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勇者

2023-02-18 15:46 作者:华北豹魂-原生之初  | 我要投稿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在刚过去不久的2022年,这首爆红的《孤勇者》传唱大江南北。它高燃的曲风令人为之振奋,它所赞颂的孤独勇者形象更是感动了无数人。易卜生曾说:“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生命与孤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首先,对于“孤独”这个词,我们一定都不陌生。它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孤独”和“内在的孤独”两类。“外在的孤独”指个体与群体的脱离,如一个人独居生活的孤独;“内在的孤独”指心理上的孤独,如一个人不被他人理解从而产生的孤独感。不论是哪种孤独,我们通常都不愿去承受。谁不愿意融入周围的群体呢?谁不想被别人理解呢?因此有人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然而,倘若我们把格局扩大,便会发现这种观点是狭隘的。

  要说历史上有名的“孤独之人”,就不得不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才貌双全,胸怀大志,一心为国,却因小人的谗言诽谤而遭到国君的疏远和流放。他行吟江畔时遇到一渔父,对方询问他为何落到如此田地,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劝他何不与众人同醉,即随大流,这样就可以避免受苦了,他平静地表示拒绝,最终怀石投江而死。壮哉屈原,宁可忍受酷刑般的孤独,也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孤独”可歌可泣,是伟大的。屈原,是一位真正的“孤勇者”。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授创作的木版画《屈子行吟图》

  英雄的孤独震撼人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但震撼人心的孤独并非只属于英雄,凡人的孤独有时也会给予我们心灵重重的敲击。与英雄不同,凡人的孤独并不与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联系在一起,它可以仅仅体现在一些平凡的行为中,附着在某些极为普通甚至不怎么令人关注的事物上。2022年8月20日,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的离世,将国人的视线拉向了内蒙古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玛利亚酋长做了什么,能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东北亚地区的少数民族?答案是她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只是拒绝搬到当地政府建立的居民新居去住,选择坚守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山林中,坚守最后的鄂温克驯鹿文化。她一百多岁的姐姐,已被子女送到了山下的敬老院。从理论上讲,玛利亚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与姐姐一起去敬老院住。然而她拒绝了,因为她深深地知道,鄂温克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必须得有人守,即使守护的代价是在孤独中死去。2012年时,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向林外的人们悲怆倾诉:“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猎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我只想回到驯鹿身边······”在最后的时刻,玛利亚·索实现了她的愿望,她的驯鹿陪在她的身旁。跨越生死,人·、鹿、山林,共享这永远的孤独。

玛利亚·索(1921年-2022年8月20日),内蒙古鄂温克族人,著名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原型,是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长,也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带领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部落,一个只有200多号人的微型族群,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被人们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玛利亚·索不会说汉语,虽然她的话要通过族中其他人来翻译,但她是营地的核心和最受尊敬者。她的地位与权威,不仅因为她的年长,也来自于她以往的善于打猎和管理部落的经历。2022年8月20日2点27分,玛利亚·索因年岁已高,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竭而仙逝,享年101岁。(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孤独的勇者,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暗巷,敢于向别人畏惧、俯首称臣的强大势力发起挑战,在绝望中也倔强地不肯落下一滴眼泪······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孤独之人所坚持的那种给他带来“孤独”的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称他为“孤勇者”。倘若某人坚持某种歪理或是不正当的主义,那他不是孤勇,而是偏执。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中,亚哈船长因为曾被一头抹香鲸咬掉一条腿就疯狂地追杀那头鲸,置全船人的性命于不顾,最终船被巨鲸撞沉,仅一人存活。亚哈确实很孤独也很有勇气,毕竟敢挑战巨鲸的人真的不多,但那真的有意义吗?即使他最后确实如愿杀死了鲸鱼,可代价却是自己溺亡,还夺走了几十名无辜水手的性命。他没能处理好生命与孤独之间的关系,成了偏执狂,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曲解孤独,妄加以“勇”字,后果很严重。

《白鲸》(Moby Dick)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于1851年发表的一篇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实为白色抹香鲸)莫比·迪克,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衷心赞美黑夜中无数奋斗的孤勇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抬起头来,理解孤独,直面孤独,无惧孤独,做自己人生的英雄!


孤勇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