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浒里的吃喝41:武松爱招安

2022-07-04 15:46 作者: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 我要投稿


《水浒传》的前半部分主题是“造反”,不同的好汉经历不同的人生,从不同的阶层共同走向梁山。而后半部分则是“招安”,梁山老大宋江是主张招安最积极也是最卖力的人。

但梁山上最早提出要“招安”的人却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武松被一只大黄狗给撵进了河沟里,正在百般挣扎出不来的时候,刚才被他打过的大汉带着一群人赶到,他们毫不客气地将落汤鸡似的武松绑走,带到一座垂柳乔松围绕的大宅院。

他们将武松绑在一棵大柳树上,用藤条狠狠鞭打。刚打了三五下,那大汉的师父走出来,他走近一看,不觉失声叫道:这不是我兄弟武二郎吗?

原来这人正是当初武松在柴进庄上结拜的大哥宋江,这里是孔家庄,被武松暴打的大汉是弟弟孔亮,他和哥哥孔明拜了宋江做师父。宋江离开柴进庄子后,便一直住在这里。


原来大家都是熟人,孔家兄弟自然放下了武松,武松与宋哥哥秉烛夜话,讲述自己这一年的人生经历与命运传奇。谈起今后的打算,武松告诉宋江,他拿了菜园子张青的推荐信,准备去二龙山宝珠寺投奔鲁智深入伙。宋江说自己想要去清风寨看小李广花荣,邀请武松同去。

武松摇头说,我已经犯下了重罪,又做了头陀行者,实在不方便连累了哥哥和花荣。

“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这是水浒开篇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到“招安”,所以武松才是“招安”的首倡者,在他还没有上梁山,就开始琢磨要招安了。

原本武松是很想在体制内做一番事业的,无奈造化弄人,在他成了“武都头”不久,就遭遇家破人亡,随即又被充军发配、受欺骗被陷害,最终不得不改装头陀亡命江湖。一时间,他失去了人生目标和方向,破灭了亲情爱情的信念,内心混乱,行止失常,以至于在蜈蚣岭、在孔家庄胡乱杀人打人,竟被一只狗追到水沟里,狼狈不堪……


但意外重逢宋江后,他又感受到友情的滋养,苍凉迷茫的内心得到温情抚慰。那一瞬间,他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暂时栖身二龙山,等待机会招安,重返主流社会,再与最敬爱的哥哥宋江在一起。

听到武松的想法,宋江立刻大加赞同:“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

武松的想法也启发了宋江,让他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如果将来,自己也不得不造反,还可以走这样一条曲折向前的招安之路。

二人又在孔家庄住了十几日,便一起告别同行。他们在瑞龙镇吃完了最后一顿饭,临别前,宋江再一次殷殷叮嘱:

“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秋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蹿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得做大官。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


宋江以“招安”为主题,详细替武松描摹了未来的发展。他要他少喝酒,一喝酒就容易失去理智;他要他一定要说服鲁智深杨志招安,回归主流社会;他要他招安后去边疆打仗立功,将来才可以做大官、博得个青史留名,我们日后才能再相见。

这是宋江对武松人生的设计,也是他后来对梁山起义军的规划。宋江还没有成为领袖,但他“招安”的目标、策略以及路径,已经在武松的启发下清晰确立了。

武松听了认真点头,二人依依惜别,就此分手。

此时一心向往招安的武松完全不知道,有朝一日,当他最敬重的宋江哥哥提出要招安时,他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岁月广袤丰饶,世事白云苍狗,谁的人生不奇幻?谁的想法能始终如一不改变?

武松投奔二龙山了,他要很久以后才能再出场,我们且看宋江……

 


水浒里的吃喝41:武松爱招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