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第一章(1)

2023-04-25 18:06 作者:宅七yukiV  | 我要投稿

近江高校野球部监督多贺章仁新书自翻,请勿转载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

——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作者:多贺章仁  滋贺 近江野球部监督      翻译:宅七


第1章 近江是怎样成为常胜军团的(1)

1983年作为教练来到近江

当时的部活是斯巴达全盛期


        我在1983年作为社会科的教师赴任至近江高校,近江所在地的彦根市是我的故乡。我有到大学毕业为止都在打球的经历,在到任的同时成为了近江野球部的教练。

        在我来的两年前的1981年,近江夏季滋贺大会获胜,第一次打进了甲子园(拥有金村义明作为ace的报德学园优胜的那届),当时作为指挥官的田中铁也监督毕业于法政大学,与原来读卖巨人队的江川卓投手是同届。田中监督把野球的基础彻底的严格进行指导,在25岁左右这样年轻的年纪就把近江带领进了甲子园,为我校野球部的历史书写了华丽的第一笔。

        我到近江的时候,田中监督是在20岁后半、我是大学刚刚毕业,都正是在非常热血的年龄。监督下面有包括我在内的5人左右的指导阵容,每天跟着选手们一起练习到晚上10点。监督和我跟选手们在宿舍一起生活。每天晚上过了11点,才和监督选手们一起,边看佐佐木信也主持的《职业野球新闻》边吃迟来的晚饭,吃完饭经常已经到第二天了。作为教师,我每周还有18小时的正常授课,一天4节课的时候真的非常辛苦。像那样的辛苦工作我是靠着年轻和气势拼尽全力去完成了,但说实话,我的内心对这样的日子能否每天一直过下去是有疑问的。那三年多的时间虽然真的是每天都过得非常辛苦,但那段经验也有成为我现在指导时的力量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当时日本的运动界可以说是“斯巴达全盛期”的时代。练习很辛苦,指导者也很严厉。我觉得没有尽头的持续那样的每一天的选手真的过得是很辛苦的。我现在之所以会考虑着“选手第一”来进行指导,也是从对那个时候的指导的反省而来的。

        我刚到近江的时候,近江在2年前实现了甲子园第一次出场,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踏上圣地的土地。如果每年都够打进甲子园的话,选手们可能还能有动力,但当时我们学校并不是那样的状况。

        明明赢不了,练习却比哪个学校都严格,选手们的心会散也是当然的。当时的近江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作为教练,我本来应该早一点多倾听选手们的内心,如果能做出正确的对策的话就能阻止这样的恶性循环了,我一直对此非常后悔。

        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在预料之中,次年的1984年夏天县大会也在3回战就输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在县大会连打到3回战都做不到了。

       夏季的大会对于三年级来说是高中最后的大会。不论队伍是强还是弱,输了之后三年级都会落泪。当时我们的选手们当中虽然也有认真练习的孩子、拼命努力的孩子因为比赛输了而伤心,但流露出“终于能够从痛苦的练习中解脱了”的轻松下来的表情的选手也有很多。对于一、二年级来说,三年级如果从队里退出了,接下来严苛的练习就会轮到自己,为了逃脱那种遭遇,夏季大会结束之后一、二年级逃走几乎成了每年的惯例一样。

       现在我真的对当时的选手充满了歉意,但正因为有了那时候的苦涩经验,我才能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要在指导和队伍经营中把选手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才行。近江现在队伍能够变强,是因为有当时那些咬紧牙关拼命坚持的选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监督的指导做出改变的话队伍也会改变

就任监督后马上打进了决赛


       在我到近江第六年的1988年,我成为了近江野球部的部长。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当时的我深切的感受到不改变以前的做法是不行的,学校的理事长和校长也跟我是一样的想法。在次年的1989年4月,我正式成为了监督。

       我就任监督的1989年,是我迎来30岁的一年。那年夏天,我们学校让人惊喜的打进了决赛(很可惜4比5败给了前一年的优胜队伍八幡商)。决赛赛后,我在校长那得到的“把队伍带到决赛真的做的很好”的慰劳的话语现在我仍然清晰的记得。

       高校野球的主角是选手们,这是不用说大家也该知道的。学校成为被称为强豪那样的存在之后,也会有聚焦到监督身上的情况,但是不把选手们放在最重要位置是不行的,绝不应该是其他的地位更重要。

       如果过于追求胜利,就会出现“胜利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选手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胜利至上主义。胜利至上主义的单方面输出的指导,选手们是不会跟随的。我有经历过严苛指导的时代,因此有深切的认识。当然,我完全没有说“因为做了选手第一位的指导所以我们才进了决赛”这样夸大其词的意思,能够进决赛的理由当然是因为选手们的努力,但指导者的做法改变了的话,队伍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变化而带来好的结果。

       监督的指导做出改变的话队伍也会改变。考虑到这种情况,作为高校野球的监督最应该重视的是为了调控选手的内心而对作为监督的自己的内心的把控。也就是说,要时刻保持谦虚并时刻告诫自己。

 

野球部的历史和滋贺县实力分布的变迁


       近江高校创立于1938年,当时叫做近江实修工业高校。野球部是在学校由定时制变成全日制的1957年创建的。

       野球部创建没有几年,近江就在1961年实现了夏季滋贺大会的初次优胜。但当时的甲子园出场机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个都道府县1所,赢下滋贺大会之后要跟京都大会的优胜校比赛来决定谁能获得甲子园的出场权。当时的队伍,在决定出场权的这场比赛以2比3输给了京都的山城高校,倒在了通往甲子园出场道路上的最后一步。

       等到实现了心心念念的甲子园出场的时候,已经是20年之后的1981年。这年的甲子园一回战近江4比3击败了山形代表鹤商学园(现鹤冈东),拿到了近江甲子园历史首胜(之后的2回战0比2输给了和歌山工业)。那之后,直到我作为监督1992年第一次赢得甲子园的出场资格,近江有超过10年的时间都无法打进甲子园。

       1989年我就任近江监督的时候,滋贺可以说是“八幡商一强时代”,而建立起八幡商黄金时代的是1984年带领长浜高校(现与长浜北合并)第一次进入甲子园林胜监督。

       林监督在1987年调动至八幡商,次年的1988年八幡商立刻制霸了滋贺,直到我1992年获得初次优胜,这之间八幡商实现了夏季滋贺大会四连霸。我从多次与林监督对战败战的经历中学习到了很多。毫无疑问是优秀的对手八幡商的存在为现在的近江野球打下了基础。

       当时近江和比叡山努力追着实力超强的八幡商,还有近江兄弟社也提高了实力。我在就任监督之后马上就打进了夏季大会的决赛,当时便是与八幡商对战,八幡商那时获得了胜利实现了夏季滋贺大会两连霸,在那之后,八幡商把连续优胜的次数延续到了第四次。1992年,我们近江阻止了八幡商的五连霸,实现了学校野球部创部以来第二次甲子园出场。

       就任监督第四年就能获得夏季大会的优胜在旁人看来可能会觉得是有很顺利的提高成绩,但那几年间我们跟八幡商的每次对决都输了。第一年是输在在决赛,第二年是在3回战,第三年是在半决赛。到了第四次,我们才终于能够成功翻越八幡商这堵高墙。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为监督第一次与八幡商对战的1989年的夏季大会决赛,输了这场比赛的后悔和不甘心,在之后成为了我的原动力,也是我能够坚持做了30多年监督的原因。

       其实在那场决赛,5局结束的时候我们是以4比0领先占据着比赛的优势的。29岁的第一年做监督的我在上半场结束整备场地的时候的想法是:“5局结束领先4分,我们的投手状态也很好,这场比赛我们赢了”。然后开始考虑起“甲子园的登录人数要少3个人(当时滋贺县大会登录人数上限18人、甲子园15人),应该减掉谁好呢”这些事情。有句话说“还没抓到狸子就开始算计皮毛的用处”正是说的我那个时候的状态。我脑海里被“减掉哪3个人呢”这样的思考给占满了,明明这种事情比赛结束之后再考虑就好了,为什么会一直在脑海里打转呢。到现在我能明白,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赢了就不得不做出艰难而痛苦的抉择,但输了让选手们最苦痛的记忆便成了决赛这天。

       果然第6局八幡商追回3分,比分4比3只剩下1分分差。对手把右投手换成了左投手,我们没能够成功攻略那名左投手。第8局八幡商的攻击回合,先头四棒打者安打出垒,接下来五棒打出二垒打,场上无人出局二、三垒有人。在比赛最后阶段领先1分迎来了最大的危机,正常来说是要做好至少会被打下2分的心理准备,但我们的ace用连续三振将对面六、七棒送出局,把局面变成了两人出局二、三垒有人。面对这场比赛最紧要的关头,我却没能给出“保送八棒跟九棒对决”这样的指令。拼命想要度过难关的投捕在那时候没有自己能考虑到这种程度的余地,特别是在刚刚连续三振了六、七棒之后,自然会想着要去继续跟下一个打者对决。

       那个时候的我没有出现“保送八棒跟九棒对决”这样的想法,觉得用连续三振这个势头肯定也能压制住八棒,但第一球就被打出了左边线附近的二垒打,比分被逆转变成4比5,最终比分也定格在这里。我当时浮躁的心态和大意导致了判断的失误真的让我十分的后悔,比赛的败因正是我没能冷静把握比赛全局而产生的指挥失误。

       那场比赛已经过去了33年。每次我迎来夏季大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被眼前的比赛状况影响情绪没能让选手们获得胜利的最初的决赛。所以现在不管比赛是什么状况都不会大意,反过来不管被领先多少也都不会放弃。

       年号改为令和之后,我们学校有幸能够在滋贺的夏季大会连续优胜(包括2020年因为疫情甲子园取消后滋贺独自举办的大会),但这几年确确实实在提高着实力的彦根综合、滋贺学园、立命馆守山等强校都虎视眈眈的想要“打倒近江”。2022年的秋季大会我们也在3回战以2比6输给了彦根东。我从1989年的那场决赛以来,不管是什么比赛我都没有放松大意过,但我要带着更加不能放松的觉悟来面对之后的比赛。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第一章(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