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无价之宝》竟看出了《搭错车》的感觉!多少年了还搞苦情戏
11月档电影,不知为何,跟翻拍干上了,从《二手杰作》到《拯救嫌疑人》再到这部《无价之宝》,全是翻拍。也不是说翻拍的作品就一定不好,中国写小说的、编剧这么多,还是希望国产电影,多多挖掘国内编剧、作家的优秀原创作品。
《无价之宝》,翻拍自韩国电影《担保》。其实原作也并不是多么好的一部片子,故事也普通。

但是导演将该片背景,精心进行了一番本土化处理,将地域背景放在了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时代背景则是1995年,正逢东北工业改革,下岗浪潮开始。
该片的本土化处理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90年代的味道很足,BP机、老厂房、旧式三轮、五金店,瞬间将观众拉回到那个浪潮汹涌、新旧交替的年代。

影片中这路两旁开阔的玉米地,这铁轨,让我瞬间想起了今年大热的一部优质悬疑剧《漫长的季节》。


虽然电视剧和电影不好类比,不过,同样是以90年代的东北为地域背景,同样是80后导演的作品,《漫长的季节》的叙事节奏和内容逻辑性,都要比电影《无价之宝》强得多。
个人感觉,《无价之宝》最明显的缺点是电影前后部分割裂,后半部远没有前半部好,后半部冗长拖沓,不讲求逻辑,强行煽情,结局烂尾。
看一部2023年拍的片子,剧情情节竟然令我想到了很老很老的一部台湾电影,1983年出品的《搭错车》,那部电影的主题曲大家都熟悉,就是苏芮演唱的《酒干倘卖无》。
2005年,该片也曾被内地改编成电视剧《搭错车》,由李雪健、李琳、殷桃、于和伟主演。李雪健的演技也曾感动了无数观众。


单身中年男人收养一个小女孩,这样的情节现实中也常见,倒是没什么要紧,但后期的剧情走向,小女孩长大后,居然也成为了大明星,也为了自己的明星前途,隐瞒自己的养父和过去的经历,这样的情节,与《搭错车》如出一辙。
如果说,当年的《搭错车》中的这一情节,描绘出了哑叔养女阿美成为歌星后,错签合同失去了选择自由后,对养父病重而自己不能回去侍奉陪伴的绝望与悔恨、牵挂与伤悲的话,《无价之宝》中芊芊的选择则不能令人共情。

都什么年代了,还打“苦情牌”。如果要表现石振邦这个底层小人物被时代裹挟着跌跌撞撞向前,无法左右人生的悲哀,恰恰应该从最寻常的细节着手,而不是靠一些强刺激和强推动的剧情,来强行扭转人物命运,刻意煽情,只为催泪。
再来说说该片的优点。
一是演员演技到位,张译的演技尤其出彩。
整部片子,简直就是张译的个人“演技秀”,张译果真是特别适合演绎这种小人物角色。
张译雨中跳舞那段,称得上是该片的华彩乐章,其实电影如果在这里戛然而止的话,倒是一个既升华又很有意味的结尾。

潘斌龙表现也很出色,而且比起张译来,他无疑更接近于湮没于人海中的普通人。如果说,张译虽然演技出色,但作为知名演员的他,令你看片时还是能时不时想到他是“张译”的话,潘斌龙的形象和言谈举止,则完全就是一个东北普通人的形象,令人感觉到格外亲切。

客串的郝蕾短短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二是影片中许多有关亲情的细节,拍得很细腻,很令我们共情,会让大家想起自己的父母或者是长辈对自己含蓄深厚的爱。
总体来说,《无价之宝》是一部善于“催泪”的电影,很多片段都能催出你的眼泪。但是,如果擦干了眼泪,细细推敲一下剧情的话,则许多内容的逻辑理不顺,站不住脚。
不过,别去细想,冲着主演张译和潘斌龙,以及片中许多感人的细节,该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该片导演张大鹏不愧是拍广告片出身的优秀广告片导演,剧中许多短剧情片段表现力都很强,不过如何将这些短剧情,合情合理地完美整合成一部长片,导演的功底还需要继续加强。
好像这是张大鹏导演的第一部长片?
处女作能够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相信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