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能考上985/211?各类双非大学计算机考研情况合集!
考研人群中,最多的肯定就是双非大学的考生了。双非考生不仅仅数量多,竞争也最为激烈,而且甚至有可能在复试中被歧视,也是考研中最难的一批人了。
那么,双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究竟有多少能够考上(或者保研)985/211大学?我们陆续找到了一些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学院考研光荣榜,把一些数据提供给大家:
文华学院 考研情况
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是200人左右。上岸研究生的人数有12/13人。
录取的学校中只有一所985大学,一所211大学。
厦门大学 计算机 B+ 软件工程 B
云南大学 计算机 B- 软件工程 B-
录取计算机实力相对可以的双非大学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 B- 软件工程 C+
广西师范大学 计算机 C+ 软件工程 B-
浙江理工大学 计算机 C+ 软件工程 C+
温州大学 计算机 C+
哈尔滨理工大学 计算机 B
浙江工业大学 保研情况
计算机学院
985 47人
211 11人
中科院 2人
其中,仅仅录取人数较多的985:
浙江大学 26人
华东师范大学 7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考研情况
在总共69人中:
考上中科院 6人 占比 8%
考上985大学 9人 占比 13%
考上211大学 24人 占比 35%
考上本校 20人 占比 30%
考上双非大学 30人 占比 43%
考上中科院/985/211大学 39人 占比 57%
吕梁学院 考研情况
985
中国海洋大学
211
内蒙古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 2
安徽大学
除了985/211,还找了一下计算机实力相对还可以的双非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C+ 软件工程C
北方工业大学 计算机B- 软件工程C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B- 软件工程C+
山西大学 计算机B 软件工程C+=
哈尔滨理工大学 计算机B 软件工程C+
浙江师范大学 计算机C+ 软件工程B-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考研情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1人
浙江理工大学 3人
浙江师范大学 4人
录取211大学 3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南昌大学
新疆大学
计算机实力较强双非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 B+ 软件工程 C+
浙江理工大学 计算机 C+ 软件工程 C+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 B-
温州大学 计算机 C+
除此之外还有个新兴的较强双非:上海科技大学
这里再列举一个985大学的例子作为对比: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23考研复试名单
网络空间安全学硕
复试名单总人数 50人
毕业于985大学 19人 38%
毕业于211大学 19人 38%
毕业于双非大学 12人 24%
985/211大学占总人数的比例 76%
电子信息专硕
复试名单总人数 118人
毕业于985大学 44人 37%
毕业于211大学 39人 33%
毕业于双非大学 35人 30%
985/211大学占总人数的比例 70%
双非学校很多也是不错的,比如有些是评上双一流的大学:
宁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湘潭大学
还有一些大学计算机实力在双非中是很强的:
深圳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网安),天津理工大学 等等
再来一个中科院的例子: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3考研复试名单
有66%的考生本科是985大学!
有21%的考生本科是211大学!
有13%的考生本科是双非!
这个985/211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985大学,占据了一半多,可以说,考上这个计算所的大多数都是985。
注:
由于部分学校统计的数据中并不区分出考研还是保研,因此只能合并统计,合起来就算是“能上985/211大学研究生的数量”。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大学区别还是很大的,像是计算机专业比较强的浙江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985/211大学人数很多。
但是实力不强的文华学院,吕梁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数就很少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基数问题。计算机专业的较强的双非大学,一般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基数大,那么自然能上研究生的人数就更多。
最后乱入的武汉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看了他们的复试名单,直接就是碾压了。985/211大学的比例非常高。请注意这只是他们的复试名单。如果换成他们本校的考研情况,相比要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