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患者与哲学(笔记)

2023-08-04 13:01 作者:何芳_HaveFunRadio  | 我要投稿


抑郁症实际上是被体系排斥的人的合集

1.抑郁不只是不开心,(抑郁是绝对的空白)

2.非先天性的抑郁是对应着社会问题(社会体系通过排斥例外来构成社会的认同主体)

3.抑郁所体现出来的病理性(药物只能缓解症状,而从抑郁本身来说并非疾病而是应对世界的一种状态)

4.抑郁需要工作work,世界的诞生是由你的意识和和上帝一起完成。(劳动,工作作为世界互动的方式塑造着个人的世界,此处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work,你的所有的行动和世界的互动才构成了你的世界,世界并不是一个原原本本就是这样子,有一个人去感受,这是预设了有一个“世界”的存在。而你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通过意识的行动劳动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唯我论)你的行为不会以改变世界为目的。你的行为却会改变你的世界。每个人都与你的创世主平行。



‌感性,知性,理性

感性:从无到有,朦朦胧胧的状态到逐渐清晰的状态(感性确定性,定在)

知性:和日常话语里的“感觉”很接近,在你从清醒过程中,到感觉到形状,颜色,触感。知性是世界被给予你的过程中,你对它的规定。你无法拒绝这样强硬的给予。

理性:世界借人类的自身完成(概念),你的意识完全聚焦于这个世界的存在,世界向你涌现。



‌何为“自我”

1.被认为是我的,作为某人的子女,学生,社会中的一部分。


2.说我者,将呈现出来的世界凝结成我的同一性,定义我的环境。


3.所意识到的一切,所有的感受,情绪,思考


4.世界所呈现出的存在,被称为心流状态的当下时刻,仅能体会到世界的流动而没有我的忘我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你所感受的世界就是你自己,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纯粹的。


继续细分如下:

自我的内外

主客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型--对象性,自我与体验性自我。(上一秒的“我”和这一秒的“我”是两个“我”,虽然作为话语里的主语,但实际上已经作为了一个僵死的东西,被作为一个客体,被我们认识。)

自我的凝结

大逻辑本质论开头

消失的自我

对象性自我的消逝与体验性自我的视角更新。这一秒的自我永远在消失,变成了上一秒的“我”。

自我的存在

存在作为自我的根本性,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我沉浸于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世界对于我的存在。作为客体的我永远都是僵死的,而我作为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向前不停的走。未来决定过去!



‌存在!

1.纯现实

这件事情涌入你的意识,它毫无遮蔽的发生了,在没有感觉到我在意识到任何的感觉情绪前提下的行动

2.存在之流

悬置并不能将世界停滞,世界依旧如洪流一般涌入,发生。类似动态描写,不是瞬间的事件,带有时间长线。

3.超越时间性

瞬间即永恒,对时间性的反思导致世界以逻辑空间呈现,回溯性显现导致未来决定过去。沉沦于过去不可拯救的伤痛是必须要通过未来改变的,因为未来它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最根本的规则,可能现在这个过去的创伤悲剧是无法走出的,但通过人的行动劳动,将未来这个样貌都改变了,它可能依旧是个伤痛,但它不是不可改变的。

抑郁归因于过去无法忘记的创伤?

当你反思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世界向你涌来的那种情绪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时间性,这个时间性对你现在的思考不起作用了,因为未来决定过去。

“第一次革命的失败也会被第二次革命的成功所拯救,过往的惨痛的失败也会变成伟大进步的曲折过程。”

4.概念世界

逻辑空间的搭建以及世界流动的过程。当你去反思,这个世界向你涌现的全部都是逻辑概念,而世界在重新地建构。



所谓“意义”

.意义(作为目标)

.无意义(意义的空缺)

.对无意义的肯定(后现代主义以无意义为意义)

.虚无主义(否认意义后,恐惧意义或是无所谓有无意义)

.非一意义(否定意义,将意义作为后验的构建)


1.世界上的可能性很多,但这些可能性并不以选择的方式来向你呈现。比如你想成为什么成功人士,赚100万,但挣100万的愿望不一定直接通过给你钱的方式完成。

2.把所有意义和价值感都归咎于无意义。这只是站在一个意义的角度上说这些是无意义的。你得到那100万也没有任何用。那为什么你会想要有这样一个意义,你想拿100万的意义感的来源是什么?只是把无意义当成了意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意义感和价值感都会崩塌这件事情成为了最后的意义,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3虚无主义
拆分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虚无主义,你所有的目标和想法(为满足自己意义感)都有无数种可能性,换句话说,也是就是都无所谓,即便现在的意义崩塌了,也会有另一个形式去带你走离这个废墟。
第二种虚无主义,在意识到意义终究会崩塌,而否认意义,恐惧意义,停滞不前。
每个人都是虚无的,抑郁症患者陷入虚无的方式是可能性消散。
重要的还是这个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才是意义。
在陷入心流,感受到存在之流的时候,世界在不停的重构。这是可能性的来源。陷入抑郁不能出来很大原因是不能感受这样的存在之流。

尼采:非 – 意义!
先存在,在存在的可能性中,在你感受世界的过程中,意义才在这种可能性中诞生,不是先前就有一种设计好的意义,等着你踩坑。要将意义作为后验的建构。感受存在到感受意义的这个过程才是关键。所以不要关心什么意义,你就算是睡一整天觉都可以。

最愚蠢的:a↣b↣c↣d,太直球的因果论。原因还是存在之流的不流动。还是在想的是最后的d,而这个d一般都是害怕死亡。不要把所有的时间归因一条因果链,而应该是问题化发散开来


重构计划:
健身(不是健美)/运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做好热身准备,尽可能的到达极限,体会到身体的绝望。强制把你带入存在之流,(本人有过体会,在进行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后,脑袋像开光了一样),再到后面的恢复(碳水,蛋白质,脂肪)

社会关系:
爱情––非必需品,但很有效
友情––必需品,但需要的是社交而非建立关系,友情=社交。
亲情––调整关系,该PUA就PUA,该割裂的割裂。
工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上的劳动,而不是被异化的劳动(被迫出卖劳动力),打游戏都可以算。不用着急出成果,但一定要有并且愿意做的事

抑郁症可能是治不好的,但重要的是从那个时期恢复过来

最后的最后:




抑郁症患者与哲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