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eno7 Pro的自拍与人像模式能让小姐姐满意嘛?

这里是评者N大的实战侃机时间,用影像实战来展现手机的优缺点。
在拿到手机前,我关注的问题是:
1. OPPO 在Reno7 Pro身上能不能把新的IMX709(RGBW CFA)整好?
2. OPPO做的直框到底割不割手?
3. IMX709的自拍和IMX766的人像怎么样?
4. 后置影像矩阵的实战拍摄表现怎么样?
这次不仅是我在分享体验,还请到了一位小姐姐,一起说说OPPO Reno7 Pro的使用感受。
所以呢,本文有各位(可能)感兴趣的小姐姐自拍照。

看到OPPO Reno7 Pro手机盒的时候,Emmm......我不禁拿出Reno6 Pro的盒子。

除了Layout与字体UV膜这些细小区别以外,风格基本一致,我想当然地以为Reno7 Pro外观还会延续Reno6、5 Pro的风格,但事实就是,我大错特错了。

和Reno6 Pro相比,OPPO Reno7 Pro“锐利”了太多,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从原先的塑料曲面框转变到现在的金属直框(可以看到天线),不过,因为机身足够轻盈的同时框体边缘又做了切角与小圆角的处理,所以这次的直框并不割手,可谓“锐中有韧”。

由于边框弧度被“拉直”,Reno7 Pro的视觉感受似乎比Reno6 Pro小了,也矮了半圈,显得更紧凑。

由于边框几何形态的改变,Reno7 Pro的按键形态做了适应,相比之前更大也更扁平了,当然,OPPO电源键中的经典绿线是不可能改变的。

Reno7 Pro影像单元与机背纹理也与先前有了明显区别,新机的拉丝纹路细致清晰更为商务直接,与Reno6 Pro晶钻映射的朦胧美感完全不同。


这款“幻彩”机型初看如同午夜汪洋,以冷冽的蓝与浓郁的绿为主基调,当角度偏转时,艳丽的红与明亮的黄会逐渐显现,如同天际线边旭日将升的晨曦大海,一股暖意逐渐融入,最终晕为彩霞。不过这次“彩霞”的比例控制比较克制,不走“大花脸”路线,还是以清冷为主,暖意为辅。

OPPO这次在影像单元造型上不再延续传统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Reno7 Pro借鉴vivo的云阶设计思路,为凸起的UNIT建立了阶梯层级,下方的陶瓷这一阶也覆盖了类似UV的涂层,和机背一样,会因光线照射角度变化而反射不同色泽。

OPPO的“借鉴”还不止如此,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影像单元的底部有一圈LED灯带,可以在充电,来电,来信息时产生闪烁反应。充电时,蓝色的LED灯带就会常亮,来电或来信息时,会以闪烁或呼吸进行表示,这些灯效都可以通过设置对机内APP进行独立授权联动。

这波操作,“复制黏贴者”2代其实可以考虑借鉴一下(非贬义,毕竟是供应链的事)。
看麻的观众老爷们,我懂,下面就是小姐姐时间,她(iPhone 12用户)对这款轻薄直框手机的上手感受是什么?小姐姐:我说话比较直,这机器做工还不错,呼吸灯的想法很有意思,背部处理挺好看的,拉丝纹理看起来比较雅,不过除非有个同样好看的保护壳出来,不然这些工艺的意义不大。因为很容易误触,我不喜欢双曲面,做直框挺好的,这个手机倒是不割手,尺寸也挺趁手,不过要说买不买的话,就要看看美颜和自拍怎么样了。
问题来了,“AI人像镜头”(AI PORTRAIT CAM)的表现是否让她满意呢?
这就选择人像模式,打开虚化(F0.95),并且使用逆光机位这种最高难度来几张看看:


在这种最大虚化量(F0.95)+逆光(光害最严重且可能妨碍采样)的严苛工况下,OPPO Reno7 Pro有点超出预期,不仅反差与色彩维持得可以,在光害严重的情况下,整体抠像也能维持得基本稳定,只有细致的头发丝这里有些偏差,但对于一款定位3000以内的手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Reno7 Pro还内置了不少风格滤镜,帮助用户根据环境色改变出图的冷暖色调:

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既然这款手机的人像模式效果与虚化品质不错,那么我就不客气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了:

有的时候我甚至会主动寻找逆光,让光斑增加画面的氛围感,然后再处理成黑白,就有了另一种感觉。

在夜景工况下拍摄,后置人像模式的表现力(尤其是虚化品质)也表现得较为稳定,唯一的问题是有概率会把白炽灯拍得略微偏青,有可能是高ISO下的压高光机制造成的,至于模特脸上的品红色,那是环境光映射:

在中端手机上开启人像虚化后通常遇到的问题有:
1. 焦外有了虚化,焦内也开始有了虚化(涂抹严重)
2. 整体噪点显著增加
3. 暗光下拍摄自动拉高ISO会有白雾现象出现的概率。
这是一张感光度已经达到1600(ISO 1600)的人像模式成片(开虚化F0.95),
我们看看此时的Reno7 Pro表现如何:

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看焦内,涂抹现象很少,发丝细节的表达较为到位,然后看焦外,光斑的成型与边缘都较为自然,最后看整体,色温漂移抑制与反差控制都比较到位,肤色的再现还不错。这在中端机中是较为少见的。
再整一张黑白的,感受也不错:

其实不止后置,还有一个重点在前置那儿等着,这次OPPO Reno7 Pro的前置搭载了独家的IMX 709(RGBW CFA)传感器,号称相比传统传感器(RGB CFA),可以提升拍摄亮度与信噪比,但对小姐姐来说,技术什么的,原理什么的,都不重要!
拍出来自己满意才是重点,能在美颜+滤镜组合里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王道:

开启Reno7 Pro的前置摄像头后就可以选择美颜,美妆与滤镜的选项,总有一个组合适合当下的自拍。想要磨皮几分?可以随意调节,想要肤色偏冷还是偏暖?想要明艳一些还是清新一些?只要肯花心思,都可以在前置选项里找到符合自己审美的设置。

但......相比高光质的太阳,夜晚混合光工况下的自拍可就上了不止一个难度级别了,会不会出现常见的偏色,噪点,涂抹横行的状况呢?

需要说明的是,我选择的工况,前置IMX709(RGBW CFA)的拍摄ISO已经从白天的ISO 200飙升到了ISO 2200起步,传感器调优与天玑1200 Max的AI算力能否继续维稳画面观感?

额......
涂抹与细节保留能力比我预期要好了太多,作为一款2000-3000元区间的跑量中端机,前置模组能在高ISO工况下的有这样的表现,我是没有料到的。
作为iPhone机主,小姐姐也同样被这个前置摄像头的表现力折服了。
除了不错的前后置美颜 / 美妆人像拍摄,OPPO Reno7 Pro后置摄像头阵列的日常记录能力也在线,主摄IMX 766是OPPO的老朋友,这次有高AI算力(尤其是抑制随机噪音)的天玑1200 MAX加持,配合OPPO成熟的调教经验,色彩再现与分辨率都表现亮眼:


在色彩丰富的场景下拍摄,IMX766这枚主摄的表现很沉稳,色彩饱和度与反差处理到位,细节再现也很到位(比如碗挂件上的灰尘,冰淇淋样品纸杯的印刷文字)。
在冷暖交融的环境下也能保有不错的色彩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枚主摄还具有非常不错的近摄能力,且色彩,反差与解析力依旧出色,在这个价位段有这样的表现就比较难得了:


同样让我欣慰的是OPPO超广角低畸变的“好传统”在Reno7 Pro保留了下来:

可以看到无论是近距离(物距)的严苛工况还是中距离的拍摄,边缘线条都维持着较为笔挺的观感,没有“扭捏弯曲”,低畸变特性对于室内记录,建筑拍摄都是尤为重要的,拍摄者不会因后期矫正扭曲线条而损失视角,比例与细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枚超广角的抗炫光能力有点“越级”,即使把高亮射灯安排在边缘直射入镜,画面依旧干净,没有杂乱的光斑与鬼影,这个表现有点出乎意料:

相比表现不错的主摄与超广角,2X中焦的呈现属于“中规中矩”,较低信噪比与色深对于质感的呈现并没有突出表现,但色彩与反差的维持做得不错,而且得益于天玑1200 MAX的AI算力,管线对噪点抑制的处理是到位的:


在大光比的场景下,HDR的处理变得更加聪明了,只要动一下曝光补偿,HDR会自己做出适应,而不会“不顾补偿量,统一无脑提亮暗部”,也就是说用户有了多种弹性选择:不动曝光获得强力HDR,动曝光自适应HDR,关闭HDR:

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弹性自适应机制无疑是件好事,无论是想保持影调还是“重塑”影调,不同审美的拍摄都可以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是吐槽夜景模式的时间,Reno7 Pro目前固件下的夜景模式的表现还不太行,除了色温偏差之外,晕影的现象(Halo)也比较严重:

大概率还是算法匹配的问题,期待在后续固件升级中改善。
总的来说,Reno7 Pro的Facelift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OPPO也在这次改型的框架中玩出了花样(阶梯设计,LED呼吸灯带,星雨纹理等),这是一款依旧维持Reno系列“三新一薄”(新形态,新色彩,新模组,轻薄手感)宗旨的机器。
影像实力不俗,在同价位段很有竞争力是我对其的评价。做工精致,各方面素质都均衡上探是这台机器的核心,作为OPPO与联发科天玑1200 Max芯片的合作起始,这款方案的表现不错,前不久,天玑9000的方案细节也公布了,OPPO之后会推出联动的高端甚至旗舰机嘛?影像表现将会上升到何种境地?我很好奇OPPO的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