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分享(十一)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浙江潮:钱塘江潮

苏轼的一点小哲理。
如果觉得挺有趣,就不要往下看了,自己琢磨最有意思。

下文摘自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b844a63969ce.aspx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下文是我的想法,与诗意不符)
人往往是这样:当难以得到某样东西时,人会追求它、渴慕它,把它当作梦想乃至信仰,而当真正得到时,却觉得淡然;相反,当早已拥有某样东西时,人会习惯它、忘记它,把拥有它当作理所当然,直到突然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其实前后两点并不能并列,也没有因果或前后关系。前者是很正确、很可贵的,而后者则是人性的弱点。要是把第三句改成“不到还来别无事”,那就是老生常谈的自我释怀了。我也没什么阅历,但是联想起一些事情。
/*想起母校教室里贴的标语,记不全了,大概是“进北大,抒高远志向;入清华,展宏图大业’”。姑且不讨论标语文学水平的高低、价值引导的对错和背后是否涉及某些人的某些私利,单看这千百万考生削尖脑袋往自己梦中情校怀里钻的高考,*/还挺像
“未至千般恨不消”——高考前的你和无数学子
“得到还来别无事”——小部分圆梦人
“不到...那就复读!”——小部分高考失利的人
“不到还来别无事”——另一小部分高考失利的人
说到底,我个人认为,学校里宣扬的那些什么恒心静心细心信心耐心诚心上进心,什么拼搏奋斗,都比不过两样东西:敬畏心和平常心。“未至千般恨不消”,从根源上讲,是人得不到它却想得到,因此它身上便有了理想的光环,进而“敬畏”它;“得到还来别无事”或是“不到还来别无事”这种态度则源自平常心。再往深处讲,这种平常心又来自于问心无愧——这是自己付出所应得的,无论多与少,仅此而已,何必痛不欲生或欣喜若狂呢。若是欺骗生活,还觉得自己的命运是个悲剧,那才可笑。或许造化弄人,但是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再多的也无能为力。我不觉得“尽人事,听天命”有半点消极的意味,我不觉得它是一种借口或是逃避,我觉得这很积极很豁达,敢说自己已尽人事并不容易,能坦然听天命也不容易。
这样想来,学校教给我的最有用的还是两句话:把平时考试当高考,把高考当成平时。可惜没再教我前半句其实就是敬畏心,后半句就是平常心。说来也有意思,敬畏心最有用是在平时,平常心最有用是在关键时刻。我高考那四天不仅晚上睡得很好,中午平时经常没睡着,那四天也都睡着了;早晨照常吃面条,去考试没有家长接送,没有烧香拜佛,中午甚至像平时一样看了会手机;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想起物理白给了一个选择题,挺难受的,但不是因为这是高考,而是因为平时考试我也这样。平时挂念得不行,等到那天,不过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还有一个月多又该高考了,祝各位考生能用平常心对待,然后开心地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