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为好的教育》拍摄后记:怎样对抗“职业偏见”?

2023-07-20 18:49 作者:遇真纪事  | 我要投稿

聊下这集内容的缘起。


我生活的小镇有一个篮球场,平日里去打球都能享受包全场的待遇,但从7月以来,球场上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少年们各自完成了中考和高考。


一天下午,和打球的几位小兄弟聊天,得知现在能上普通高中的人大约只有一半。我的第一反应是少年们学习压力真大,但很快意识到,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不是高中学位不够多,而是职业教育不够好。


很显然,在大学教育被形容为“长衫”的当下,传统的升学之路并不坦阔,但所有人依旧前赴后继地涌进,为何?


答案是——全靠同行衬托。


关于职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视频中已有提及,不再赘述。现在,我更想拓展聊到的内容是观念问题。


说到职业教育,许多人将德国视之为标杆:工人待遇足够好且足够受尊重。就我所了解到的信息而言,这些的确都是事实,但有一点补充,那就是在选择充足的前提下,他们同样会优先考虑高学历和高文凭,谁不想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个“博士”的头衔呢?


另外,在这集内容的采访中,其中一位老师的坦诚让我非常感动。她说,在第一时间想到职校、职业教育的同时,自己会下意识地带有偏见,但很快就又知道这是不对的。以及,我必须承认,我也是如此。


直到我完成整集内容的创作后,回头细思这个问题,才意识到根源在于“职业偏见”太过根深蒂固,从我们初生时便开始根植,而真正能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跳脱的人实在难得。


这一点,无人独善其身。


今年3月在南宁拍摄三位从事家政工作的姐姐时,她们都表示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薪水足够多、时间足够自由,并且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没有什么丢脸的。


可是,当我刻意避开这个问题,姐姐们却主动谈起做解释、做声明时,我就知道,其实她们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在意的。即便自己可以无所谓,他者的目光也是极为可怖的。


那么,我们最终需要花多长时间来纠正这个观念呢?


受访的老师说“至少几代人”,乍听觉得太过长久,但其实一点都不久,要知道,观念的形成可是花了数十倍于此的时间啊!


当然,观念形成的原因是系统的,要转变同样需要系统的改变,这些必然需要时间,而我们当下能做的,就是时刻警醒自身。


共勉。

《何为好的教育》拍摄后记:怎样对抗“职业偏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