如果找到的人脸多于此处设置的数量,则较小的人脸将被忽略。
这是step-1的参数。
Face detection confidence (0.7-1.0)
人脸检测置信度(0.7-1.0)
人脸检测的置信度阈值。如果要检测更多面孔,请设置较低的值。
这是step-1的参数。
Face margin (1.0-2.0)
面距(1.0-2.0)
通过放大指定面部裁剪的边距大小。
如果其他参数完全相同,但这个值不同,则创建的新面孔的气氛会不同。

这是step-2的参数。
Prompt for face
提示换脸
提示生成新面孔。如果未指定此参数,则使用在屏幕顶部输入的提示。
这是step-3的参数。
Denoising strength for face images (0.1-0.8)
人脸图像去噪强度(0.1-0.8)
生成新面孔的去噪强度。值太小无法矫正面部塌陷,太大则难以与整幅图像融为一体。
strength: 0.4

strength: 0.6

strength: 0.8

这是step-3的参数。
Mask size (0-64)
罩尺寸(0-64)
修复以将新面孔与整个图像融合时遮罩区域的大小。
尺寸:0

尺寸:10

尺寸:20

这是step-5的参数。
Mask blur (0-64)
蒙版模糊 (0-64)
修复以将新面孔与整个图像融合时模糊区域的大小。
这是step-5的参数。
Denoising strength for the entire image (0.0-1.0)
整个图像的去噪强度(0.0-1.0)
修复时的去噪强度,将新面孔与整个图像融合。如果边界线太突出,请增加此值。
这是step-5的参数。
Save Original Image (txt2img only)
保存原始图像(仅限 txt2img)
指定是否保存修改前的图像。
Show intermediate steps (img2img only)
显示中间步骤(仅限 img2img)
指定是否显示检测到的面部和面具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