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论B
我的手机存在或不存在 一块苹果存在或不存在 其实都是一回事,他们存在或不存在都无关紧要 在这里他们都们都是一个*已规定的存在* 这个已规定的存在是与他者关联的存在 是一个内容与其他内容与整个世界有必然联系 会要是这样的存在的话 倒是可以提出“假若一粒尘埃被摧毁,那么整个宇宙都会坍塌” 这里我们知道那个东西存在不存在无关。在于那个东西的内容,因为它与其他东西联系起来. 若一个已经规定的内容或一个已规定的定在被规定,关键就是看他们的内容即其内容与其他关联的内容存在或不存在 只有这样 它才能*是*它被规定的那个东西 {在表象活动中,一个内容存在不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在kant那里,他批判到:存在不是一个属性而是一个实在的谓词. 存在不是一个对内容的规定 现实的一百个一块钱和可能一百个一块钱内容上是一样的
一百个一块钱不会因为不存在就变少
也不会因为存在变多
kant又写到 {但是在财产状况那里,现实的一百个一块钱当然多余一百个一块钱的单纯概念 因为现实对象不仅以分析包含在我的概念里 而是以综合的方式添加到我的概念(概念还规定着我的状态)上} 黑格尔解读:在kant那里有两个预设 一是概念 存在和无获得了一个已规定的内容 存在获得了实在性(成为100块钱存在) 无变成了否定(成为100块钱非存在) 但两种情况下都没有改变其抽象的东西 二是财产状态 在综合的方式上添加到一个状态上时 我有没有一百个一块钱 和我想象我有没有一百个一块钱 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的存在已经被转到了
定在
存在和无不可被忽略了
{某东西是一个规定的实存,通过实存与他者建立联系,随之与一个知觉者建立联系
但这个东西的概念不会通过知觉增益
这个概念与他者无关 他是自身的同一性形式剥夺了与他者的联系}
像一百个一块是虚假的概念 因为它受到知觉和他者的制约 这只是主观的知性强加到内容身上的一个形式.只要知觉或他者变了,他就消失了.
思维只盯着已规定的存在 即定在必须要回溯到开端
要从各种特殊的有限的存在回溯到本身 回溯到那种完全抽象的普遍的存在
我究竟拥有它还是不拥有它
我究竟存在或不存在
人的意念应上升到一种普遍性时
他不关心一百个一块存在不存在或者自己存在不存在(有限的生命也是一个被规定的存在)
“哪怕天崩地裂,他仍然不动”
基督教徒应是这种漠不关心的状态
【
这简直就是诗歌】
同时还应指出谁不知一百个现实的一块和可能的是区别的
谁不知道我想的和现实的是有区别的
这里概念和现实如此不同 所以 上帝的概念不同于上帝的存在 但是!
应当注意到之所以存在与概念可分割是因为所按照有限之物的定义
但上帝是个无限的事物 它的概念和存在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