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shopper 知识点科普13:如何理解树形数据
经过数月的努力,Rhino 原厂于今年5月1日发布了⌈Grasshopper 工具组件详解视频教程2022版⌋! 本版本包含了GH最核心的工具学习部分,后续视频内容将持续更新,在这期间我们将挑选其中重要及用户感兴趣的知识点提前分享给大家,希望这套新的课程可以给用户更加高效和实质性的帮助。

本篇摘录自 ⌜Grasshopper 工具组件详解视频教程2022版⌟,是Rhino原厂中国特别策划的公益课程,并且于2022年重新录制更新。详细介绍了学习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中涉及到的诸多必备的知识点和概念,本系列将挑选其中用户感兴趣的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如何理解 Grasshopper 的树形数据
在 Grasshopper 中,对数据的管理和组织使用的是树形数据结构。很多用户都知道:树形数据是深入学习参数化设计过程中核心的组成部分。而很多第三方教学对树形数据的解释含糊不清,甚至"复杂化"它本身的概念,导致很多用户认为树形数据是一个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本篇将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用户理解:
什么是树形数据
如何形象的理解树形数据
如何解读树形数据的含义

1. 树形数据的路径规则和含义解读
想要正确运用树形数据,必须要了解 Grasshopper 中树形数据的基本含义以及它的路径规则,详细讲解请观看以下视频:

2.树形数据结构的用途
正确理解了树形数据之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在参数化设计过程中树形数据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呢?

详细讲解请观看以下视频:


如果您观看后觉得有收获,并且希望系统扎实的学习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我们推荐您订购本套视频课程。

~本次更新结束,更多精彩文章请您持续关注 Rhino 原厂服务号 Rhino3d 和微信订阅号 Shaper3D 所推送的相关内容~
欢迎分享这篇文章给您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