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废水的特点及处理工艺
现在,制药企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污水在处理。一般情况下,制药生产的废水量是比较大的,通常是在规划的时候建设相匹配的污水处理站。不同种类的制药产品,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是有较大差异的。从本质上来说,制药废水的特点无非是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害作用大、可生化能力差、间歇性排放等。对于生产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要有准确的检测和声明,如果对水质情况不明确,就无法清楚的设计出合理的处理工艺。

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分为预处理、生化降解、深度净化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非常注重水质处理目标。因此,在进行预处理的阶段,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妨以化学合成药生产废水为例子,制药合成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一般的处理工艺是很难氧化的,需要采用铁碳-芬顿等方法破碎大分子的物质结构,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之后采用厌氧和好氧降低COD就容易多了。不过,铁碳-芬顿的使用是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化学试剂在反应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和反应的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变得非常敏感。如果对水量和水质计算有偏差,投放的Fe2+和H2O2的比例就不对,就容易出现效率降低或二次污染的风险。

制药废水的工艺看起来简单,在设计过程中会因为参数的不同采取对应的方法。比如预处理的混凝沉淀、气浮等。厌氧处理阶段的升流式活性污泥床(UASB)、IC内循环反应器、水解酸化、折流板厌氧反应器等。好氧阶段的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氧化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深井曝气池等。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并不说设备越精良越昂贵越好。相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如何控制好处理参数,更有效的降低成本,才是未来环保发展的趋势。每种方法并不是固定的,比如混凝沉淀法,并不是只属于预处理阶段,它也可以,而且经常用在生化和后期的处理阶段。厌氧反应器也并非只属于生化阶段,IC内循环反应器也可以用在制药废水的预处理阶段。

切实做好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每一个步骤,成功的希望就非常大。前期的处理效果直接决定了后期的成本,因此,前端的预处理看起来是简单的,其实要想真的做好,还是需要下大功夫的。明显的问题都会及时解决,不明白的地方也无法继续进行。看见制药废水从调节池流入沉淀池,从沉淀池进入管道传输到厌氧反应器,每个地方都做到位了,水质自然会达标的。但是,现实工程中谁都不能这样保证。对废水的处理工艺,是不能停留在理论上的,实际的情况是更复杂的、多变的。工业废水处理,大多数是考察的是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可靠的设备质量、优秀的服务及临时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