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圆梦华东师大——华东师范大学333学科数学考研经验
文|小Y / 凯程网课学员
华东师范大学 学科数学(非全日制)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高中数学老师;
本科是双非普通一本院校,数学师范专业;
大学六级548分(给大家找一个参考系);
从小到大都学不明白政治。
2021年9月我开始准备一战,当时就剩四个月时间了,除了备考,还要带两个班的高一数学,略显匆忙。最后初试成绩是325+,国家线是337分。 二战备考是从去年3月开始,总分从325+提高到了365+,教育学国家线从337分上涨到了351分。
333教育综合

★ 已有的一战基础: 333的备考,我用的是凯程的《应试解析》。
因为当时时间紧,所以我参考了2010-2020年的真题,把考过的以及和他们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手写版整理(分为名词解释和大题两个板块),然后就是疯狂背背背!!!
★ 反思一战的不足: 一是时间紧,二是我的重点搞错了。
研究真题你会发现,每年华东师大的真题里中教史占比是最少的,但是我一战时背得最多的就是中教史,你说气不气人。所以333也要研究真题,发现其中规律,才能花最少的时间,拿尽可能多的分。
★ 二战的备考计划:
3-4月:
这两个月我把凯程的基础班听完了,并且拿了四个本子跟着做了完整的框架图。这个阶段是一个搭建框架的阶段,要听老师讲,跟着记框架,让你的脑子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整理完框架图,我在一战给自己划出来的知识点基础之上,用《应试解析》进行补充。具体就是把和真题相关的知识点进一步地扩充,把我感觉和真题考点相关的内容,以及徐影老师在基础课里强调的特别重要的知识点,都划进我要背的范围里。
这样的话,我就整理出了四本笔记,每一本都按章节分为两块儿(名词解释和大题)。我整理出的知识点大概占《应试解析》里的60%-70%。不是我不想全背,是我没时间全背,所以又来投机取巧了。
5-10月:
5月份就是痛苦的开始,因为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在333上。
我刷牙时背,洗澡时背,看自习时默背,监考时不能玩手机刚好默背,走在吃饭的路上背,睡觉之前也背,办公室里老师们聊天我就拿着书去走廊上背,中午大家都睡觉了还要拿着333背。 请记住!当你第一遍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背了就忘,但是没关系,第一轮你就每天进度往前走,不用管“我背了后面忘前面怎么办啊”这种问题。我大概每半个月背完一本。
当你把四本全都背完以后,紧接着开始第二轮,这时你会发现,虽然你自己独立背背不出来,但是第二次背绝对比第一遍快。
这六个月我每本书都背了3遍,一定要抓紧暑假的整块时间,在职老师有整块时间真的会感动得哭出来,太不容易了。
11-12月:
我有一个“最后50天”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格,也就是距离考试50天的时候启用。你们也可以找一个这样的表格,打印下来,按照表格进行背诵。
这个时候每天的背诵量大大增加了,但是花费的时间并不会比之前多,因为对知识点你已经熟悉了。

12月底:
拿出2021年真题,在考前一个礼拜的周末给自己安排3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主要去熟悉一下考试节奏,估计考试的时候来不来得及答完。
333这场考试结束,你绝对是写到手软。我当时写了11页A4纸,还有人又问老师要答题纸,写了15页甚至16页的。
★ 二战我进步了吗: 必须的,毕竟反复背了六七遍。但是为什么还是没上120分呢?因为我只背了《应试解析》里的60%-70%,背书这个东西,绝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我的建议:
一定要立足于真题去选择你要背的知识点,取舍方向不能有偏差,不然就像我一战时那样,它考这儿我背那儿,事倍功半了。
333的最高奥义就是反复反复反复背。当你做好前期工作,搭建好框架,整理好笔记以后,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背书。
背书的过程不亲身经历真的无法体会它的美妙,当你发现自己脑子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就胸有成竹了,就更加愿意花时间去背了。
916高等数学

★ 已有的一战基础:
我916就只买了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的《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两册。因为我没有时间把两本都学完,所以我就潜心研究了华师大2018-2020的所有真题(华师大2018年第一次考916),真题是在闲鱼上买的。
我挑选了上册第1-6章和下册第10章、第12章(除了带※的),具体学习就是看书,把例题看懂,然后能做出来,同时反复做每节的习题。最后就是反复刷那几套真题。
★ 反思一战的不足:
整体计划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时间不足,所以掌握得不太牢固。
考试的时候,试卷上叫我阐述微积分基本定理并证明,我居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定理,这也太菜了,这就是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啊蠢货!如果这道题写出来了,我大概率一战就上岸了,我想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微积分基本定理了。
★ 二战的备考计划: 3-9月:
我觉得这两本教材写得还是很清楚明白的,所以选择自己看书,主要还是因为没时间听网课。
复习内容和一战一样,但是反复滚动了好几遍,反复写书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写了四大本。每一轮我都会整理错题,有一个专门的错题本,错题会拎出来再做一遍。
这期间我经历了一个暑假,本来暑假是要补课的,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改为线上补课,所以时间相对充裕。一定要抓紧这种完整的整块时间赶紧学习!
10-12月:
这期间我加入了真题,把2018-2020年的真题反复滚动去写,并且也整理其中的错题。
另外,我通过研究真题发现,它每年都要考定理的证明,于是我把它考过的和我认为重要的定理证明集中整理了一下,一共16个,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背诵默写。
同时,我还发现近几年的真题也会涉及到高中数学的一些知识,也就是注重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衔接,所以高中数学的东西也要带着看看。
12月底:
我把2021年的真题留到考前一个礼拜的周末,准备了3个小时的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考场氛围,预估考试的节奏。
★ 二战我进步了吗: 因为准备得更充裕,方向性也更明确了,所以进步明显。
★ 我的建议:
一定要专注教材!因为我们在职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所以一定要把教材里的例题、习题、定理都掌握好。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多,也可以把我划定范围以外的教材都学透了。
一定要研究真题!每年的真题题型都是差不多的,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可以多研究、多总结,少走弯路。
英语二

★ 已有的一战基础:
在备考的四个月里,我坚持每天用“墨墨背单词”打卡150个单词,我真的非常推荐在职考研的姐妹使用这个app,它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单词,非常科学。
碎片化时间零散地分布在一天的各个角落,当老师的姐妹一定深有感触了。我们可以用手机见缝插针,随时随地背单词,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阅读方面,我刷了2010-2020年的英语二真题,四个月反复刷了几遍,刷真题的时候顺便把翻译练练手,没特地准备。
考前一个月,我背了大、小作文各10个模板。
★ 反思一战的不足:
客观题扣了6分,但主观题(翻译+作文)扣了19分,相当于扣了整整一半的分!
★ 二战的备考计划:
3-8月:
因为英语二的真题有限,所以前期先刷英语一的真题,只做完型+四篇阅读。单词继续用墨墨背单词app每天打卡,单词不能停!
9-11月:
做英语二的真题(2021年的那套放着不写,留着最后模拟用),暂时不写作文,这期间反复刷几遍。可以在闲鱼上找英语二的真题,省得自己打印了。单词不能停!
11-12月:
做英语二的真题,现在要整套做了,同时开始背作文模板(模板我是一战的时候在知乎上挑的,挑一个看得顺眼的版本就行)。单词不能停!
12月底:
单词可以暂时停了,因为这个时候要开始背政治了,真的没空背单词了(如果你时间比较多,那还是不要停!)。
一定要在考前找一个完整的3小时,用2021年的真题模拟一下,找到考试的感觉和节奏。我是在考前一个礼拜的那个周末模拟的。
★ 二战我进步了吗:
客观题还是扣了6分,但是主观题扣得少了,所以分数就上来了。
★ 我的建议:
单词一定不能丢,一天背150个其实不多,因为后面很多都是复习。
做真题就够了,模拟题真的没必要。
政治

★ 已有的一战基础:没有基础
★ 反思一战的不足:我保持这么好像反思过吗?
★ 二战的备考计划:我敢说你敢听吗?
还是浅谈一下我是怎么准备政治的吧。
两次考研都是一样的:考前一个月和半个月分别拿到肖八和肖四,把所有选择题写了一遍,并且做了笔记,认真总结了知识点,并反复背诵。同时,把肖四的大题答案全部背诵,反复背诵,over。
★ 二战我进步了吗:没有
★ 我的建议:我不配有建议

我的初试经验贴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大家23年考研顺利上岸!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