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身非人,灵魂仍永忠于人类光辉”
原创克苏鲁系小说:《殿央之书》 在某年的夏季的某一天,本人卡尔福.克斯特,密斯卡托尼克大学探险小组组长带领组员与水手等众,对太平洋的东南海域进行了小范围的探潜。 小组在水下1250米左右深处发现了像是一-些宫殿的建筑。我们进入了建筑内。这个宫殿内部有一种青绿色的神秘材质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奇异符号。 大家沿着长廊艰难的移动到大殿的中央,那有一座高台,上面是个圆形祭坛,奇怪的是尖柱下的凹槽镶嵌着一块石板 。 由于备氧不足以维持更长时间,我们在极其艰难的取出那块大石板后,便离开了。 再返回到船上后,我便与队中的几位专家开始兴致勃勃的研究起了那块大石板,石板是由玄武岩制成的,相比于那水下宫殿石柱上的奇怪异文字,这块石板上的文字要更小更密,当我们还在探讨这究竟是何种文字时,一位从事语言学的专家大声的叫喊出来:“这是扭曲的手写体英文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只是笔迹太潦草,不好辨认。我们发现它述一个客观的事情,可是这石板看上去就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了,怎么会用英文来记叙事情呢? 但当那位专家为我们读出的其中的故事时,我们在场的各位都惊呆了.... “我无法想象有谁发现它。但我不得不说,我曾是一个人类,阿卡姆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神秘系教授莱恩●怀里西。”这句话令我们感到十分吃惊的是的确有过这个人。 “在某年某日,我得到消息称我的挚友,比斯卡.劳恩,患上了精神病,他的家人希望我去看望一下他。在当天下午,我来到了他家,当时他正在书房内疯狂的阅读各种书籍,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推开房间门,走到书桌旁,看着他正翻着一本本书。一看,那是本极其复杂的函数学书。此时我不仅想:他他大学的必修学是世界史学,怎么会对函数感兴趣?他平常算个数都依赖计算器啊,我问:“你在干什么?’ ‘我想研究这些高等数学来证明太阳黑子活动衰减对农业自然的影响,从而对一个国家兴衰、政局状态的影响。’听过他的回答,我更迷茫了:这完全不是他!同时我还发现,他讲话时的发音与语气完全异于往常,好像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外邦人。 “你怎么了?“我不是精神病! '他似乎很生气,但我所熟悉的比斯卡,是个内向无上进心,厌倦学习的家伙,他失忆了?‘你是谁! '我大声呵斥。他的回答打破了我的幻想:‘告诉你吧,我真不是劳恩,我也不是你们人类,你朋友的精神也就是你们所谓的灵魂,如今在我原本的身体中,放心,他一定还活着。如果你愿帮助我完成一件事情的话,我会向你证明这一切的。'我只得答应了。他要求我准备好和他--起乘坐飞机前往西澳大利亚州的皮尔巴拉,我为了得知背后真相便答应了。” “于次日五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然后在当地- -家民宿微做调整后,便来到了西部沙漠,经过长时间长途跋涉,我们到了一块儿由玄武岩黑石巨砖建成的、废弃的遗迹。 “有几处遗迹中有隧道通往一-些地下的巨大裂缝,那儿有许多神秘而历史悠久的古石板,.上 面刻有我看不懂的文字,关于那些裂缝的探索,我并不打算详说,我要说的是,那些古石板上所记载的。
“大量的石板上是一种我所无法辨认的古文字后来我发现了一块用拉丁语雕刻的石板!并且有个词的翻译是劳恩的名字!我半信半疑:我和劳恩曾一起学过拉丁语,所以我怀疑这是劳恩雕刻的。就在我发现这块独特的石板时,那个贾劳恩告诉我,这是他当前身体的原主人真正的劳恩所刻下的,怪不得这字迹竟与劳恩的字迹如此相像,他告诉我,在我看完这些内容后,就会明白一切。 “石板上的记录令我大惊失色,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些疯狂的事情,不免严重怀疑劳恩到底见到了什么?石板上讲述了这个靠精神投射得以永久的神奇种.... “劳恩称,这个叫“伊斯之伟大种族”的衰败,在于他们的‘奴隶’修格斯,另一种生物的叛变,以及对另一身形如风地下种族的发现,它们从地下深渊中涌出,杀死了许多的伟大种族。伟大种族们在通洞上建造许多建筑并派兵严守。随着多次地震出现了更多通口。在这打压下,伟大种族危在旦夕。我突然意识到.....我想要逃跑,已经晚了,我听到隧洞中的风声:是那个地下种族! “此时我感到十分的绝望!但假劳恩突然冲我高喊:‘如果不想死就盯住我的眼睛! '我看向了他那双眼睛,一种剧烈的黑色光芒冲击着我的视网膜,伴随着我发出了的不像是人类发出的吼叫声,我昏迷了过去...... “当我再次被唤醒,我不得不以另种形式在地球上某片海域中活下去,直到下一次精神投射。”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们于第二日进行二次潜探。 我们又发现大量的石板。后来有人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科技。石板上记述的内容,例如有一个通过-种特殊手段将大脑存养在一种特殊的仪器中,用某种生物的血液混合物的作用下,使大脑在即将老化的状态下不断自我重组,在仪器中进化为一种寄生异养的个体,与原来相比大小减缩为原来的1/20,能寄生在某些哺乳动物的体内,并不会引起器官排斥,貌似可以寄生在另一个人身上。 归根结底,这殿央之书的作者,虽已不再是人,却仍在为人类奉献,他仍拥有人的精神!最终,他一笔笔地,刻下了这悲壮的殿央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