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餐厅遭遇顾客趁机逃单,空瓶与剩菜成为店主唯一收获
河南郑州,一家餐厅在某晚遇到8位自带昂贵白酒的客人,点了一桌价值483元的菜,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客人趁餐厅店主不在时,不仅打包剩菜还逃单,给店主留下千元空酒瓶,参与者中竟然还有一个餐厅的老熟客。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位于繁华市区中的一家餐厅里,迎来了几位意想不到的客人,这天,餐厅店主陈希平如往常一样忙碌着,服务员也各司其职。
然而,在这平凡的一天,餐厅却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当时,八位穿着华丽、气质优雅的客人走进餐厅,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陈希平见状,直觉今晚将会与众不同,他立即指示侍者为这群人安排座位,并确保每件事都办得井井有条。
八位客人落座后,纷纷从手提包里拿出昂贵的白酒,令陈希平感慨万分,然而,这让他倍感压力,因为餐厅的盈利主要依靠销售酒水,尽管如此,他还是把客户需求放在前列。
八个人点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共计483元,接着,美食陆续送至雅间的桌子上,为了给客人更多私人空间,服务员在上完菜后关上了包间的门。
包间里充满欢声笑语,大家畅饮昂贵的白酒,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时间渐渐推移,陈希平发现整个房间里只剩下这一桌客人,于是,他让其他服务员先离开,自己留在店里招待客人。
虽然菜肴并非昂贵的美味,但由于大家饮酒助兴,聊天愉快,晚餐一直吃到了十一点,此时,陈希平不禁打了个哈欠,就在这时,包间里的一位客人走出来,让陈希平收拾剩下的食物。
虽然心里有些抱怨,但陈希平还是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一边打包一边询问客人的口味,赢得了客人的赞誉,听到客人们表示会再次光临,陈希平非常高兴。
他打包好剩余的食物,告诉客人共计483元,但并未催促付款,此刻,雅间内的客人依然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陈希平突然感到胃里翻江倒海,回头看去,发现几位客人仍然未离开,他想着去洗手间应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便离开吧台向厕所走去。
然而,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事情发生了变化,陈希平上完厕所回来,发现原本在房间里的客人已经不见了,他急忙跑到柜台前,看到账单还在,松了口气。
但令他意外的是,这桌客人并未使用手机支付,陈希平心里一沉,立刻查看自己的手机,也没有收到付款提示,他意识到,这些客人在他上厕所期间未结账就悄然离开了餐厅。
这让陈希平又失望又气愤,他决定查看监控录像,看是否能找到线索,仔细观察后,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位客人竟然是自己认识的朋友。
于是,他拿出手机给这位老朋友打电话,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那位老友表示,这次聚会并非他组织的,也无须他买单,陈希平请求老友帮忙联系组织者,却还是遭到拒绝。
1、陈希平的老友拒绝帮助找到聚会组织者,作为参与者是否有义务付款?
根据《民法典》178条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陈希平的老友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参加了聚会,并共同享用了餐厅的餐饮服务,由于他们是作为一个团体来聚会的,因此可能存在连带责任。
权利人(即餐厅)有权选择向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即参与聚会的人)请求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餐厅可以要求陈希平的老友或其他参与者支付餐费。
如果陈希平的老友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分摊餐费的约定,那么他们应按照约定的比例承担责任,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那么他们可以按照平均承担责任的原则来分摊餐费。
2、八位客人未支付餐费,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客人在餐厅点餐并享用餐食,餐厅则提供相应的餐饮服务,双方通过这种行为达成了默示合同,餐厅履行了提供餐饮服务的义务,但客人未支付餐费,构成违约行为。
由于客人未支付餐费,餐厅承担了食材、人工等成本,但未收到相应的报酬,造成了经济损失,具体来说,客人应当支付未支付的餐费,以及因未支付餐费给餐厅造成的其他直接损失(如律师费、诉讼费等)。
作为社会主体,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应该重视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公信力,兑现承诺、履行义务,这是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1、守信用,重承诺。作为社会主体,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应该重视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公信力。兑现承诺,履行义务,这是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2、以人为本,为客户负责。企业应该始终把客户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只有真正解决客户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
3、承担责任,面对问题。当出现问题时,作为相关责任主体,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通过诚恳的沟通,妥善处理各方关系,才能化解纠纷,减少损失。逃避责任,回避问题,只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4、互助友爱,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应该抱持互助互惠的态度,在能力范围内为他人提供帮助。特别是在社会关系较近的环境下,更应该彼此宽容,互相理解,化解误会,促进和谐。一次聚会,最宝贵的不是饮食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子夜侃世界
多学法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