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最近看的电影是《青春期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

这是一部日本动漫电影,听名字就是拍给宅男看的,没错,我就是个宅男,而且还看过这部电影的动漫《青春期少年不做兔女郎学姐的梦》。虽然很羞耻,我还是勇敢承认自己的宅男身份,同时感谢社会对宅男群体的关注,终于有人投其所好涉足宅男的领域了。男人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不阳刚的一面,怕被认为不够男人,其实男人是有多面的。


这部电影有打扮成兔女郎的学姐,有穿黑丝的初恋妹子,有暗恋自己的学霸,家里有可爱的妹妹,甚至在打工的地方还有活泼的学妹,大眼睛、长头发、身材婀娜,个个漂亮又个个不同风格,简直集齐了宅男想要聚集的所有妹子组合。在豆瓣看到一条评论说,电影院里放眼望去全是男的,只有一个妹子。哈哈哈哈哈,果然电影的受众就是我们这些男人。


虽然满满的宅男风格,但还是一部很正经的电影,男主不是渣男,也不是开后宫,主题也是正经的爱情,串联起剧情的还是具有神秘力量的量子力学。一日,初恋上门找上男主,要求留宿一段时间,学姐不放心也住了下来,本来是很甜蜜又很香艳的开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男主看到了初恋的另一种形态,也就是小时候的初恋同时出现在男主面前。


一个人可以同时以现在的模样和小时候的模样出现吗?在常识里是不可能的,但在神秘的量子力学掌控的领域,一切都是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按照薛定谔的猫的理论,猫可以既活着又死去,这取决以打开盒子的那一瞬间。同理,一个人是否存在,取决于是否被人感知到,如果被人看到他就存在,如果没人看到他就不存在。


虽然叫量子力学,一副物理科学的样子,但很有些唯心主义的色彩,和王阳明的学说很有些相近。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一朵花是否存在,取决于是否有人看到,如果没人看到这朵花就不存在。这样的理论打破了唯物主义的边界,让所有都披上了主观认知。


这到底是科学还是不科学,在从小接受唯物主义哲学教育的我们很难一下子认同,事实上以我的水平也没办法去评判,我想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这样的。从现在心理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比如我们很容易认同的一个说法,一个人快乐与否取决于他自己怎么想,他可能衣食无着、一事无成,但天天晒太阳的他可能很快乐。一个人身价千万,住着豪宅开着豪车,但他不一定快乐。这是一种很主观的事情,如果延伸来看,实物的东西或实体的人是否也可以由主观认知来评判呢,我们不是经常说没有存在感、被人当做空气之类的话吗?明明存在却没有人注意到,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