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还没开播就预测一波,动画销量预测党才是真正的“云玩家”

2019-09-26 20:13 作者:小熊猫二世  | 我要投稿



之前去壁吧,发个销量疑问的贴,就被吧友教育成“壁吧才是日本动画销量的中心”,如此信誓旦旦的放话,结果1月新番销量一出,一排排数据打脸,我看这些吧友真是口若悬河,指点江山的“云玩家”。我这话说的过不过分,且看我的分析。

动画还没播,先预测销量


一个动画片还没出了,就根据动画制作公司的强弱、STAFF的好坏和公布的PV优劣来预测销量的好坏,其实你光说预测质量好坏我还是任了的,但是和销量挂钩,就有点太轻浮了,先不说这种预测方式对辛劳工作的制作人员就很失礼,好歹等动画开播,放了个3-5集再看实际的表现来预测呢?难道不都是主观预测吗?

而且实际上影响销量的因素相当多,除了实际出片的质量,是不是会在蓝光中送特典,剧情发展,甚至网络口碑(例如《兽娘2》)等各种因素,都可能造就销量黑马,也可能灭掉一部所谓的热门大作,因此播出前就预测销量,就算不可笑,实际意义也不大。

口口声声说销量,你,真的买碟了吗?


我不是否认销量预测党中不乏有光碟收藏党,但按照目前形势来说,我推测,日本动画的销量主体还是日本本地的消费者,这个所谓的“销量”还是由日本阿宅的战力来决定的。

为什么,原因之一,是目前这些动画片的发行商,在中国拥有合法销售权的品牌极少,Aniplex目前在国内有了法人,但针对推出的商品还不是碟片蓝光,是其他周边,国内没有主流的入手渠道。

而日亚光碟虽然统计销量,但直接发往海外的光碟是不计入销量的,只有本地的销量才计入,也就是说国人如果要奉献战力,日亚直邮是不行的,必须经手代购在日本本土买到,考虑到这种代购入手容易被JS榨取利益,因此真正流向国内的光碟应该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认为就算预测党说自己买,也不可能是蓝光销量的主要战斗力,这个群体在国内是极少数人的选择,所以对于光碟销量,真的没有太多话语权。

你们可以看看日本的动画up主,谈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晒出的都是一手的动画光碟,那种笑容,真的是喜欢一部作品,为了自己的作品花了钱还觉得值,才露出的笑容,国内的up主呢?

名作之壁吧做了个1月销量的视频,放到《灵能百分百》第二季的销量的时候,销量比预测低很多,弹幕上就来一句“这届观众真的不行”……我就想问问,说出这样话的人,你是《灵能百分百》全卷预定了?还是BOX后期预定了?碟都没买,你都不愿意为一部喜欢的作品出钱的,凭什么和你的销量预期一样高?

销量本来就不代表质量


2019年了,日本动画光碟销量已经不再和作品质量绝对的挂钩,我不否认,真正的好作品,大家是会买账的,但如果戳不中大家的点,也显然是徒劳,就好像《不吉波普不笑》,这个作品,说实话,只看看pt点是很难预测销量的,我非常主观的观看6话左右的心得,就是觉得这个作品是要暴死的类型,虽然质量不差,但难看懂,故事比较晦涩,尽管比起老版本的《不吉波普不笑》更晦涩的内容来说,这个新版本的《不吉波普不笑》显然已经易懂一些,但依然很小众,不喜欢的人会很不喜欢这种作品,喜欢的人可能会很喜欢,这样的作品,不具备大卖的因素,怎么能预测出4000这个数字?稍微看几集同期的新番,也能感受的出不可能到达这个水平……

分析结果意义大于预测数字


有点,是讨论销量的大前提,那就是销量,并不是发行方给出的数据,一般来说,都是第三方统计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准确的数字,一般来说,官方是不会给出具体的销量数据的,这几乎是商业机密了,只有发行方自己知道,第三方的渠道有限,往往会少算,错算一些销量数据,并且有些动画的发行渠道不一样,像日升的动画片,万代自己还有发行的渠道,京阿尼也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里面的销量也不会计算到日亚里去,所以我们看到的销量,讲穿了,“不准”,最多也就是做上一个参考,所以我觉得,讨论销量的结果,还算靠谱,卖得差,卖得好,可以分析原因,为什么卖得差,为什么热卖,但分析半天,我们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客观原因,都是主观分析。有些人说,卖得好,就是“王之力”,那“王之力”真的就是决定销量的绝对因素了吗?也未必,其中潜移默化的原因,我们去深层分析,还能分析出不少蛛丝马迹,但,意义都不大,销量毕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分析结果的意义,远大于预测数字。

销量意义的转变


2019年的今天,日本网络配信的动画也在不断增加,并不是只有天朝有在线看动画;随着Netflix等外在资本注入,日本也有越来越多的“独占”作品在网络上先行放送,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不再是唯一的渠道,光碟的销量意义已经远不如10年前这么重要;很多销量的所谓“保本线”,“二期线”,“暴死线”都不再是以前的定义了,卖个2000张碟片,就已经可以出第二季了,最重要的,还是动画对原作的促销意义,例如《盾之勇者成名录》,动画播出后,漫画原作销量大涨,足以让出资方把这部作品的续作一做到底……动画作为原作漫画、小说的“广告”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因此销量的意义不再和过去一样被重视,所以我们的眼光本身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预测销量的心理分析


既然我个人认为,预测动画片的销量,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能执意于预测动画片的销量呢?当然,他们还是出于对于动画的一种喜爱,才会关注销量的情报的,但是方向是不是带偏了呢?我知道这么多STAFF,我知道动画公司的好坏,我能从一个PV就分析的头头是道,是不是,我可以靠这样的分析而获得看似靠谱的结论中,让人信服,再从这种让人信服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优越感?我觉得很多人讨论的方向就是这样的。

起码,我去壁吧看他们讨论销量的时候,这种感觉很浓厚……的观点稍微“不主流”,就要被“指点江山”,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一套套的吹得飞起,大众喜好的作品如果不看好,能贬低得多惨有多惨,在他们看来,很多作品也只不过是条“咸鱼”,最后最好毒奶中一个暴死的销量……然后发一个滑稽。这心态,已经走偏了。

如果真的喜欢动画,甚至心疼动画是两个月手画一集,5000张作画才堆出20分钟的,如此传统的手艺,就不该对作品有这样的心态,看个Pt就预测它的销量,看个STAFF就预测它的水平,连播都没播就说东道西,不觉得很不尊重在这部作品后,默默付出力量的STAFF们吗?


还没开播就预测一波,动画销量预测党才是真正的“云玩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