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翼对冷鸟事件的回应

2022-09-20 19:30 作者:南宫花洛  | 我要投稿

先说我的指导:

他一直说小孩子小孩子不对哦,我觉得没必要强调这个点

她不懂冷鸟这个独特专有好记词的商业价值,不理解一些粉丝所谓青春承载的点竟然在这个称呼上,或者觉得好久没有人这么称呼她了,叫她冷鸟的可能好久不看直播了,多少有点赌气意思

所以事件诱发点就在于缺乏对粉丝的了解与沟通

这几个点都可以归结为没有足够运营偶像的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点与别人的期待不符

还有两个额外的点:不太喜欢玩梗解构,不太跟得上冲浪热点

可惜无论解释多少,理解别人需要成本,闭眼喷最轻松了

这事对鸟来说,只要传播就是负面影响,无论是黑屁还是澄清

私心:虽然说迎合大众是应该的,可我还真不希望她们放弃以前的路,做自己的风格


翼的回复(9.10直播文字版),在BV1mG4y1q7ZU 视频下

其实一直想对说点儿什么,但因为身份原因容易被理解成官方发言,所以也强调下以下发言都是个人闲聊,不代表任何官方发言。

其实更详细的东西我之前直播就聊过了,因为不想事态复杂化我也没放回放,有没说全的部分,之前看过直播的朋友可以帮忙补充。

UP个人收集资料后进行的这波分析,算是比较理性客观了,不过还是有些点子我补充一下。关于为什么这个时间节点来说不喜欢冷鸟这个称呼的事儿,UP也是稍微想复杂了点,和冰火那些事儿也没关系,首先冰火流量虽然这两年也不错,起来了一些,但是客观说还没达到春晚,跨年之类的S级大型活动,为了冰火歌会流量去吸一波粉而去专门做什么这点其实没必要。而且其实早几年开始在一些其他大型活动上就不怎么看到满屏幕刷冷鸟的弹幕了,更多刷的还是泠鸢,鸢宝之类的,也不会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去专门做这件事,毕竟之前更大型的活动BML,BW,跨晚,拜年祭等也没去专门强调这个事儿。

原因其实也挺简单,一是像UP分析的那样因为就是她个人对这个称号一直是模拟两可的不喜欢,但是也不排斥的态度。二是是因为要第一次和冥凰联合投稿萤梦了,冷鸟这个ID一定会出现在投稿页面上,到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误会成这是她的小号跑去刷弹幕‘’冷鸟作词怎么怎么样‘’这种尴尬局面,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跑去专门说了冷鸟这个事儿。 当然也有一些心情上的原因后面我会提到。

另外UP说的也很对,问题本身不在冷鸟这个称号上面,而是她的发言态度,和自以为是的公关能力。其实说公关也不是很恰当,准确是是她对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总是迷之自信。事情虽然简单,就是一个女孩不喜欢别人这样叫她,她就想当然的去输出一些观点,但我觉得既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不管300W粉也好,几百粉也好,都应该有需要有一个作为公众人物的自觉性,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自己‘不喜欢’‘觉得这样会尴尬’一类的个人情绪应该在捋清楚利害关系之类在去发表观点,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

这点相信她自己也是做出了深刻反省。

关于切割节奏的说法,切割到能给她带来什么好处?其实我之前直播就聊过了,也不细说了,一个事业岌岌可危的UP了还冒险跑去做切割,切割了事业就成功了?这种说法本来是天方夜谭。

还有就是关于什么是老粉,什么是新粉真的有必要区分的这么明确么,难道听歌的粉就完全不看直播,看直播的完全不听歌? 一定是黑与白两种极端,就不能有灰度么。不是说没有极端案例,而是我觉得,中间的灰度应该才是大多数情况,还有老粉=不打钱,新粉=打钱的说法也是完全给别人戴帽子的说法。

这种类似的‘关于’性子的回复太多了,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

其实我一直不太想聊关于商业化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不管怎么去理性的分析,始终在大众认知中都会有一个偏负面的滤镜在里面。但总觉得一直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置身事外的,还是得聊聊。

UP总结了直播的一句观点‘我为了钱也得在意你们啊’。她原话虽然不是这个意思,但如果要这么去解读也是没问题的。虽然我当时也觉得这话挺不妥的,在这个节点上说这种话很可能被误会后火上浇油。之后又仔细想想,就算是这个意思吧。赚钱是可耻的事儿么?商业化就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很多朋友一听到某UP某艺术家赚钱了,第一反应大部分是‘他变了’。我感觉身边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艺术家只有被饿死,他的作品才有‘艺术价值’。因为这样的艺术家是清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才有可能出好的艺术作品。 一旦涉及到金钱,所有的艺术价值就不值一提。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这个话题过于庞大,我这里没法展开来聊。

我就聊个接地气的,如果你认可职业UP主是一种职业,那他跟上班本质上也没啥区别,付出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然后持续输出。区别只是形式上可能复杂一些,UP收到的报酬是多个渠道的,有可能是观众打赏的,平台补贴的,也可能是甲方提供的。每个UP情况各有不同,就泠鸢的策略来说,观众打赏的部分,一直都不是主要收入来源,平台和甲方才是主要的。但人家甲方平台方也不是傻子呀,为什么要给你钱,为什么要养活你,对他们没好处他们会干么。

关于UP,平台,甲方三者的博弈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有机会可以详细聊聊。

说回来,商业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影视飓风的‘一拍即合’系列,我觉得就是三赢,甲方提供了足够的资金获得了不错的正向流量,TIM他们实现了靠自己没法实现的那些庞大的资金需求的计划,观众看到好看的节目。泠鸢的一个商业合作项目,神代梦华谭的歌曲投稿也是反向不错的一个商业项目。所以商业化并不是洪水猛兽,他甚至能作为一个放大镜,能把优秀作品放大,能更好的整合创作资源。 当然也有失败案例,一些甲方他就图你流量,不管作品歌曲是否合适就让你翻唱引流。当你是一个人气不太行长期没法获得正常收入的UP你是没办法一直拒绝这种劣质商业合作的,所以要做不劣质的商业合作作品,要获得更好的合作机会,才要努力更正规的商业化,这也是B站努力在为很多UP做的一件事。

说回一个更现实的问题,UP都是刚开始是负收益的,不是不赚钱,都是要倒贴。这件事我和她做了7,8年都是倒贴,相信不少UP也是。虽然不至于饿死这么夸张,生活过的是非常拮据这也是免不了的。

幸运的是做了V后有机会接触到正规的商业项目,有一些像样的收入来源,但同时硬件设备,三维制作各方面成本也上去了,即便如此生活是过得好些了不像以前那么糟糕,至少有能力长期做下去了。所以赚钱这件事即便只是单纯的为了生活和长期做下去,他真的有这么可耻么?  还有商业化,资本化他其实是两个概念,有机会再细说吧。

其实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甲方这点是更利于长期发展的。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长久发展方案,而不是短期快速变现后面我会聊到。

这里先额外提一个疑问,赚了钱就变了的UP有没有? 肯定是有的,有想借助流量作为资本化跳台的,也有赚了钱就变懒, 没动力继续出作品的,还有赚了钱就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

那泠鸢哪种情况,她变了么?变成什么样了?  我看很多留言,他们都有提到一个观点是说这次的事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爆发,说现在没有好的作品投稿才是核心问题。不可否认的一点,投稿频率这两年的确有所降低。不妨分析一下原因:

泠鸢更多广为人知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翻唱翻填作品,这里主要展示了她的两个个人能力1是作为唱见的歌唱能力,2是作为作词人的填词能力。如果是你有了这两个能力你会想干啥? 毫无疑问的一定是想出自己的原创作品,而不是翻唱,翻填。而且从长期来讲现在版权正规化后,翻唱翻填他的管束会越来越强,能出的东西是越来越少,长远打算一定是需要转型成为一个带有原创能力和标签的音乐UP主的。至于直播,做V说实话一直都是附带的,并不是终极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每周还是只播一次不让直播占用她过多时间的原因。 

我们也一直在试图努力朝原创音乐这方面去做,但是从忆香,机械城时代就开始做到现在,我很不幸的要告诉大家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远远没有成功,无限接近于失败。 没有成功是因为,泠鸢原创作词演唱的能力虽然有粉丝认同,但是大众并不接受,甲方不接受,平台也不接受。在他们眼里只看到300W粉丝这个流量价值,作词,原创这些对他们来说只是附加的。而且300W听着好像高高在上的大UP一样,其实不过是做原创转型不成功已经岌岌可危了(这种情况下还去做切割?),机缘巧合因为我摸鱼MMD的事儿做了V后,续了一波命而已。不然早就伴随音乐区的没落沉入大海了。 关于B站音乐区的原创音乐彻底没落这个话题也是挺大的,有机会再额外讲吧,现在大家只需要知道曾经B站的中流砥柱是音乐区,后来没落到每年数据垫底的程度这么一个事儿就行了。

说无限接近于失败是因为,原计划是打算趁着做V大众关注度还比较高的这段时间努力把原创音乐推一推,这段时间平台在你人气还行的时候愿意给你资源帮你。我们寄予期望的3首歌‘远旅’‘天文馆的猫’‘海岛’。这3首代表我们擅长和希望做的类型的原创歌曲的方向,都凉了。有人可能说播放看着好像还行呀,有个几十万。 其实那是因为平台给了推广资源做了二创活动才有的数据。而且这3首我相信虽然能打进很多人的心里去,但是在大众和资本层面她溅不起一丝水花。这就是现实,转型并不成功,再加上疫情精心准备了大半年的演唱会的一次次延期和取消,她和你们很多人都一样只是苦苦挣扎在事业的转型期,有一些小小的梦想的普通人而已。当海岛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投稿后只有那么点播放量,的确是会让人产生迷茫和焦虑。我猜测这也是她最近变得急躁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三首寄予厚望的原创歌,都沉了。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播放多点少点的问题,这相当于是长期的计划几乎宣告失败。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为她那些不恰当的言行强行开脱,说错话,错了就是错了,代价该承受就要去承受。我只是试图分析一些背后潜在的原因。

做个总结,这两年投稿作品质量和数量不行的主要原因

1.翻唱投稿可以有但不是重点这是一个转型期,导致数量不多 

2.原创投稿制作时间周期太长,收益太低


之后改进方向就是,增加原创歌曲投稿数量,3首不行就再来30首,总有一首可以的吧。当然做原创耗费的时间精力不小 ,中间可能需要做一些别的事儿‘续命’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勤奋点,总是能熬过去。和V相关的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和原创歌曲的属性进行更好的融合。


其实我不妨做一个猜想,说投稿质量不行了的观众到底焦虑和在意的是什么,因为我仔细看了,除了这三首,与你有关,你别忘我觉得都是挺不错的作品,为什么观众观众还是觉得质量不行了喃,我觉得除了数量太少以外,还有个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想做的和他们想听的,播放都不高,他们心中真正焦虑的可能是这个圈子真的完了,而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无力感。

关于B站的原创音乐环境他其实也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和中国的原创音乐环境是挂钩的,这又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下次有机会再聊吧。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呀,有人可能要问了,好好做V不就行了,有流量,有资金,再不行就搞翻唱呗,干啥要非要去整这个原创音乐?说不定她根本就没这方面才能才做不成功。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才能什么的我也不清楚,但是为啥还是要做,可能只是因为这就是梦想吧。才能不足,弱小,推广困难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所以认清自己不足之处也是一种让自己前进的勇气。最后关于UP这个标题‘’他们关心泠鸢的一切,除了泠鸢‘’,这句话似乎表达了泠鸢的心声一样,但我觉得不太对,泠鸢也许并不在意大家是否关心泠鸢她本人,她更在意的是她的作品有没有人关心而已。所以能关注这次事件的大家,不管你是站在哪种立场,如果你能多听一下那些原创作品的话,就真心感谢大家。


回复 @青木雨汐 :瞧不上没金币的老粉这句话其实我蛮多疑问的。你你能不能先帮忙解答一下我的疑问,怎么定义什么是老粉?老粉为什么等同于没金币没米?反过来说什么又算新粉,新粉是不是等同有米有金币? 然后具体哪个行为证明了我们是瞧不上的事儿老粉,只看的上新粉? 可能是我的疏忽,其实在看到这种说法的我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反应过来,为什么我们就是忘本看不起老粉了?我只能推断有一种可能是,在和粉丝建立情感联系这件事上,一直以来都是做的不好的,只是一门心思的扑在投稿和作品上,并没有健全的粉丝运营管理,这也是这次我发现暴露的一个长期问题。虽然不知道朋友你能不能代表老粉,但是如果你感受这到作为一个老粉被冷落的话,只能说非常抱歉,但这也不是被特殊对待了,只是这方面我们对所有人我们都做的不够好。B站听歌不花钱,甚至也不需要特意点赞投币,只要你去听了,就忠心的感谢,所以可以的话还请多听下她的投稿和音乐,这也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能回报粉丝的方法了。

回复 @青木雨汐 : 有一种可能是,陪伴你的从来都不是她这个人,只是她的作品。 只是最近几年开了直播,有一些因为虚拟形象入坑的粉进来后比较善于在直播间互动,给了你一种新来的好像互动更多的错觉。 其实开了直播互动的也不一定是新粉,说不定有比你更更早关注老粉,直播互动也是一种现在流行的新玩法,有人适应有人就是怎么都不适应,我也属于后者,也许这也是给你造成了老粉被冷落的错觉吧,只是推测,每个人感觉被冷落的情况都不一定一样。其实也是希望能找到一些我没想到的原因,以便以后改进。有想法多提是好事,其实不管你是什么观点,只要还在讨论就挺好的,就像当年音乐区也经常吵的挺厉害,不像现在,吵的人也没几个了。

回复 @_久忻nasin :演唱会爷爷的故乡是超pv级的制作本来说演唱会结束后就放出 结果……

翼对冷鸟事件的回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