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央行动作频频,究竟为何?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两项重要政策,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12月9日,也就是昨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在四天时间内,央行连续出台货币政策,这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先来看12月6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件事。央行在发布消息时也做了说明,这次降准是全面降准,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就是向市场释放资金。为什么在这个时点释放资金呢?
其实这与12月6日当天的另一则消息有关: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对于房地产工作方面,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明确地对外传递了稳楼市的积极信号。
也就是说,本次降准,释放资金主要针对目标是稳定房地产市场。
大家知道,前段时间恒大暴雷事件影响比较大。管理层还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其次来看昨晚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这件事情。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的外汇存款中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类似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市场本币流动性,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节国内外汇的流动性。
2021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本次调整增加2%的外汇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自12月15日起金融机构要多交存到央行合计200亿美元。
外汇储备金率上调,主要是针对外汇市场,也就是针对人民币汇率。我们来看看人民兑美元的汇率走势,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自去年5月27日以来,处于连续升值状态,从7.1775一路升值至昨日的6.3430,创下2018年5月15日来新高。
而且从短期趋势上看,短期人民币有加速升值的预期。人民币短期快速单边升值,会导致中小型出口企业汇兑损失和出口竞争力的下降。
所以,本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汇市场很快做出了反应。
央行消息公布之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直线跳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立马跳水超过70个基点(BP),随后连续跌破6.35、6.36、6.37、更是跌破6.38关口,短线跌超350个基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也迅速下挫,同样先后跌破6.35、6.36和6.37关口。最终,离岸人民币收于6.37880,跌331点;在岸人民币收于6.3778点,跌340点。
最后,央行连续出台货币政策,可能还有跨期调节的考量。笔者认为,跨期有两个。
第一个跨期,应该是跨元旦。根据以前年份的经验,往往年末的时候资金面都比较紧张。今年央行提前连续采取行动,今年年末资金紧张的局面可能不会再出现,这对经济运行和股票市场都是好事情。
第二个跨期,应该是跨春节。今年的春节有一个重要的事情,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2月4日也恰好是正月初四,大家正好在过春节的时候可以观看冬奥会。冬奥会之前或期间,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也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
所以笔者认为,央行近期连续的货币动作,既有年末跨元旦的考量,也有跨春节的考量。
这些考量大概率对股市也有正面影响。跨元旦或者直到春节,沪深股市有望迎来一个较好的跨年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多具有时效性,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个股案例仅为回顾,不构成投资建议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