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著名传统冷兵器介绍

说起中国古代军队的冷兵器,总是会想到刀枪剑戟弓弩斧排这些常规武器,其实古代中国军队装备的冷兵器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大家不熟悉的主战冷兵器纵横在古代战场上下面就着重介绍几样:
镗耙
镗耙又称叉,是一种类似西方三叉戟的长柄武器,最初是由农业生产工具所衍变而来,到魏晋时开始出现铁质镗耙,宋代之前多是两股,宋代之后则是三姑。明清的时候又称骑兵使用的镗耙为马叉。

镗耙在明代最为辉煌,抗倭影响戚继光将军编练的鸳鸯阵中就有两名镗耙手,戚继光更是称镗耙为“军中最利者”“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


镗耙不但在中国大量使用,在领国朝鲜也是重要的军阵武器,在古装韩剧中就经常能看到装备镗耙的士兵。

标枪
标枪又称梭镖 手枪,宋代开始在步兵刀牌手和骑兵以及水师中大量使用中大量使用。宋军在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战斗中学习了标枪的使用,用以装备刀牌手,在交战前投掷杀敌,类似古罗马军团那样的战术,“若敌在百步之外,我兵必先用弓弩及边铳以制其锋,及至来近短兵相接,尚在三十步内外,必须用标枪以飞击之。敌人见标必避之,中标者必倒,我兵必乘其势各持便器而入——牌论”

元代蒙古骑兵全被装备标枪,其中长大者称为“欺胡大”既可以作为轻型长枪近战,也可以投掷杀敌,短小者为三尾标枪,主要用以投掷。
明军刀牌手仍然装备标枪,每名刀牌手除腰刀藤牌外再装备三支标枪,戚继光将军非常重视标枪的使用和训练认为“无标即无牌”刀牌的使用一定要配合标枪,对标枪的训练则是要求在三十步内命中一个银钱,“试标枪,立银钱三个,小三十步内命中,或上、或中、或下,不差为熟”。明代骑兵也有保留标枪的使用,在靖难之役的东昌之战中,南军步兵结成盾阵,燕军的箭矢无法穿透,便派骑兵近距离用标枪破盾,趁隙攻杀,这才打的南军大败。


在明清的水师战舰也装备标枪用于近距离接舷战,称为“遇舟必洞,遇人必碎”
链枷

链枷棒最初是骑兵所用的武器,类似双截棍利用惯性可以给步兵极大的杀伤,也可以用来守城打击城墙外的士兵。



投石索

投石索又称彪石是一种简单易造的武器,十分适合没有受过训练的民壮在守城时使用。
钩爪

钩爪类武器多是骑兵用来限制敌人行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