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看山计划第十四题:2015年山东省考B类第4题
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题目,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结构完整,思路清晰;(4)字数在1000~1200字。
【指点】
审题:命题作文,创新驱动发展如果没有写作范围限制,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但经过参考给定资料,就会发现出题人默许我们写的内容就比较的具体,千万不要“太作”,脱离材料写内容。
看材料:
材料1: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速成长。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主体。(把创新放到企业发展、大众创业的主题下)
材料2:商业模式的每一次革新都在助推着公司迈上新的竞争台阶。(企业转型)
材料3:电子商务产业已成为拉动中国消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可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的发动机。(企业转型)
材料4:挖掘小众需求的,品牌更具个性,面对的是细分化的消费市场人群。(企业转型)
材料5:任何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即使你是行业巨头也会被创新的技术所颠覆。(技术创新)
材料6、7:进行微创新,不断分析、研究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坚持对技术进行学习提升。(技术创新)
材料8:品牌的重要性涉及商业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而中国品牌价值相对低,自主品牌出口额少,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以贴牌生产为主。企业面临问题、自主品牌能带来的优势。(企业转型)
材料9: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品牌化、理念化经营。集中产业,扩大规模,制定长期规划,提升文化创意,研发产品并保护知识产权。(企业转型)
材料10、11:营造公平竞争、宽松程度的市场环境,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企业创新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项目审批繁琐,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准入门槛高。2、税负较高,有些企业综合税负率超20%。3、政策扰乱市场公平,补贴政策带来寻租交易空间,市场主体作用没有完全发挥。4、政府监督力度不足,对劣质产品、侵犯支持产权等行为惩处效果不明显。5、企业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政府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简政放权。缩短审批时间、缩减审批环节,提高产品转化率,针对各行业制定合理税收政策。2、制定公平政策。减少补贴政策,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限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倒闭企业转型。3、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畅通司法诉讼渠道,严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4、建立融资相关政策。适当放宽融资渠道和门槛,允许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民营企业到海外融资。(制度保障)
综上,作文可以以企业和政府为主展开,具体可以分为:制度、模式、技术、品牌等方面描写。不建议按多主体构建企业和政府分论点:一方面这种构建只能产生2个分论点,不是我们常用的3个分论点结构,会导致每个分论点字数多出100多字,增加论证难度。另一方面(这个要好好体会),用多主体方式在写具体论证时,特别是对策环节容易罗列琐碎对策,文章显得太过泾渭分明 (政府和企业相互孤立),显得干瘪。用多角度来写,比如“技术”层面既可以写政府问题、原因、对策,也可以相应写企业内容,会让文章变得更丰满自然,符合实际。
【中指范文】
创新驱动发展
——凝聚各方力量 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必须创新先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竞争中,唯有创新才是制胜的利器。然而,当前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诸多问题:小微企业因融资困难而捉襟见肘,中国制造因缺乏核心技术而止步不前,传统产业因缺乏新动力而难以为继……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推动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转型等扎实举措,补齐创新短板,驱动经济发展。
简政放权,释放创新潜能。从繁琐的审批到沉重的税负,从政策的不公到监管的缺位,政府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取长远发展的利,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监管“除法”,激发创新“乘法”。做权力的减法就是要通过缩减行政审批权限,打掉阻碍创新的门槛;做服务的加法就是要积极打通资金渠道扶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撬动创新发展的杠杆;做监管的除法就是要以严格的行业标准,严格的监管处罚力度打击扰乱市场行为,营造透明公平的创业环境。
技术创新,打造创新引擎。技术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走向全球尖端的重要途径。面对目前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主体势微、创新转化低效的局面,政府要主导建立研发组织、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格局,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研发组织,对接产业需求,承担外包服务;引导企业要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微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政府要健全制度框架,实现各技术创新主体无缝对接。
企业转型,搭建创新模式。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创新发展的受惠者。然而我国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底层,缺少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导致缺少话语权和生命力,影响企业甚至整体产业的长远发展。能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顺应时代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进行转型升级。因此企业要“铸创新发展之魂”,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重视知识产权的研发;要“强创新发展之身”,通过革新商业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手段,改善用户体验,拓宽消费市场;要“塑创新发展之体”,通过建立原创品牌,将优质产品盆景打造为原创品牌风景,提升品牌价值,提高无形资产。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凝聚各方力量,通过制度改革、技术创新、转型发展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回应时代召唤,以创新释放民族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