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的肉大多来自植食动物,为何肉食动物极少?主要源于这三点
人是杂食动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类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动物的肉,很少会吃肉食动物的肉,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不用列太多的原因,知识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两者的肉质口味差别不大,营养方面也大同小异,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植食性动物好捉、好养、数量也多。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进行狩猎活动,主要的狩猎对象其实也是一些草食性动物,就是因为草食性动物的攻击能力不高,而且数量也比较多,比如去野外狩猎,让你去对付一只老虎和一只梅花鹿,你肯定会挑选去捉梅花鹿,而尽量躲老虎远远的,其实无论是老虎、狮子、豹子,还是狼、豺、熊(多为杂食性)等,想捕捉它们都不容易,因为这些家伙的攻击性比较强,弄不好还有可能被反杀。

长时间动物只需要吃草和树叶就能生存下去,其生存条件比较简单,因此容易繁衍出较大的数量,但是肉食性动物却需要以草食性动物为食,那么它们就需要捕猎,而它们捕猎时草食性动物也会反抗,弄不好还会导致肉食性动物受伤,因此肉食性动物获取食物来源,不像草食性动物那么容易,其种群规模通常都是小于植食动物的。

当然,人类捕猎的时候如果遭遇了肉食性动物,成功捕获的话也是会吃掉的,并不会浪费其肉食。
当然,人类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的时候,人类就学会了饲养动物,相对而言,饲养草食性动物也要比饲养肉食性动物容易多了,草食性动物只需要给它们提供青草、树叶、草料,甚至树皮等,它们就能生存的很好,喂养成本很低,所以草食性动物是比较容易饲养的。

但是肉食性动物却需要给它们提供肉食,就连人类都无法做到经常吃肉,哪能给它们吃肉呢?所以肉食性动物并不好饲养,而且肉食性动物的攻击力和攻击欲望都比较强,饲养的时候弄不好还会对人类发起攻击,所以在人类饲养的动物中,除了狗和猫之外,几乎就没有其它肉食性动物了。

那么人类为什么能饲养养狗和猫呢?这里必须得说一下这两种动物的特性,我们都知道狗这种动物比较听话,通常狗都是以饲养者为主人,也就是它的领导者,狗的品性非常忠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咬主人的,而且狗这种动物虽然是肉食性的,但是在人类饲养的过程中,它们也被渐渐改变了饮食习惯,吃一些粮食等等之类的食物也是可以的,所以狗比较容易饲养,而且狗还有一种对人类帮助很大的技能,就是可以帮人类看家护院,防止别人来偷,所以人类养狗是很有用的,因此狗也就成了人类饲养的唯一个头较大的肉食性动物。

而猫虽然是纯肉食性动物,但是个头比较小,对人类来说没什么危险,更重要的是猫这种动物最爱吃老鼠,以前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总是会有很多老鼠,而猫捉老鼠的习性就帮助人类消灭了老鼠,所以养猫也是很有用的。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了,狗和猫都是人类饲养的肉食性动物,为什么人类不吃它们呢?其实人类也并非不吃狗和猫,某地不是还有狗肉节嘛,猫的个头比较小,能吃的肉也不多,而且传说猫肉不好吃,但即便如此,人们也并非不吃猫肉,据说越南人就非常喜欢吃猫肉,他们并不认为猫肉不好吃。

但是狗和猫毫无疑问并非是产肉多的动物,相比较狗与猫,猪、牛、羊、马、驴、骆驼、鹿、兔,以及家禽中的鸡、鸭、鹅等,也都更容易饲养,产肉产蛋也比较快和多,这些动物大家都用草料就可以喂养,简单易操作,成本也低,也是人类所需要的肉蛋奶食物的来源,因此,在主要依靠饲养动物获取肉蛋奶来源的情况下,人类的肉食来源基本都是植食动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