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鬼畜的解二次方程法丨换种方法学初中数学

这个方法不适合考试!用了小心被老师打!
我们先来解一个简单的方程:
x²+2x+1=0
然后移项:
x²=-2x-1
两边同时除以x
x=-2-(1/x)
由这个等式,我们可以把x替换成x关于x的关系式:
x=-2-{1/[-2-(1/x)]}
这样可以无限代下去

好了,这时候我们切开一层来看看,这些就是x的近似数:
第一层:-2-1=-3
第二层:-2-(1/-3)≈-1.6667
第三层:-2-(1/-1.6667)=-1.4
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发现:x的近似值在不断增大,那最后会变成什么数呢
第七层:-1.1539
第十层:-1.1054
第n层:-1
当层数越大,越接近于答案,因此可以解出x=-1
这个方法可以称为“连分数法”,因为它运用了连分数的知识,每一层都是它的渐近分数的值
那么这个烦人的方法有什么用呢
一、玩
没错,数学本身就好玩。据我个人经验,无聊的时候,做一些复杂但是简单的计算是可以放松身心的。连分数你可以无限算下去,消遣时间的好方法。
二、手动开根号
连分数可以用来开根号的,比如我们假设x=√2,做一个等式,比如:x²-2=0,用连分数法,就可以算出√2的近似值,切的层数越多,越精准。。。。
错!

这是留给不喜欢仔细阅读文章的人的惊喜,
“x²-2=0,用连分数法,就可以算出√2的近似值”
你会发现,x一直在1和2之间徘徊,是求不出√2哒!
那怎么办?设x=√2+1,再写个方程:x²-2x-1=0
再用这个方法就行了,不过要注意一点:结果要-1,因为x不是√2。
为什么前一个会失败呢?原因很简单,如果方程没有一次项(-2x)的话,连分数中就会有一层出现1,一旦出现1,那值就会在1和某个数之间跳动。
————————————
这个解方程非常适合闲着没事干的人(比如我)
如果你和我一样闲着没事干的话,就请点个关注吧,或者投个硬币点个推荐,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