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王后宫中长大的懵懂少年 ——阻止三国鼎立的最后稻草(一)
作为一个几乎被手游玩坏的IP,东汉末年那段历史因其淘尽英雄的壮阔史诗成为了中外玩家最熟悉的华夏篇章。除了熟悉的故事和人物,这段时光中仍有很多遗憾,由于史料的缺失,成为了为故事增光添彩的永远遗憾。今天的这段故事,就是从这样的一个遗憾开始的。
他被尊为九五,却是秦汉时期最没有权力的皇帝,朝廷却在权臣独掌下稳如泰山。他的统治充斥着战争,自己转过身来,才发现真正对王座威胁最大的,竟都是自己身边人。东汉王权是别人许给他的富贵,直到壮年即逝才来到自己真正的应许之地,受到了万民敬仰。这个人,毫无疑问是阻止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最后稻草。他就是东汉王朝最后的皇帝——汉献帝刘协。

据史料记载,汉献帝刘协有7个儿子,3个女儿,男性封了王,女性封了公主或者嫁给了曹丕。史料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刘协皇后加上嫔妃共有6人,个个记载颇多,不仅与孩子们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诡异的是,孩子和后宫女人们居然没有一个能对应上,建立母子关系。这就是我们开篇说的这段历史中的遗憾之一。汉献帝刘协人生,就像他的家庭中如此迷幻、疑惑的成员关系那样,才是整个三国历史最浓缩的写照。

刘协一出生,睁开双眼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母亲的样子,就感受到了东汉后宫的无情。当时后宫主事的是何皇后,一位以屠宰为业的大将军何进的妹妹。在那个选官不靠才能靠权钱的时代,何进兄妹的文化程度可想而知。当妹妹进宫后,与她争宠的都是些达官显贵家的大小姐,还要伺候生活奢华至极的老公汉灵帝,这对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小姑娘来说就是降维羞辱。她充分地意识到自己那个掌控朝廷的哥哥是自己唯一的依靠,而哥哥也对自己这个妹妹给予了权力上的帮助,让整个后宫文化程度最低的妹妹成为了皇后,掌管了整个后宫。这里面必然离不开权力的游戏,但是没文化的领导者如何管理一帮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争宠狂人,何皇后的措施粗鄙但有效:威胁我的人都得死。
何皇后送给新生儿刘协第一个礼物,就是弄死了他的妈妈王美人。王美人的父亲叫王章,在何进进宫前是东汉朝廷的扛把子。是什么样的“扛把子”呢?是整个东汉当时仅有的出身外戚集团但还敢直言相谏到从皇帝到百官都敬畏其人品的朝廷命官。有说法表明,他也是东汉历史上最后一个这样的人。王美人其实叫王荣,小姑娘有这样的父亲在上,这个姑娘品行就差不了。她的妈妈更是厉害,当宦海沉浮、朝政腐败让王章郁闷、悲愤之时,她的妈妈就一个字:骂醒他。这让王章少走了好多弯路。有这样的妈妈,小姑娘一定识大体、明事理。所以王荣只能用才貌双全来形容,自古至今这样的女孩谁不深爱?汉灵帝非常偏爱她,何皇后就受到了冷落,史料记载皇后的心情那真是极度嫉妒。嫉妒到整个后宫都能看出来皇后的心是黑色的。

王美人当然也知道,也深深感到恐惧,就连怀孕了都没敢告诉汉灵帝。这事儿也得说说汉灵帝,在他的治理下,东汉不能说是国富民强,在卢植、臧旻、朱儁等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下,内忧外患虽不断,但是总是不能直接威胁到汉灵帝的统治。因此汉灵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国家安泰如此,天下无事。虽然跟朝廷内乱相比,天下确实算无事。宦官与外戚无论哪一方起事,都是因为权力争斗,方式也多少被挂上了“谋反”罪名。好在双方实力都很强,汉灵帝依靠其中一方就足以平定。这样看来,朝中也等同于“无事”。于是这位帝王开始了专心享乐的生活,几乎不问政事。他开始在宫内命人摆摊儿供自己品鉴、玩乐,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王美人的怀孕,也可能在他的不断享受过程中被忽视了。

在私生活方面,汉灵帝唯一能让世人点个赞的,就是他对老丈人们太上心了。别的皇帝大多妻妾成群,汉灵帝在宋皇后死后,只有何皇后和王美人俩夫人。他的享乐也并不是沉溺女色那种,某种程度上也和老丈人们有关系:一个是出自东汉老字号王氏集团,另一个是大权在握的新晋何氏外戚集团——哪个也不敢惹,朝政交给他们朕放心。这种婚姻关系只有一个问题:俩姑娘谁来当皇后?这极有可能影响了东汉后宫的走向。选王荣,那后宫竟然如此的安泰;选何氏,不满意从不动嘴,也不亲自动手,玩儿阴的。那汉灵帝怎么选的呢?公元180年,何皇后先生了皇子刘辩,于是成为了皇后。史料查不到王美人是何时入宫的,按照十月怀胎算,在刘辩出生前后,王美人应该就已经怀孕了。

自古读书人遇见不讲理的地痞流氓,有多少理都是说不通的。王美人深知这个道理,再加上这个嫉妒成性的黑王后要是知道自己怀孕了,还不知道会做出怎样可怕的事。这时的王荣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她害怕到直接吃了堕胎药,孩子都不敢要了。不知道该说“还好”还是说“不幸”,这药八成质量低劣,最后刘协还是出生了。呱呱坠地的声音就是当时传播在后宫的热搜头条,何皇后想不听都不得不听。她非常害怕新生的孩子威胁到刘辩未来的帝位,于是便命人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中下毒。皇后要用的药质量果然好,王美人饮用后当即身亡。这时候,汉灵帝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孩子生了,美人死了。”
整个后宫嫔妃中唯一三观正常的人,从此香消玉殒。后宫属于黑王后,胜利属于黑王后。

汉灵帝命人彻查,宦官们福尔摩斯附体般很快地查到了这事儿是黑王后何氏干的。汉灵帝大怒,在大宦官曹节的劝说下才饶了何皇后一命。并不是何皇后权势大,杀了会引来宫闱不稳,而是在何氏集团强大的权力与钞能力下,曹节拿人钱财得办好事。汉灵帝此时非常冷静:美人不在了,处罚了谁她都回不来了,不如保住孩子,也算是为王美人做点善事。
等汉灵帝看见这个新生命,他眼睛都亮了,因为这个孩子眉眼间比刘辩更似汉灵帝本人。于是,汉灵帝亲自给他命名为“刘协”,自己还要贪图享乐比较忙,把刘协交给了母亲董太后抚养。这位母亲,是汉灵帝时期外戚争权的始作俑者之一,是汉灵帝贪图享乐的幕后支持者,是把灵帝培养成“妈宝男”的“优秀”母亲。这位就是何皇后的前任黑王后。

刘协稍有长大,他发现自己居然被“封侯”了。身边人都管他叫“董侯”。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爵位,董氏集团在朝中也颇具权力,就连大将军何进也不能轻易击垮。随着接受了抚养刘协的任务,董太后手中除了汉灵帝这个当今皇帝,又多了对未来的一种“投资”——就是这位小皇子刘协。因此董太后尽心培养他,畏于董氏集团的权势,人们反而把更高贵的皇子,说成了董氏集团的“侯”,只能说汉灵帝的统治真的不一般。

刘协还算好的,一方面抚养他的太后对自己是用心的,在皇宫中接受着当时的正规教育。相反,出身草莽此时却贵为皇后——也是后宫唯一的女帝的黑王后何氏,却给了自己的孩子刘辩她认为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足以让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跳河自尽:何皇后觉得后宫风水不好,之前汉朝很多在宫中养的皇子都死于非命了,不如把孩子送出皇宫,托付给了一个姓史的道士。不久,在宫里人嘴里,刘辩也被“封侯”了,叫做“史侯”,一个道士的“侯”。
随着时间流逝,两个孩子教育发展的方向就走叉了。晚年的汉灵帝对此颇有微词:长子刘辩,举止轻浮,就像一个街溜子;次子刘协举止端庄,就像汉灵帝理想中的自己。都是自己母亲培养出的孩子,刘协自然更得汉灵帝喜爱。由于两者分别过大,汉灵帝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颇为头疼:按祖宗规矩,刘辩应继位;按品行才华,刘协应继位。两个孩子9岁时,汉灵帝不再头疼此事了,因为他病死了。

刘协被托付给了当时实为东汉掌握兵权的上军校尉宦官蹇硕,袁绍、曹操都是他的手下。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拥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转封为陈留王。后来陈留这个地方就是曹操起兵自立的地方,只能说缘分是多么奇妙的事。
我们不知道汉灵帝在遗诏中对蹇硕说了啥,而蹇硕后来做的事完美地掩盖了汉灵帝的意思。在东汉优秀的政治传统中,新皇登基的保留节目中一定有外戚和宦官为了争权进行惨无人道的斗争。新皇、皇子,哪怕是刚死去的汉灵帝都成了政治斗争的资本,何进在汉灵帝死后立刻就洞悉了蹇硕等宦官的真实想法:“我们宦官跟何进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好兄弟”。

一场极度惨烈的权力斗争展开了。过程非常惨烈,两任黑王后皆牵涉其中:
公元189年5月13日,汉灵帝刘宏驾崩。当天,蹇硕计谋杀掉何进,但被司马潘隐告密而失败。
公元189年5月15日,汉少帝刘辩登基。何皇后晋升为何太后。刘协被封为渤海王。何进与后将军袁隗一同辅佐新皇,通过此举何进拉拢了袁氏集团。最强烈的风暴到来了。
风暴冷酷地吹向了前任黑王后董太后。就在汉少帝登基后不久,何进、何苗(何进弟弟)及三公上书,说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及州郡官员垄断了各地的珍宝财货,这些东西都在董太后的永乐宫中。何进的上书非常毒辣,触碰了历代皇帝都严格禁止的两条底线:后宫干政、富可敌国。虽然东汉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这样的人,但是单凭这两条就可以灭族了。何进请求皇帝下令把董太后迁回河间国(不是诸侯国,是汉朝的地方行政单位),简单说就是让董太后回自己老家。正常来说皇帝都会调查一下,至少不能立下结论。怎奈汉少帝才十岁少年,那按惯例来说……噢,太后摄政。是谁呢?当然是我们“敬爱”的何皇后啦。于是此封奏折立刻被批准。何进接下来的手腕之毒辣,还是超乎了我们想象:他只留了董太后回老家这一条命,把其他大权在握的董氏家族的人全部杀死了。杀人不用刀,这让老政治家怎么活?189年6月初,董太后因忧愤恐惧,突然发病而死。

同时在朝中,灵帝的托孤重臣、宦官蹇硕被何进捕杀。蹇硕被杀后,张让、段珪等宦官深感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借张让的儿媳妇是当今何太后的女儿这层关系,死命地求何太后在何进面前说好话,并奉上丰厚的礼品,希望能饶自己一命。这份努力既让贪婪的何太后动了心,也给了张让、段珪等人谋事的时间。在汉少帝登基仅3个月后,何进被张让、段珪等人在何太后的宫中诱杀。东汉历史上最后一个外戚集团即将覆灭。
当时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以及袁绍、袁术兄弟俩正在宫外守候,听说何进被杀了,立刻提刀上马,寒光咧咧地冲着张让等人而来。张让、段珪立刻挟持了何太后,双方僵持不下。之前我们说读书人遇见不讲理的地痞流氓,有多少理都是说不通的。如果见到了久经沙场、还有点暴脾气的将军呢?答案是立马认怂。只见尚书卢植拿着戟,站在阁道下就开始责骂宦官们。张让、段珪他们立刻八魄丢了七魂,把吓得只剩一口气的何太后放开了。此时她仿佛想起了小时候调皮的日子,纵身跳下阁道,一溜烟跑了。留给袁绍等人的,就是待宰的宦官们。
毕竟是最受汉灵帝信任的十常侍,在袁绍等人持刀在宫中杀尽宦官时,张让、段珪从密道劫持了刘辩、刘协兄弟,最后趁夜色逃出了北宫。等宫内的宦官全部被杀后,将军们到处寻找张让、段珪及刘氏兄弟,最后只找到了跑不动的何太后。于是大家开始向宫外寻找。刘辩、刘协二兄弟逃命什么都没带,“街溜子”皇帝全程吓得不轻,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敢说,反而是刘协保持了相对的沉着。他知道此时护卫他们兄弟二人的张让等人并不是好人,但没有了宦官他们可能也活不下去。刘协鼓励着哥哥坚持下去,几近天明时,他们遇到了河南中部掾闵贡的部队。闵贡见少帝兄弟又渴又饿,于是杀了一只羊给他们吃。一边做饭,一边痛骂张让等人祸国殃民。闵贡又拔出剑来斩杀了随行的宦官,这让张让知道了等待自己的是同样下场,于是投河自尽。

闵贡扶着两个孩子,在夜色中向皇宫行进。这时候,月色朦胧,萤火虫照着他们前行的方向。想到即将回到皇宫,两个孩子都说不出开心,因为那里不是游乐场,也称不上是家,更像是杀戮的斗兽场——里面没有野兽,都是争权夺利的禽兽。也许在汉少帝刘辩看来,这副担子对他真是千斤重,压的他小小身板挺不住。也许在陈留王刘协看来,给与哥哥治国和对抗恐惧的支持就是他的身份应该做好的事。虽然刘协并不懂那么多政事,可是今日被救,还有充满希望的明天。

等待他们的,是沙尘蔽日的恐惧。这恐惧的主人不仅带给了两个孩子身心的巨大伤害,也让两位黑王后中此时只能说幸存的那位何太后遭遇了她当年嫉妒毒害的王美人同样的下场,也提前结束了刘协的少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