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游戏超级玩家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游戏里面可能有一个主角。
那这个主角就是真正的我们在操控,而我们就是一个玩家,很明显操控游戏的那个就是玩家。
真正的我们坐在椅子上或者躺着,任何姿势都有可能,然后我们在操控着手游或者电脑正在玩一个游戏。
那这游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人生。所以既然是这样子
我们都知道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那成佛到底是什么,佛就是一个抉择。
在佛学里面有菩萨这个名词,菩萨的这种定义。
那佛是一个觉者,纯粹的存在在觉里面。
菩萨是什么呢,菩萨叫做觉有情,他既觉又有情。
有情就是你的整个人生,所以你的人生故事就是有情的部分。
那觉是什么部分,觉就是你在这个有情世界里面看着自己,那这个觉就是你的觉察。
你觉察着你的人生故事。
从这样觉有情的状态我们就很明显看出来,他既坐在玩家的位置,然后他也玩着游戏。
至于他为什么玩游戏可以如鱼得水,得以淋漓尽致,可以没有限制?
很明显的就是他比任何信念出来的时间还要快速,他已经站在觉的位置,看着信念起来一起来,这时候你马上就可以改掉信念,不用等那个信念简化成那个游戏里面的情节。
然后让你自己感知,才能去改变游戏。
最开始的动能一出来之后,你就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你就可以去修改它,所以你的生命完全被你掌握住。
这就是超级玩家
如果能把整个故事,整个游戏都看成是你自己,并且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个游戏,都只是个梦。
就如同我之前分享的,我就可以在设置每一秒动心起念,自己设定翻书每一个页面的故事。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开启了上帝模式。
上帝模式就好像身体是你自己的一样,你手脚要动当然很简单,可是你要改变外面就不是那么困难,你只要觉察到,你就有机会能改变他。
可是当我们处在角色里面,一直就跟着游戏角色的信念去运作,去显化你的人生,操控你的人生的这个角色。
你以为你在操控,其实你是被信念所操控,所以信念先于你的任何行为。
在之前无限游戏玩家那一期来讲,其实是没有一个固定角色的。
因为整个世界,你能接触到的一切都是你,而不是在故事里面有一个角色。
如果我们的角色是被信念所控制的,所以其实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那一切都是我们的内在信念出来,然后我们就照做。
但是你会察觉到你已经升起的这个信念,但升起了信念之后就会去显化成现象。
往往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是去觉察,我们这一刻是什么信念。我们没办法比他快,念头出现我们才可以觉察,当我们发现了他,我们照样可以转化他。
我们可以产生一种习惯,一种推翻我们固有的习惯/认知信念,这个就是惯性。
那我们怎么超越这个惯性,当每一件事情我都会生气看,我同时告诉我自己,也不一定啊。
还有80%的未知我不知道,所以我也不确定。用也不一定这句话来软化我的信念。
比如说我今天出门大雨,下大雨我还滑了一跤。
然后我觉得今天就是一个很倒霉的日子,也一定会各种倒霉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发现自己这个信念跑出来,你马上对自己说也不一定。
这句话就推翻了今天是很倒霉的这个信念的肯定,你就不再是完全肯定他的存在。
或许我们想说直接否定他,或许你的表意识跟潜意识是一种对抗的关系,你不一定能够打得过你的潜意识。
你嘴巴讲说不会的,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但是你的潜意识就是说倒霉怎么可能美好。
所以你的表意识跟潜意识可能会打架。
但是我们用比较不确定的一个方式先把它软化,软化完之后或许你就可以加上一句,也可能是很美好的一天,即使一开始早上就碰到倒霉的事情,也不一定整天就是一个倒霉的日子。
也可能后面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天,所以我今天就是一个很棒的日子。
所以我们习惯性的去软化自己的信念,让这个信念的框架不会把你框的那么死,你的习性就没办法完全的操控你。
你先用也不一定去软化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方式。
你会认为可以去试试看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习性就会被一直软化,你的框架会成为一个有弹性的,这样子生活就会走向越来越开阔。不会一直被信念所控制。
如果我们站在觉察位置去玩我们现在本身的角色,就是创造每一秒的信念去玩。
可是如果站在角色的位置,那么你就会被角色信念所玩。
所以希望大家慢慢能够把人生的自主权拿回来,而不是那个一成不变被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