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所有大题?答题模板!高考语文?必胜高分!【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2023-06-02 23:40 作者:钇钾碳  | 我要投稿
考前串讲?“奇”参谋长!十年寒窗?有的放矢!

个人总结 + 详细笔记 + 补充参考(笔记最尾端)

可以说最丰富的也可以说最麻烦去看的笔记(字太多),希望我的笔记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是职业,是兴趣┣╋┫

━━━━━━━━━━━━

●●●个人总结

标题最后一个词实再没找到又贴切又押韵的了,“重拾希望”“增强力量”感觉都不如“有的放矢”合适,如果你能有更好的词球球了,告诉我一下
太多了,先就这些吧,时间不够,不能尽己所能把之前所有语文笔记总结一遍,周末更新一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想要的——一站式概括所有


00:13

🔶1️⃣ 前提紧要


01:04

🔶2️⃣ 现代文阅读一


13:32

🔶3️⃣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38:30

🔶4️⃣ 文言文


41:21

🔶5️⃣ 古诗


43:22

🔶6️⃣ 语言文字应用


49:44

🔶7️⃣ 作文

🔲1️⃣🔳1️⃣🔲4️⃣🔳🔲🔳🔲🔳🔲🔳🔲🔳🔲🔳🔲🔳🔲🔳🔲🔳🔲5️⃣🔳1️⃣🔲4️⃣🔳


00:13


📀1️⃣ 前提紧要

重要的是积累,这节课也是复习、总结之前课程,如果不理解可以根据系列课不同题型仔细学习加深印象,有的放矢,这样肯定比死记模板用的顺利、舒服




01:04


📀2️⃣ 现代文阅读一


01:11

⚛️概括题 基础——找定删连

  • 根据题干原文的范围→先看题干再看原文,定位关键词(原文和题干不容易改变的词)
  • 每个碎片间的关系→按照不同的方向归纳分类
  • 掉重复部分留下其一
  • (用)关联词分类词系起来



03:22

⚛️变式——论证相关

也是找定删连,但是“定”的是段落与段落的关系

  • 概括结构范围(范围更大,可能要在整篇文章中找关键词)
  • 提炼每一段的关键句子(读文章不用一字不落从头到尾,抓重点)
  • 段落之间的关系(提炼每一段核心思想后归纳分类)
  • (合并同类项)

行文脉络 关联词进行联系

→首先……,其次……,最后……

论证结构

→在行文脉络的结构是什么(总分总、总分、并列、递进……)

更多名词知识点在下面的“补充参考

论证思路

→在论证结构的基础上+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比喻、道理、举例、类比、对比论证)+论证语言


“模板”:本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他抛出了中心论点,在分论点论证过程中,用到了……论证方法,用了各种各样的论证语言,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通俗性 跟议论文一个模子,论证思路也类似


单独问也是如此,如果题目问你文本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只用:①说明是什么论证方法②方法的组成,作者怎么使用这个论证方法的③作用:严谨、生动地说明了什么论点



08:23

⚛️下定义

什么是什么样的什么

杨佳奇+种差等腰+属性🔺



09:27

⚛️课内、材料外题

不管材料来自课内还是课外,把这段材料翻译解读成原文中的意思

找根据题干锁定原文(原文中没有材料的词可以找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材料外相关

答案来自课内: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

①科学性: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

②逻辑性: 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③严谨性: 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

④通俗性: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12:30

⚛️文学类

2020新高考Ⅱ5.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联系文学类文本的作用题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13:32


📀3️⃣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小说散文答题上没区别,特点上有区别,答题要落实到文章的特点上

  1. 小说:人物、情节(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主旨(往往为了揭露现实、反映现实)
  2. 散文:对象、结构(不一定完整,可能型很散)、背景、情感/道理(聚,贯穿整个结构)
  3.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有象征性)、语言(优美)、表达技巧(用很多各种各样的手法)、思想情感(丰富)
  4. 戏剧:冲突(情节有冲突)、语言、舞台


14:53

⚛️概括题——概括组成

人物(问的是文章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心理)

→形象或性格(把自己放在文章中,站在人物的旁边进行评价)

→心理(把自己代入人物,想象自己经历人物经历的情节,分析自己会咋想)

情节(概括事件的组成)

→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角度复述文中情节的重点

→伪装题型:支持哪种观点/历史现实交织/八分之一八分之七

→明线暗线

暗线就是情感
判断: 暗线→次要人物做的事(往往暗线就是他的情感); 明线→主要人物做的事
特征 时间上重叠、 空间上区分、 偶有交集(间接转述) 
例子:《西游记》明线-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取经;暗线-佛道两家以妖魔鬼怪为手段暗中斗法

→XX的X化

更多知识点在下面的“补充参考”,否则会显得笔记主题更乱

环境(小说中几乎不考,诗歌最爱考,可以类比人物)

回原文找所有关于题干中所指向的对象的语句,删掉重复的和修饰性的语句,只保留主体的特点



21:22

⚛️概括题——词、句含义

表层含义(就简单复述或翻译文中的词或句子)

就用大白话把自己最表层的理解说出来就行

深层含义(如果没有就不用答)

  • 主旨

反差:一个人前后的变化、很多人之间的对比、环境变了人不变的坚守

往深挖掘:人性的恶、社会的黑暗

往高升华:人与自然、人间大爱、民族大义、自然界的道理

  • 回原文多次出现/出现一次

多次出现(找):找每一处都是啥含义

出现一次(拆):把这句话拆开(精确到每一个词)



24:42

⚛️手法题——更好塑造一个东西

  • 人物:

正面描写直接写这个人(奇哥的脸像一个红苹果)

直接写这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语动心神)

侧面描写写别的人或者别的东西

→写别人反应

→写景物的反应(烘托)

烘托了XX氛围,进而凸显主人公的XXX

工笔细描

(细节描写)←不与正面描写的5点排斥,有交集。

对于一个玩意,说好几句话,就相当于细节的写了

粗笔勾勒

对于一个玩意,只说一句话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修辞手法 比喻、拟物、夸张(文人大家爱用的)

表现手法(度娘的概念: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比如对比,类比,象征,借景抒情,想象,联想,托物起兴……)

对比(突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人)

类比(突出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人)

正衬(用于感情色彩相同的物/人,层层拔高)

反衬(用于感情色彩不同的物/人,截然相反)


  • 情节:

1,叙事特征

  • 内容

线索(集中叙述了什么)、重点(心理想法多、环境描写多)、特点

  • 形式

结构+表达方式+炼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语言风格

  • 词语

灵活地运用:叠词(抱抱亲亲,亲不亲切)

精练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

巧妙地运用:颜色词、声音(让他有声有色)

  • 句式

排比句、反复句、对偶句、整散句、长短句

  • 文段

时代特色(天)

地域特色(地)(新疆的地域特色啊等等)

人物特色(人,作者)

作者→豪放与柔婉、直露与含蓄、质朴与华丽、庄重与诙谐、舒缓与急促、亲切与辛辣

  • 修辞(手法)

和人物的差不多,实在没有词语,句式,文段上的再使用

  • 趣味理趣

情趣:充满着感情,爱恨分明

理趣:讲清楚了什么样的道理


  • 环境:
  •  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意识

就是写景的不同角度,也是写景的不同手法

  •  顺序→远近、上下、大小

对环境不同的分类方式

  •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这体现在文章中都是用文字的方式,只要是文字,就可以进行“修辞、表现、炼字、结构”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在写景时常用,炼字常常用在古诗里



35:36

⚛️作用

1. 对人物/对象

  • 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情节对)

对出题人,奇哥把他打了,你敬了杯茶←鲁莽……

  • 烘托人物形象、性格、心理(环境对)
  • 突出(对比、类比、衬托)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次要人物对)
  • 突出对象特征

2.对情节/结构(对读者的作用包含其中)

  •  见证者(叙述者)(去掉不影响情节发展)、推动者(去掉影响发展)、使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对)←某一人物有什么作用
  •  看出现的位置情节对+环境对
  •  引起下文、吸引读者
  •  承上启下、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
  •  制造突转巧合、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收束全文、照应上文、留有余味和想象空间
  •  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  体现文章写作风格
  •  暗示时间推移
伏笔是前面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到后面却有大作用,前后事件有较大时间差,使结构更为紧凑严密,引起读者思考留下深刻印象。
铺垫是前面一大串准备为了迎接后面这个情节。
比如:奇哥直播讲课前怒骂半小时管理员,然后又怒骂粉丝,喝完水还把杯子摔碎在地上,关播后把管理员请到家里暴打一顿
很显然,骂管理员,骂粉丝,摔杯子这些情节一直在体现奇哥很生气,都是在为奇哥暴打管理员这个结果做铺垫
埋伏笔:非常细节,一般藏在正常的情节中,不易被发现
比如:奇哥今天直播嬉皮笑脸的,像之前一样,奇哥直播时直播间差点被关,奇哥也没理会。然后娜姐说奇哥的快递到了,很重。叫奇哥开车去拿。没想到关播后奇哥用新买的棍子把管理员打了一顿
这里和上一条就有很大区别,上一条一直在写奇哥很生气,这一条直到结尾时才知道奇哥要打人,只有那个快递为奇哥打人的情节做了一点点暗示,这就是埋伏笔

3.对环境/背景

  •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环境对)
  •  塑造典型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对+情节对+环境对)

4.对主旨/情感

  • 深化主题(黑暗)
  • 升华主旨(光明)
  •  抒发情感
  •  使文章更具有传奇色彩/现实意义(真实性)

例子:

2022新Ⅰ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解释:

普通人改成义士→使文章更有传奇色彩

义士改成普通人→使文章更具有传奇色彩/现实意义(真实性)



38:30


📀4️⃣ 文言文

断句主观:

倒着断+实在不行再看原文



41:21


📀5️⃣ 诗歌

  • 先看选择题,根据选择题理解原文,然后做大题
  • 问人事物景还是情感和道理,锁定范围不一样

类比于小说散文:

概括题手法题作用题



43:22


📀6️⃣ 语言文字应用

真感觉没什么可写,你看奇哥视频就直接记住了,要刷题也得移步,我这也写不了别的,毕竟我把我所有语言文字应用的笔记都放我的网盘里了



49:44


📀7️⃣ 作文

“奥利奥”审题+提出论点

  • 扭一扭-破题

根据逗号、分号、句号和自然段将材料拆成语意完整的不同部分,找出这些分散部分之间的关联

  • 舔一舔-审题挖含义

体会各部分的表层含义,挖掘深层含意

判断关系

  • 泡一泡-立意找关系

用简短有力的陈述句表述各部分深层含意之间的关系

与 求同 求异

或 追忆 深思 展望

非 取舍 转换 统一

分论点段=分论点+分论据+分论证+过渡句

A整篇文章中于作文第一段的结尾抛出符合材料含义的中心论点(总),接着回题干,根据材料不同方向的意思写分论点,最后结尾总结全文

B在一个分论点段中,可以构造出一个小的总分总的结构,这样结构非常完整

  • 就是整个这个分论点段的核心,分论点那句话。
  • 所举的各种各样的例子:个人的社会的国家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正面的反面的
  • 紧接着论证再加上一个总结上文的回扣句

C过渡句:不仅仅总结上文,还引起了下文的东西


 victory!!

对了,统一一下意见,各位有没有对笔记原文件的需求,我会把“高考系统课”的笔记像奇哥一样放到云盘中供大家免费食用,如有需求可以私信、评论来告诉我 (笔记格式是PDF格式,使之不漏标记,并且我还进行了精简,还把整体颜色加深满足打印的需求)
网盘中有十来个笔记,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https://www.aliyundrive.com/s/HJCW7ef9fhk(这他喵的是阿里云盘,别问我为什么百度云盘打不开了)
想要其它网盘私信吧,笔记中链接多审核慢,当然每个网盘里面东西是没有区别的
●●●补充参考
⚛️信息类补充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28124293一部分
i常见论证方法及效果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 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 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 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 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 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 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 者明白。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 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5.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6.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7.归谬法(反证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ii常见论证结构
(一)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1.并列式
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
2.对照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
也称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总分式
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二)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一般论述文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iii论证特点如何答题
1、论证角度:立论、驳论、先破后立、先立后破、驳立结合(论证方式)、人称、口吻、宏观、微观
2、论证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比
3、论证方法:事实论证、理论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常考)
4、论证语言:通俗、口语化,幽默、生动形象、科学严谨 、准确贴切、遣词造句、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修辞、限定词使用
5、引题:开门见山、引用名言、从实际人物或现象引出话题、开头设问、结尾设问\反问、结尾亮明观点再扣题。
6、论据特点:典型、新颖、真实、精当
iv下定义题型
根据“种差+临近属概念”的格式给概念下定义。
定义的格式是
(1)“(被定义概念)是……,……(种差)的(临近属概念)。
(2)先答出“(被定义概念)是……(临近属概念)”,然后分条列出种差。重点注意,一定要是“临近的属概念”,种差一定要全面,要照顾全文,不要遗漏信息。注意种差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
v论证的严密性
①论证思路严谨:结构清晰,严谨完整;论证过程无漏洞,推断合理,逻辑严密
②论据使用严谨:论据与论点高度统一,恰当地证明论点;论据典型充分,多样而全面,真实可信;
③论证语言严密:用词(特别是限制词)严密准确;句间衔接自然,结构浑然一体;
vi论证的充分性
①例证充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②说理充分,对论据的分析完美地关联了论据和论点;
③原因 分析切中本质,推理过程清晰、结论可靠。
vii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
①论证思路层次严密 ;
②论证方法得当 ;
③论证语言严谨 ;
④论据恰当典型;
⑤论证角度多样
viii论据的典型性
①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
②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能恰如其分地与论点结合。
ix论证角度
立论、驳论、先破后立、先立后破、驳立结合、人称、口吻、宏观、微观、正反面
批驳角度:①批驳对方的论点错误;②批判对方论据的错误(不真实、不贴切或不科学);③批驳论证过程推理不合情理,表达不严谨周密,漏洞百出;④批判对方知识的理解错误。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补充
小说、散文→诗歌化
人物或对象有诗歌里的形象特点,就是有意象化;有诗歌里的环境和背景,就是意境化
原本有点情节和结构较少,反而有优美的语言(朗朗上口)和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描写、抒情手法)
小说能反映社会现实,但在文章中内容反映现实地不那么强烈,反而有更多的抒情化特点
⏹️ 练习:
小说诗歌化
小说诗歌化,诗歌特点有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就可以说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意象,运用了很多诗歌中的手法,情景关系很诗歌化,着重于去抒情,语言非常的优美,辞藻华丽
1,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等景色中有意境
2,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塑造的人物不是一个人,是一类人,有象征性,具有主观情感)
3,语言叙述体现自然美,……语言清新、自然、有韵味
散文诗歌化
诗歌和散文在情感抒发类似
散文小说相互转化 散文小说化:
答散文哪里体现小说化,能说出来他有小说的人物,他有小说的情节,他有小说的环境
突出人物形象
强化故事情节
语言凝练、意味深长
运用丰富的艺术想象补充更多的细节、营造虚拟环境
小说散文化:
小说散文化,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可以答他情节和情节之间关系不大,但是从头至尾有一个凝聚着的的主旨,明确的主旨就是神。
虚化人物形象
弱化故事情节
语言优美、生动
运用半虚半实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真实、营造真实环境
戏剧化
有很多的情节冲突
对白(有较多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叙述夸张


所有大题?答题模板!高考语文?必胜高分!【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