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早起早睡,打扫房间
每天5点半起床,开始擦拭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地板、衣柜、抽屉、桌子、椅子、床。等着六点钟我妈给我起床梳头,六点半我爸带我去吃早饭,七点钟上学。
这是6岁时我的早间作息。
20年后的我,打扫是我的死穴,家务能拖是拖,朋友不来绝对不会一口气把活儿做完。甚至,有太熟悉的朋友来我这时我彻底放弃了掩饰,和朋友一起打扫我的房间,滑稽可笑。
而这种神经兮兮的早间流程竟然在20年后找到了“组织”。
遇见《扫除力》
10月是我开始极简的第三个月。十一假期,每天都要在喜马拉雅上听极简主义的书籍。在推荐这一栏里,我看到了《扫除力》这本书。书里把扫除带来的结果说的神乎其神:工作顺利、爱情美满、人际畅通。作者我相信整洁程度是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干净的房间百利无一害。
但现在的我仿佛和6岁的我是两个人。书中说房间的状态反应了主人的内心。的确如此,我似乎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抓不到。
为什么“越活越回旋”?
大概是我的东西变多了,打扫卫生成了一件麻烦事了。
物品的数量已经不在自己掌握的范围之内,自然觉得每天打扫不可思议。
加上处女座的特质,即使整理好的东西,我也会越看越不顺眼,总想变来变去。唯一的方法就是尽量“归零”。
没有,意味着不需要整理收纳,不需要纠结。
越乱越颓废?
即使在刚开始极简的时候,每晚都很颓废:抖音、淘宝、B站,就足够蚕食我的时间。断舍离的进度十分缓慢。大概是下了班看见乱七八糟的房间,整个人更不好了,进入浪费时间的APP里逃避现实,才是人的潜意识反应。直到第二天,继续恶循环,但有几次例外:
早起半个小时打扫卫生,会出奇的高效:洗衣服、洗澡、收拾房间。而在晚上,这些家务活可以要我的命,持续拖延,2个小时才能做完。
《扫除力》中还建议每天早上打开窗户换气、用15分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冥想、写心流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完全根据自己的意识)、锻炼、冲澡。
早上是黄金,那么晚上就是青铜吗?并不。
晚上做什么?
《扫除力》认为,回家立刻泡澡、删掉当天收到的短信、邮件、无用文件;可以有social活动,但要给自己规定回家时间。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还可以删掉当天的无用照片、备忘录;记账;写日记,几句话就行。
总之,夜晚做一切去除污垢、放松的事情。这样可以早早入睡,第二天自然而然的早醒,学习、运动、锻炼技能。
我的实践
十一期间,我并未离开深圳,而是在房间里不断扔东西。
我打算把房间里的桌子极简到如同商场店铺陈列:物品唯一、物物之间有一定距离、顺手;把全部物品极简到即使搬家、换一座城市、换一个国家也可以轻松应对的程度。
由易到难,
找出过期、损坏的;
找出不喜欢、不合适的;
找出一年及以上都没有用过的;
找出卖不出去的;
找出送不出去的;
找出给不会再第二次购入的。
扔衣服、鞋子,空出来了一个收纳冬衣的箱子;
扔涂不匀的指甲油、用起来不舒服的手膜脚膜、没有效果的精油、blingbling掉粉的收纳包、劣质掉色的首饰;
没有用的本子、笔、明信片、纪念品;
因为扔了很多东西而多余出来的收纳盒;
不健康的食物;
纸抽遥控器收纳、卷纸收纳,只会越发制约我的选择。
凡是无法让我自由、选择、创造的东西,都需要消失。
另外,我将每天都要使用的化妆护肤收纳、书架都收拾成了“清透”的感觉。我曾一度在化妆收纳上手忙脚乱、书桌上的架子繁杂的东西让我喘不过气。而现在也有了改善:
至于睡觉时间,早睡是不可能的。但是每天睡眠都很好,6个小时就醒了。
早饭一顿没落。每天只做好了一件事,看看表才11点。突然意识到畅销书作家认为每天工作4小时,其实是合理的。
如何早睡
晚上不吃过量的食物、适度饮酒。
设定回家时间。
适度运动。
使用暖调灯光。
泡澡、泡脚。
减少屏幕使用。
睡前看书。
就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