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过境】剧情内涵解析

风雪将至,谁能保证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
雪山事变的和谐落幕会给人一种错觉——这次活动似乎也没什么大矛盾嘛。
这样说其实也不完全错,因为这次活动没有“坏人”,有人守序虔诚、也有人机关算尽,但他们都在以不同的角度为谢拉格着想。
但是,要完整理解这次的故事,需要考虑一个没有发生的未来——也就是如果这次事件没有博士介入,会发生什么事呢?
松鼠布朗陶家结局可能区别不大,但毛熊阿克托斯会带领忠心的部下和银灰的雪山鬼进行一场大战。虽然最终肯定还是银灰掌控大局,但是战争流血会滋生仇恨,仇恨会产生连锁。内战的痛苦会让谢拉格人产生新的反思,对信仰的态度也会产生分歧。发展和传统将不再是施政方向问题,而是立场、站队问题。由此产生的裂痕可能连圣女都无法弥合。
而到时候,可能会有人意识到,明明三家家主其实都是在无私地为谢拉格着想,但却落到这种结局。那又将是多么让人唏嘘、扼腕。
盲目与坚持
明日方舟的剧情是一系列关于理想主义、改变世界的故事。然而,口号上的理想主义很闪亮,而实现理想的路却很曲折。面对汹涌的时代浪潮,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有局限的,没有人知道怎样的未来才是好的未来,也没有人能确认当下的路线能通往怎样的未来。理想主义者们无论能力如何、立场如何,都是摸象的盲人。
不过,不确定成功就不去做吗?打不过就不打吗?不真正投身于某一件事业,又怎么能真切地看清这个世界呢?
如果公义需要更多暴力才能伸张,那还能叫公义吗?
——塔露拉
暴力、智慧、洞见永远是不充足的。想要掌舵这个社会的人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坚持。在谢拉格、在发展和传统这一矛盾面前,从最激进到最保守的人们坚持着各自的立场:
灵知希诺斯为了远大的目标百无禁忌;
银灰坚持谢拉格的改革开放,要快速发展,为此任何负担都可以抛下,唯一的底线就是保持对局面的掌控;
布朗陶家的思维模式是不择手段都要获利,而现任家主菈塔托丝继承了家族的手段,但她比她的爷爷想得更远一步:谢拉格人只会团结在谢拉格的名头下,而不是布朗陶家,所以三家团结共赢、而不是互相吞并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也就是她的立场;
圣女初雪的立场是,团结谢拉格人的信仰不能丢,只是信仰需要改变,要引领着国民前进;
阿克托斯坚持信仰和道德,发展路上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最后,大长老只希望稳定和停滞。
这些就是关于谢拉格大局有思考、有想法的人,他们本可以坐下来好好讨论、充分交换意见之后想必他们是能达成一个共识的,毕竟他们都热爱着耶拉冈德留下的这个国家。只是,银灰并不打算留给其他人太多时间,因为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这个世界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不了解阿丽娜导师的思想?不明白我为什么引用塔露拉?先来读读这一篇。】

坚持与隔阂
坚持着不同立场的人被放在同一艘船上,而这条船现在必须要决定一个前进的方向。
然而,历史的惯性和基于过去经验的成见使得他们之间充满了阴谋和算计,沟通协商非常低效。迷雾阻隔着他们的视线,催生出揣度、怀疑、矛盾。而在迷雾之中,他们只能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
同时,银灰由于焦虑变得更加雷厉风行。牵一发而动全身,希尔艾什家的行动也在催促着各方马上做出决定,即便这萦绕着误解和困惑。于是乎,各自在为谢拉格的未来努力的每个势力,只能陷入纳什均衡——或者通俗一点来说,囚徒困境。
各位可以自行搜索囚徒困境的具体细节。总的来说就是在没有协商机会的环境里,没人可以通过只改变自己的选择,来达到更好的结局。由此,即使只要有一点点有效的交流就可以达成多赢的结局,而博弈中的每一个人依然都被锁死在一个不太美满的结局里。
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菈塔托丝和银灰在火场中的对话。只要他们敞开来说话,看上去最机关算尽、最阴谋家的两人,其实在立场上是最接近的。银灰只是想要发展,并不是要吃独食;菈塔托丝也是想要发展,只要银灰不吃独食就行。然而,在三家分治几百年之后,合作越来越少、斤斤计较利益的琐碎却越来越多,这使得他们除了在那场大火之外,根本不可能敞开心扉地讨论谢拉格的发展。
除了国家大事之外,隔阂还体现在家庭小事上。充满人情味的小事和国家大事的对照也是这次活动的亮点之一。
比如布朗陶家的两姐妹。她们明明都是互相关心着对方的。姐姐为了保护妹妹、不要让她沾染上布朗陶家的阴谋家气质和骂名,她承担了所有家族责任,留给了妹妹自由和爱情。但这又使得妹妹相关能力薄弱。而妹妹又很关心姐姐,想要帮姐姐分担压力,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结果只能不断添乱。这反而使得姐妹之间矛盾不断堆叠,结果酿成大祸。菈塔托丝在满盘皆输的情况下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事情也并非总是那么顺风顺水的,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看上去立场相似,但实际上却天差地别的初雪和大长老。
大长老虽然属于宗教领袖,但他完全和信仰不沾边。耶拉冈德和宗教只是他维持现状的工具。他认为,谢拉格人需要信仰也仅仅是因为逃避和懒惰,所以信仰是邪恶的。然而他对谢拉格的关心则是真切的,为了谢拉格的稳定,他不惜把自己奉献给邪恶的“愚民工具”。因为信仰千年以来一直团结着谢拉格人,有着最大的力量,也满足这人们对稳定和停滞的渴望。
是不是有点黑蛇那味道了?千年、人们的渴求、人的劣根性。不过老实说,大长老没有黑蛇那么深刻,对接班人的控制力也没那么强,毕竟,他面前的是希瓦艾什家的女儿。
大长老倏然抓住恩雅的手腕。力道之大,在恩雅的皮肤上都留下了红印,仿佛把他毕生的力量都用在了这上面……
……恩雅沉默片刻,却将大长老的手硬生生地从自己手腕上掰开。她的眼中有着对眼前老人的怜悯,更多的,却是坚决。
这是第一次。方舟剧情里理想主义的年轻儿女,首次成功反抗脚下这片土地千年来所积攒的丑陋。恩雅并非不明白宗教的政治含义,也很清楚人们对宗教的诉求:有了宗教为自己解答疑惑,人自然而然还是会依赖,会懒惰。宗教确实是一种政治工具,但宗教的内容是可以被人根据现状重新定义的,而无需古板地照搬典籍的内容。
可你顽固的部分在哪呢?
——阿丽娜对塔露拉的灵魂拷问
对此,恩雅应该是有答案的,谢拉格的宗教确实存在着唯一不能让步的基础:耶拉冈德爱祂的子民——不同于地球上的宗教,这是可以得到印证的,不信就去问雅儿——所以,这就是宗教领袖的圣女恩雅顽固的部分。这也是她能够如此坚定的基础。
类似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或“隔阂的消解”还出现在故事里的各处,比如银灰一家的兄、姐、妹,他们之间的矛盾既有政治立场上的矛盾,也有手足之间的别扭;再比如比如熊家和山羊瓦莱丝;又比如最虔诚的两人,阿克托斯和初雪在猎场里的对话。
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化解这些可以殊途同归的人之间的隔阂,如何避免他们分道扬镳、甚至结下无谓的仇恨。
隔阂与沟通
破除囚徒困境最简单直接地办法就是沟通,就如同《长夜临光》中的几位大骑士,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中以武交心。但交流机会的缺失正是这次故事成立的基础。所以故事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耶拉冈德亲自出手。如同千年前那样,用绝对的威望压住所有矛盾的爆发。类似的事情是在方舟故事里发生过的——沃伦姆德。泥岩当时就是又绝对的武力压制了人们沸腾的情绪。但这只是把问题延后、硬挡着积雪,雪崩在未来还是很可能会以更猛烈的形式发生。不同于马上就离开的泥岩,耶拉冈德希望的是谢拉格长治久安。
更何况,如今已经不是神明的年代了,耶拉也未必能让所有人发自内心地臣服,比如银灰。耶拉明白这一点,所以她没有动手,人的问题就交给人自己解决。一如她当年执政三百年之后的决定。
第二个答案是绝对的信任,唯一的例子就是银灰和灵知诺希斯。由共同的理想团结的两人互相之间完全信任。即便双方的理念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但他们都明白最终总会殊途同归。同时,他们对对方的能力更加是绝对信赖,无论自己做得多出格,都不会阻碍到对方的计划。
在这种信任之下,即便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辞退诺希斯是周瑜打黄盖的戏码,但在看第一部分的剧情时,还是不禁怀疑:“诺希斯真的没有背叛吗?”这使得之后真相的揭示更加突显他们之间情谊的强韧。不过当然,这种童话般的信任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们着重来看看第三个答案。
第三个破除隔阂的方法就是——究极的智慧、超凡的执行力、以及极致的努力,也就是博士、Sharp、和崖心这一众角色。
博士在这次活动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万能许愿机:通过亲自接触、旁敲侧击、审时度势、以及大会上恩雅的一次回眸,博士洞悉了所有重要角色的立场和诉求,然后在回避激烈矛盾的前提下,博士规划出实现每个人的愿望的方案。
正如很多其他作品中对万能许愿机的设定一样,博士只能以许愿人能做到的方式实现愿望。所以,其实认真想来,博士并没有做出扭转乾坤的大力介入,其主要的作用还是匹配个人愿望之后,引导人们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博士的存在其实就相当于让谢拉格一众政治势力开诚布公地进行一次长谈。
熊家的人获得了发泄不满、捍卫宗教(圣女)的机会,松鼠家救回了人质,银灰家也实现了谢拉格的团结和发展。崖心见到了姐姐,恩雅也因妹妹的到来而获得行动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是可靠的。”——阿丽娜)。谢拉格也在少流血的情况下走上了新的道路,正如耶拉冈德所希望的那样。
【这么说来,除了挡在发展面前的大长老,就只有没有在博士面前露面的莫希没有得到博士的恩泽(x),没有收获,却失去了可以信任(灵知诺希斯)和信任自己的人(松鼠修露丝)。开玩笑的。不知道这个重视信任的香香鹿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黑蛇,看到了吗?这才是实现人们内心的愿望,这才是加速,你看看你对塔露拉做的算个屁加速(x)。】
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Sharp、崖心、和其他一众计划执行者的能力。毕竟,再美好的计划,只要无法处理对面的暴力——尤其是绝对暴力的代表:黑骑士——那就都是空谈。
所以说,谢拉格这次雪山事变能平稳结束实在是奇迹,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隔阂真的需要倾注额外的努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正确的事并不会因为其正当性而自然而然地发生。
沟通与未来
博士这一次只是协助恩雅释放掉一些积雪,避免了一次雪崩,但谢拉格的雪一直在下,发展和传统之间的矛盾终究还是会逐渐堆积,最终可能会变得不可调和。类似的矛盾在《长夜临光》中已经有了一次很完整的表述。到时候谢拉格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这两次活动对照来看会有一些很有趣的体会:毕竟,上一次发展和传统的矛盾中,我们可是站在传统美德一侧的。
目前圣女和希瓦艾什家主之间的政治矛盾虽然缓和了一些,但为了谢拉格更健康的未来,作为左派和右派的最高代表,他们谁都不能、而且谁都不会向对方低头,他们将会在相互妥协中一同领导着谢拉格的建设。
而至于他们作为兄妹间的坚冰,似乎还没有融化的机会和迹象。那崖心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吗?我看未必,初雪银灰他们有各自大的坚持,同为希瓦艾什家的崖心,怎么就不能也有作为妹妹的坚持呢?正如前文所说,这不容易,但正确的事情从来都不保证轻松。

关于《风雪过境》的思想内涵解读就到此为止了。除去中心主旨,其实还有很多很有趣的角色。比如 Sharp,他最后和黑骑士对阵时的言行是真的有趣;初雪的形象也是塑造得很好,既有坚定地背负其责任,也有在耶拉面前才表现出来的犹豫踌躇;更不必说耶拉冈德也是很有人情味的母神形象——不,应该说就是妈妈形象:她并非无所不能,但她绝对不抛弃她的孩子。最近有点忙,短期内应该不会开新专栏解读了。但我们可以在评论区展开聊一聊。
另外很值得提一句就是博士的形象。我认为Sharp假扮博士的两个场景是很值得玩味的,尤其是最后骗黑骑士那一幕——博士的立绘出现在了玩家的面前。我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主创们有意为之。
博士从石棺中醒来已经一年多了,记忆虽然没有恢复,但博士也逐渐熟悉起过去的能力:指挥罗德岛穿过天灾、在卡西米尔长袖善舞、在谢拉格掌控全局。博士开始脱离玩家了,毕竟,也没有哪个玩家能像博士那样多智近妖。在这次剧情中就有两个直接体现:一就是Sharp以博士的立绘出现在玩家面前,二就是在剧情的后半段,博士的回合里,博士逃离出玩家的视野范围了。在博士最后重新出现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博士在哪里。
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这是目前我观察到的一个趋势。
还有一点很值得品味的就是,方舟目前为止的故事里也有着很多关于“盲目与坚持”的角色:三次“背叛”的爱国者,血骑士和耀骑士,整合运动和罗德岛。希望以这个视角重新审视这些角色能给你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最后,用两句话总结这个故事:
谁都无法保证自身的正当性,但不能保证不意味着不应该坚持。
沟通的成功是需要智慧和付出努力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