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与热汗区别?
昨天我们临床中接了一个十个月的男宝宝叫毛豆,这个男孩从脸色看脸色晃白、嘴唇白、舌质白,你去触摸他的肌肉是松软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在七个月的时候到医院去检查的时候,医院说是贫血,但是孩子精神还不错。那么这次来调理是因为从前天开始半夜从三点钟开始咳嗽,从来没有拉过羊屎蛋便但是这孩子前两天拉羊屎蛋便。而且有点鹅口疮想过来调理一下,因为有盗汗和鹅口疮,那我在调理思路上一般就用了滋阴清热的方法。可是我在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反抗性很强。他不停的挣扎不停的哭。哭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个孩子出的汗都是冷汗,而且他越哭他身上的汗越凉。凉到什么程度?就是他的耳尖和四肢都是冰凉的,这么热的夏天我抱着他就像抱着一个冰娃娃。
当时我们很多学员因为在旁边跟诊,我让她们伸手去触摸这个孩子的身体和汗,都感觉是凉的。而且虽然他在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哭,结果这个孩子脸上没有任何一点红色,他的脸色是白的,不像有的孩子一哭一使劲脸是红的。给他按摩腹部揉腹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红色,那么说明这是一个中焦寒冷的孩子。在古代中医把这种冷汗的孩子称为“阴汗者冷汗也”,这种孩子之所以冷,所谓寒者非曰外寒,而是阳虚内寒。阳虚内寒是寒生于中,阴中无阳造成的。这种孩子肾阳不足,所以他胆怯。所以在遇到陌生人抚摸他的时候,他大惊、大恐、大惧他出汗。出汗是阳气顿消,所以出的是冷汗。
同时我们还接了一个从湖北来的三岁的宝宝,叫小智雅。这个宝宝很有意思她一进门就脱鞋。而且只要是做推拿的时候,她必须脱的精光,妈妈讲这个孩子就很热啊!她也是汗多,我们在触摸这个孩子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出汗很多,但出的是蒸笼汗,用手去触摸她的汗她的头就像我们蒸馒头的热气一样是热汗,所以说都是出汗,一个孩子出的是冷汗,一个孩子出的是热汗。所以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说白天出汗叫阳虚自汗,晚上出汗叫阴虚盗汗,不是简简单单的。这两个都是白天出汗。
我们在调理思路上一定要有所区别的,这就是我讲小孩出汗一定要分清楚寒热和冷热。这样我们调理才能准确,那么对于这个出冷汗的孩子,开始我做的时候是滋阴的手法,后来感觉这个孩子是中焦受寒、阳不足造成的。那我就调整思路给孩子温补中焦,补肾阳、补脾阳、外劳宫、推三关。做完以后这个小孩的手都热了对于小智雅,她头顶的汗都是蒸笼汗,那么我们怎么让她的汗下来呢?一种方式是通过肃降的方式让她的热往下行,还有一种是利小便的方式。咱们也讲心与小肠相表里,利小便让她的汗从小便排出。所以对于小智雅我们用的是清法,用的是肃降的手法。所以说同样是汗,我们的调理思路是不一样的。
所以希望妈妈或者是我们的同行们,在做这样的案例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仔细一点、触摸仔细一点、辨证更准确一点。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准确的判断,准确的给孩子配穴,才能做到手到病除。所以说学习中医学习小儿推拿一定是个不断学习、不断观察、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邦尼康在小儿推拿和学中医的推广中,也想做出更大的贡献。最近我们也在我们的喜马拉雅和荔枝我们后期会做很多的节目,最近我们推出的是黄老师小儿推拿十问的解读,希望大家关注,同时我们也会把邦尼康的经典案例也会推送到邦尼康电台,希望大家关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辨证水平,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健康,让我们越来越爱上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