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年资产缩水430亿!移民新加坡的海底捞老板张勇怎么样了?

2023-06-25 20:21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近两年海底捞经营得不大好。股价从巅峰时的85港元,重挫至16港元,市值蒸发了82%。

在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张勇坦承了经营上的失策,称“最近两年都在为自己的失误买单”。

曾经门庭若市的海底捞,现在变得冷冷清清。用餐高峰时大厅的餐桌甚至坐不满。很难想象这原来是一家翻桌率高达5次、需排队一两个小时才吃得上的火锅店。

00后的年轻消费者偏爱口味浓烈的四川火锅,排斥血统混杂的海底捞。他们吐槽说:“海底捞又贵又难吃。想和朋友安静地吃个饭,还要被服务员骚扰。”

同时蒸发的还有张勇的个人财富。

5年前,举家移民新加坡时,他带走了1000亿的资产,成了当年的新加坡首富。5年后,随着海底捞的衰落,他的资产已接近腰斩,缩水了430亿,“仅剩”570亿。

这5年,张勇究竟是如何弄丢了一半的家产?

1、

张勇曾说:“企业家应该贪婪一些。如果一名企业家一点不贪,回家种地好了。”

海底捞的衰落,正源于他的一个“贪”字。

5年前,海底捞顶着“中国第一火锅品牌”的光环,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开启了上市之路。

然而,引起大众讨论的不是海底捞的上市新闻,而是招股书中张勇夫妇的国籍。

这对土生土长的四川夫妻,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悄悄把国籍改成了新加坡。如果不是港交所对IPO申请人有信息披露的要求,这个秘密将一直隐藏下去。

没人知道张勇夫妻具体的移民时间,但据专业的财务人士推断,应该是在海底捞决定要上市的前夕,两人办理了移民手续。为的是更方便地转移资产。

众所周知,2017年万达集团因过度向海外投资的问题,引发了财务危机,欠下4200亿的巨债。

由此,监管层收紧了资本外投的管理,防止个别别有用心的企业家打着海外投资的名义,转移国内的资产。

据推测,张勇夫妇正是在此背景下,移民了新加坡,取得了外商身份。这样一来,海底捞上市后,他们所持的股份自动变成了外资,可通过香港自由进出国内,规避了管制。

这意味着:生意好做时,张勇可大举增资国内,扩张门店规模;生意难做时,他又可随时撤资回新加坡,保全财富。

后来,管理层也发现了这个漏洞,出台了措施,限制了张勇这种上市前“突击移民”的行为。

海底捞成功上市的第二年,张勇便以1000亿的财富问鼎新加坡首富,震惊了整座狮城。新加坡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新首富会是个刚刚加入籍的中国人。

2、

张勇的“贪”还表现在喜欢“捡漏”上。

2020年,疫情初起时,张勇非但没有担心生意变坏,反而觉得这是海底捞扩张的大好时机。

他趁着其他餐饮店倒闭,租金便宜之时,一口气在国内新开了400家门店。

海底捞逆势扩张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谁也说不准疫情会持续多久。

但张勇非常自信地认为:顶多像非典一样持续半年。等到管控结束,报复性消费就会跟着来,到时候数钱都来不及。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管控持续了近3年。海底捞新开的400家门店变成了沉重的包袱,据一位店长透露:每个月每家店要亏十几万元。400家店加起来要亏5000多万。

2021年,海底捞巨亏45亿,股价开始一路下滑。

2022年初,张勇扛不住了,一口气关闭了300家门店,损失在24亿-30亿之间。

最奇葩的是,2022年底,管控开始放宽时,张勇又从关掉的门店中,挑了一些重新开业,想吃“报复性消费”的红利。

张勇的反复横跳,让我们看到了他投机性的一面。人要有畏惧之心,不要总想着“捡漏”,最后玩脱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痛定思痛,张勇主动承认了错误:“这几年我做得不大好,请各位股东多担待。我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3、

张勇真的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

未必。

他认为自己错在了“贪便宜”“想捡漏”。其实,根本原因出在海底捞的决策逻辑上。

海底捞是张勇的一言堂,他做出的决定,没人敢提意见。

他甚至很坦然地承认:提反对意见的人都被我开除了。

每次开会讨论公司下一步决策时,基本是张勇一个人在那边讲,高管坐在旁边听训。讲完后,高管一个个开始附和他的说法,最后会议在一片和谐的掌声中结束。

张勇说,他知道下属中肯定有人对他的作风不满,但表面上大家都很喜欢自己,这就够了。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没人敢反对他在疫情期间的扩张行动。

有一说一,张勇的管理模式非常高效,海底捞的执行力在餐饮界非常有名。基层服务员杨利娟就是靠“听话”与执行力强被张勇看中,提拔为CEO的。

CEO对张勇来说,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听命执行的秘书。

疫情之前,海底捞的发展过于顺利。从四川一家普通的火锅店,到闻名全国的连锁店,再到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火锅第一股。

整个过程中,海底捞几乎没有遇到过重大挫折,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张勇个人的独断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说“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发在张勇身上非常合适,红利时代退潮后,考验他真正经营水平的时候到了。

海底捞究竟是触底反弹,还是日趋衰落?就看张勇的本事了。


作者:江左佑安



5年资产缩水430亿!移民新加坡的海底捞老板张勇怎么样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