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五十六)---海外来朝

2020-04-14 21:16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吴越海外贸易对象还主要是东北的契丹,朝鲜半岛,路径主要还是北上,应当主要考虑方便朝贡,鲜少南下。


契丹盘踞东北,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国,遂成北方一霸。契丹兵势之盛唯有河东李存瑁可以相持一二。


贞明元年(917),钱王派遣腾彦休为使者,乘海船跨海越洋来到契丹国,向耶律阿保机进献礼物,希望能够和契丹缔结友好关系、保持长期友好关系。据《辽史》和《册府元龟》记载,吴越应当是南方诸国中最早与契丹政府接触的。


出使契丹和该国建立友好邦交才只是第一步,钱王随后便开始派遣官方或民间的商船频繁来到契丹做生意,契丹地广人稀、物产缺乏。南方出产的诸多商品在北地很受欢迎,贸易带来的利润很是可观。


北地除了契丹外,还有三千里江山的朝鲜半岛。此时的朝鲜半岛经历新罗短暂的统一之后再次陷入分裂状态。原新罗的部将弓裔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泰封国,后被下属王建夺取政权,改名为高句丽,尚州土豪甄萱则在原百济国的地盘又重新建立了百济国,史称后百济。于是三韩之地再次陷入三国争霸的年代。


早在光化三年(900)后百济的建立者,甄萱就遣使来到杭州,钱王把后百济的请求送达长安。朝廷给甄萱加官检校太保。之后这条航线被高句丽发觉,九年后的开平三年(909),在光州盐海县(今韩国境内)截获甄萱派遣前往吴越国的船只。




后百济前来朝贡也是事出有因。中原王朝主要精力还是陆上争霸,海路不靖,水师废弛。朝鲜半岛三国之中,高句丽最强和原来的宗主国新罗一直保持较好的外交关系。而后百济是藩镇豪强自立,一直被另外两国夹攻,处境不妙。想要有所突破,必然需要凭借外力,而海上实力东北亚首屈一指的吴越自然是最佳之选。


后来甄萱攻破新罗首都汉城,导致高句丽和新罗共击后百济。甄萱求救于吴越,吴越出面调停。钱王给高句丽和后百济的文书均称为诏书,称甄萱为卿。不仅仅高句丽和后百济,新罗和辽东的渤海国都同时向吴越称臣,接受吴越册封。


吴越也大受海上贸易之惠,史称其“航海收入、岁贡百万”。但此时北面的吴国又有大动作,引发一系列事件,请看下期---隆演僭越。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四)

《吴越备史》(卷二)


                                                                                                                                                   

 

吴越纪事(五十六)---海外来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