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困境1

2022-02-25 20:42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课堂的困境1

 

1 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

1-1 学困生成因模型:


 

1-2 虚假学习:遵守纪律,察言观色,高度配合,紧跟步调,假装写字,假装读课文,不懂装懂,考试现原形

浅表学习:完成任务,避免惩罚,机械记忆,反复操练,缺乏深度加工,复制成果,难迁移难深化,只是复印机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教学目标层次


2001年洛·安德森(L. W. Anderson)进行了修订


低层次目标:记忆、理解、应用

高层次目标:分析、评价、创造

 

学校的取向:知识传递,“记忆”“理解”为主要策略

 

1-3 课堂困境归因

杜威

反思——探究——批判性思维——可以实证的结论

佐藤学

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是以语言为媒介构建意义的语言性实践

学习是反思性思维即探究

学习是社会交往

学习是建构自我与社会的实践

 

动机产生于困境——心理矛盾不安焦虑——探索冲动(理解、分析、试错、验证)

社会互动:倾听他人,完善方案,解决困难,体会成就感,产生新动机

佐藤学: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历程给予专业的、细腻的回应,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课堂教学基本规律和原则

 

学习过程的缓慢vs教学过程高速

1 教学目标

自我学习需求没有启动,直接投喂

2 教学内容

知识远离生活,缺乏兴趣

3 内容庞杂

教师无法区分、筛选、归纳,只能沦为刷题

4 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和学习进度落差

5 教学设计

多教学设计,少学习设计

多、杂、快,对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的没时间思考解决,浪费时间在已有知识重复上

6 教学方法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学生学习能力衰退

 

1-4 促进深度学习

1976年,弗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首提“学习层次”,低层次,不易迁移,高层次,易迁移

2012年,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把深度学习阐释为六种核心竞争力。美国教育研究会将其分为认知、人际、自我三大领域:

 

深度学习

动机情感上:自发自主,愉悦,不知疲倦

认知:向高阶思维发展

人际:充满信心,沟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困境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