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Q娃全明星风云录(一):初回超长篇SP!(下)

2018-02-05 18:48 作者:动画魂-Anitama  | 我要投稿

作者:雪城刹那

封面:光之美少女15周年纪念

第五节 都是妖怪搞的鬼

野乃线的《彩虹战队罗宾》在一九六七年春不温不火结束后,缺乏积极性的东映没有拿出下一作的提案。日本教育电视台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引进海外动画片来放,交替换了几个就这么混了一年。新作不是不想做,是一个劲纠结。小屋子里一直纠结,屏幕上就得一直拿洋人的卡通片耗着占坑。有过立案也还是各种否决了,不是信心十足能一炮打响的企划,就不能轻易出手。

最终日本教育电视台决定,果然还是靠东映爸爸吧。渡边亮德说容易啊,不是有那个一九六六年暑假档已经上过电影的《改造人〇〇九》吗,然后一九六七年春假档还出了第二作。这回以电视动画的形式上,原作已经连载四年,电影诞生以来两年,是有人气基础的了,比较保险。于是石森章太郎的代表作第一次被搬上了电视,一九六八年春期起放送半年。

电影版的制片人簱野义文和演出芹川有吾全部续投,日本教育电视台方面那不用说,还是宫崎慎一制片人上了。脚本以伊上胜和辻真先两名为主,另外这是冈崎稔在东映动画第一次参加演出阵容的作品。这回确实比《罗宾》反响要好,成为最高收视率超过二十个百分点的大人气节目,次回作也决定东映制作。

至于下一个上什么,这时的人气潮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前两年日本全国儿童间流行的,是《奥特Q》以来爆发式引燃的“怪兽风潮”。所以之前《〇〇九》第二部的电影,也跟风加上了副标题《怪兽战争》。于是怪兽的价值被疯狂压榨狂轰滥炸,风潮该到过气的时候了,“怪兽风潮”之前也有持续了两年多的“忍者风潮”。

“怪兽风潮”沉静下来之后,下一个到来的是“妖怪风潮”。由流行怪兽登场转变为流行妖怪等各种怪物登场,特别是要伴随怪异、怪奇、些许恐怖的气氛,所以东京放送电视台在《奥特赛文》之后接档的也是《怪奇大作战》。

引燃这个“妖怪风潮”的,是东映动画制作的《咯咯咯的鬼太郎》。一九六八年一月起开播,正月刚刚迎来五十周年,在正月旺季最新的《电影妖怪手表》中也来了一把乱入。但是《鬼太郎》的种子却是早在“怪兽风潮”期间,以怪兽类节目的形式埋下了。

《鬼太郎》早在一九六五年已经开始常规连载了,也是在讲谈社的《周刊少年杂志》的漫画,所以原作者水木茂的伯乐也是那个主编内田胜。内田认为水木是一匹骏马,然而让水木开始连载的《墓场的鬼太郎》实在是人气低。不过也不只一人觉得水木是人才,另一个是手塚治虫。本来内田起用水木就是因为手塚离开这里去了对手小学馆的《周刊少年日曜日》,而手塚读了《鬼太郎》后惊异得在家里从楼梯上摔下来了。还有另一个是渡边,内田为了提高《鬼太郎》的人气而考虑搬上电视试试,那就当然是去找老朋友渡边了。

渡边读了《鬼太郎》也来劲,与内田两人一起去拜访水木的家。那时水木就正坐在桌前作画,渡边站在旁边开始直统统嘴炮。我是东映的渡边亮德,双赢主义者,亮德者两得也,两方皆得则为两得。先生,东映想把《墓场的鬼太郎》搬进电影院,也想搬上电视。只要先生说声可以,电影的话资金无需在意,立马就能出。电视节目的话不能立刻出,需要花些时间。不过电视节目可以连续播出很多集,每月会安定支付费用,先生可选自己更中意的。

在遇上伯乐之前,水木这匹骏马的生活一直是很贫困的,所以他选择了可以获得长期饭票的电视节目。为什么说选电视不能立刻出呢,渡边老油条很清楚,问题出在这标题。墓场是什么?赞助商全吓跑了。但是渡边仍然对日本教育电视台的担当者这么说:水木茂的妖怪漫画风潮要来了,现在趁早上车对你有好处哦。可是人家就是不敢上车,苦斗的渡边拿出了下一策。

先把《鬼太郎》之后才在讲谈社连载的,水木的另一作品《恶魔君》拍成电视剧,一九六六年十月起在日本教育电视台放送了半年。制片人由渡边部下的平山亨和坪井久智两名担任,日本教育电视台那边当然宫崎慎一。脚本方面平山起用伊上胜,坪井起用高久进。导向监督起用战前在黑泽明的剧组任过监督助手的小林恒夫,然后起用了四个当时的新人。竹本弘一、折田至、山田稔、田口胜彦,这四人是后年的东映超级英雄监督四天王。

所以《恶魔君》是对东映超级英雄的黎明期影响很重要的作品,平山和伊上也是初次在东映担任这些职务。演出手法上,替身演员穿上人偶服来扮演怪物,这种后来成为基本的手法,在东映电视剧第一次使用也是《恶魔君》,特殊摄影技师当然是矢岛信男。

《恶魔君》取得人气后,渡边确信了《鬼太郎》的潜力。这回目标是富士电视台,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理由是人脉。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七年,东映接连有两个电视剧初次登上了富士电视台。一个就是《赤影》,更早的是每集一小时的时代剧《钱形平次》。主演是大川桥蔵,自古以来东映在老本行电影方面最得意的领域就是时代剧,大川则是东映专属的时代剧电影大腕。所以该剧是当时国民皆知的时代剧影星大川,初次登上电视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渡边说服了当时东映京都摄影所的所长冈田茂,才得以实现的,于是渡边已经跟当时富士电视台编成企划部的副部长武田信敬建立起了信赖关系。

第二个理由是《鬼太郎》决定做成动画。电视剧进了富士电视台,就剩动画了。本来当然日本教育电视台是东映动画的专场,而电视动画的先驱是富士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的动画类节目,又自《阿童木》以来是手塚的虫制片厂的专场,要打破这个状况。

渡边又去找武田喝酒了,内田这边为宣传工作也没闲着。国王唱片是讲谈社旗下的唱片公司,直到现在也是,不过当时还是全资子公司。正好国王唱片当时的文艺部教养课长长田晓二来找内田,问你这儿有木有哪个漫画能出主题歌的,内田马上想到了《鬼太郎》。水木很快就把《鬼太郎》的歌词作了出来,歌词中高频率使用了拟声词。咯~咯~咯咯咯的咯♪

渡边不顺利,武田这回没上车。还是老问题,墓场是什么,用来吓赞助商的吗。但是内田给渡边听了新出的漫画主题歌,渡边立马眼睛发亮,真的变成亮德了。好,这回有戏了!渡边拉着白川大作一起,还带着唱片去见武田。中途省略。武田:有意思,杰作啊,请务必在我们台播,无论如何(握手)。

标题出问题的对应策,就是反过来要原作改标题!就这么简单,这是《莎莉》提供的历史经验。于是《墓场的鬼太郎》变成《咯咯咯的鬼太郎》,成为东映动画与富士电视台的初次合作。连续放送了五个季度,最高收视率22.1%,在日本卷起“妖怪风潮”。第一期的《鬼太郎》结束后半年,富士电视台在这个时段开始播出《海螺小姐》,就是星期日晚上的六点半,一直播到今天时间没变。

制作阵容不多言,现在只说一个雪室俊一吧。主演声优是野泽雅子,其实野泽这才是第一次主演。野泽的声优人生中有三大长期节目的代表角色,第一个便是六十年代的鬼太郎。第二个是七十年代的《银河铁道九九九》的主角星野铁郎,第三个当然是八十年代的那个,三个都是东映动画和富士电视台的合作这一定纯属巧合。

最新的《电影妖怪手表》中登场的鬼太郎,是时隔四十五年野泽亲自来演。从声优梗的视角来看,这次出演的鬼太郎是孙悟饭,他的幼驯染女伴则是比迪丽太太。今年四月野泽虽然不是主演,而是鬼太郎的老爹,但野泽奶奶还是会带着Q娃版的鬼太郎在星期日早间登场的。

水木有三大代表作,《恶魔君》和《鬼太郎》,另一个则是《河童三平》。《〇〇九》之后的下一作,就决定上《河童三平》了。以《河童三平 妖怪大作战》为题,这回是大量采用两年前《恶魔君》阵容的电视剧。与前作《〇〇九》一样,也再次成为了最高收视率超过二十个百分点的大人气节目。

第六节 史上初!变身的魔法少女

看完野乃线看药师寺线,《魔法使莎莉》人气爆发后,给小女孩看的漫画也第一次受到瞩目了。但是日本教育电视台通过民间调查机关得出的结果是,市场性质终究是不同。小女孩比起小男孩不倾向于买了杂志去看,所以实际在看漫画的小女孩数量,比销量所示的参考值更多。

渡边亮德对白川大作说,既然现在《莎莉》火了,就更要多关注画少女漫画的漫画家,尤其要点是少女和魔法。风潮是要用来乘上的,而不是等到了顶点意味着要开始过气的时候,那就迟了。白川于是在一九六八年秋去拜访了一趟赤塚不二夫的事务所。

这时《阿松》已经播完了,赤塚因《阿松》的人气而已经确立了搞笑漫画代表作家的地位。然而白川的来访目的却是挖坟:《秘密的小亚子》让我们制作动画吧!赤塚一脸懵逼:啊啊?那个吗?不过连载已经结束快三年了吧,这么玩行么?

《小亚子》是与《莎莉》在同一杂志连载的,而且《莎莉》连载开始前一年就已经完结了。不过这对白川无所谓,要点只在于,现在好不好看。与看过美剧《太太是魔女》后发想出《莎莉》的横山光辉不同,赤塚连载《小亚子》比《太太是魔女》还早。

但是《太太是魔女》这个电视剧本身,原点则是四十年代的同名电影《太太是魔女》。这个电影五十年代才引进日本,赤塚没看片,只是在杂志见过介绍。那时赤塚就展开了一连串脑洞,魔女那也就是魔法使,小女孩天天做梦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并想要能够使之实现的东西,那就是魔法了。这样就很容易联想到镜子,因为小女孩天天对着镜子看。所谓化妆对于小女孩那就是变身,而且这是大人才能干的,小孩子对大人才能干的总有憧憬感。

小女孩用镜子变身的故事,怎么样!结果赤塚的提案被编辑部扔垃圾桶了:这都什么时代了还魔法,老土。赤塚说,不是老的还是新的问题,这不当下并没有魔法的漫画么,一九六二年。编辑终于说真心话了:要是出了没人气我可是要负责的你造不造!赤塚说没事,一回就结束也可以,总之让我画吧。

然后《秘密的小亚子》当时成了同杂志最高人气的漫画。编辑部:正式开始长期连载吧。赤塚:计划通。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46656e

连续放送了整整两年还加一个月的《莎莉》终于迎来最终回后,紧接着《小亚子》一九六九年一月起开播。最终回是剧情是必须隐瞒魔女身份的莎莉,为了救朋友而暴露了正体,然后不得不回到魔法之国去了。像《艾斯奥特曼》般的古典而又王道的儿童片剧情,啊,说反了。最终回后的新作预告,是莎莉和亚子的交接仪式,嗯就像数十年后在战队和Q娃看到的那样。

东映动画制片人原徹和横山贤二,日本教育电视台制片人宫崎慎一。然后脚本雪室俊一和辻真先为主,都是熟人,作曲也续投《莎莉》的小林亚星。注目的是冈崎稔和葛西治,本作是久等的正式演出家出道作。

亚子的魔法咒文还是雪室自己想的,因为这回雪室担任了初回的脚本。亚子可以变身成各种模样,月野兔玩cosplay最初就从这儿学的。变身时叫贴库玛库~玛雅空,变身解除时叫拉米帕斯~拉米帕斯~露露露露露。大友间超有名的咒文,不过大概已经不是大友了是老友了。

念魔法咒文时的声优太田淑子的声音印象深,《小亚子》后来被东映动画又重制了两次,太田的角色在平成版变成亚子的母亲,然后在世纪末变成老人的角色。再到八十岁的太田在《魔法使Q娃》中接下了传说女王的角色,这时离她离开声优业已经超过十年了,为此专门请回来。而莎莉的声优是……回不来了,能回来的只有平成版莎莉的声优山本百合子。所以莎莉反而比亚子要格下,角色是现任女王。

《莎莉》最初开拓的商品化路线也要继续,也就是卖玩具卖卖卖。问题就出来了,亚子用来变身的镜子,是个大镜台。关键的变身工具当然得是玩具的主力商品了,可大镜台可怎么商品化,那小女孩就要天天背个大镜台出门了。横山有主意,那就改成带镜子的小盒子嘛,可以随身携带,化妆盒那样的。跟赤塚说后,赤塚说可以,只要“珍视镜子的少女”这个要素不动就没问题。

横山说没问题,动画还追加几项。亚子在从镜子的精灵得到变身盒时被告诫了,魔法只能为他人而使用,决不能为自己的负面私欲随意擅自使用,为此会有亚子遭遇各种烦恼的具体剧情展开。知道亚子的秘密的只有她养的猫,顺便猫的名字也是雪室起的。亚子才小学五年级,平时只为帮助别人才使用魔法,实在很孤独时会变身成猫,因为这样才有交流对象。这么下去就快和某某些超级英雄片的氛围差不多了,赤塚对此表示满足得不得了。

《小亚子》最高收视率获得了《莎莉》以上的27.8%,与《莎莉》共同成为两大始祖。莎莉是本来就从常识外的地方来,使用超能力于是称为魔法,奥特曼型的,满足了观众的旁观者立场想看神奇有趣的事物的愿望。亚子是普通人间的女孩,后天获得超能力魔法,假面骑士型的,满足了普通人的立场自我代入自己变身的愿望。以后所有的幼女片,万变不离其宗,再继续演化到今天也都出不了两类的分支。

有了《小亚子》让东映动画跟赤塚正式搭上线,野乃线的《河童三平 妖怪大作战》后的次作也决定动画化赤塚原作的漫画。赤塚的得意领域果然还是在搞笑漫画,《阿松》后的下一作连载的是《猛烈阿太郎》。

日本的大型石化公司丸善石油,当时找演员小川罗莎演了个电视广告,据说是“健康的色情”。小川的裙子被吹起露出纯白色胖次,然后小川来一句:噢!猛烈~这广告风靡一时,小朋友都跟着学坏了。现在都能在各种影视中有所表现的,仿佛掀裙子恶作剧都成日本小孩的一种文化了,其实大体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赤塚看了广告觉得,唔呣这语感好像不错嘛,新作标题就诞生了。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1d81df

渡边认为东映电视课应该走丰富多变的路线,所以赤塚的无厘头搞笑漫画为原作的起码要制作一个,那少不了。渡边一直有种理论,潮流是螺旋型的。就是一个潮流来了然后去了,新的潮流上来了,旧的潮流拐个弯它还会回来的。

这种事渡边干过一次又一次,什么东西感觉已经是老土了,上一个时代的遗物了,偏偏就又能给你搞红了。光追赶潮流是没用的,它来了你才追,然后你追着它已经要走了。要先见之明,眼光看到未来的潮流,引领潮流。这就是渡边的理论,不过《奥特船长》那次这螺旋周期真是太长了。

《猛烈阿太郎》就是东映因此诞生的新机轴,渡边的目标是让把《猛烈阿太郎》动画化这件事本身的效果同样猛烈。这是东映动画第一次制作无厘头搞笑漫画的动画,冷笑话动画。赤塚构思时脑子里都在想啥呢你来体会一下。比如近视的狗,比如有鼻炎的狗,比如狗和鳗鱼结婚,比如日本人失眠时喜欢数羊,那么羊失眠时数什么?

这样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〇年的约两年间,药师寺线和野乃线播的都是赤塚原作的动画。一边是横山贤二制片人一边是饭岛敬制片人,日本教育电视台嘛还是就宫崎一个,脚本阵和演出阵也都两头跑。《阿太郎》取得最高收视率25.9%的大人气,进入平成时代也同样被东映动画重制。那时系列导演是佐藤顺一,而脚本依然是雪室俊一。

第七节 东映,二度目的败北,三度目的挑战

再来看黑露露线,《奥特船长》的企划两年后。

《奥特赛文》战了一年,怪兽风潮已过,然后东京放送电视台想追妖怪风潮。但是继续让圆谷制片厂制作的《怪奇大作战》,科学的要素反而居主要了。这回是正因为太科学了,所以反而不行,不妖怪。

要说东京放送电视台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最高收视率25.1%,无疑在哪里都算是高收视率。但是东京放送电视台和武田药品工业,已经被奥特系列惯坏了,连平均收视率都要追求25%,否则就总觉得好像还不够。这时的他们不知道,《奥特赛文》就已经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后一个了,然后他们终其一世也再没见过这样“达标”的节目。

《怪奇大作战》后,东京放送电视台又来找东映。这回不但想继续追妖怪风潮,而且想跟怪兽风潮更之前的忍者风潮结合起来。因为更之前的忍者风潮,本来也是起源于这个节目档的《隐密剑士》。

东京放送电视台方面的制片人是《赛文》和《怪奇大作战》的桥本洋二。于是音乐是《赛文》的冬木透,主演是《怪奇大作战》也有过出场的佐佐木功。就是歌手身份才更出名的那个佐佐木功。

东映方面的制片人与《奥特船长》同样是平山亨,平山流畅地作出企划书《谜之铁假面》。结果因为跟妖怪风潮不搭边,果断被桥本踢了。但是既然由平山任制片人,脚本也就不意外地让伊上胜来了。这也正中东京放送电视台的目的,因为伊上本来就是《隐密剑士》的脚本家,于是新作决定为动作片时代剧《妖术武艺帐》。

《隐密剑士》当初是连续放送了两年半的超人气节目,最高收视率38.4%,这回东京放送电视台对《妖术武艺帐》也是信心满满,不战个一两年停不下来的架势。然而这回是追风的东京放送电视台吃瘪了。初回还能接上《怪奇大作战》有超过二十个百分点的高收视率,然后立刻就开始跳水,最后连才一个季度的平均值也被拉到十五个百分点以下。这时已经是一九六九年春天了,他们没有读到,连一九六八年卷起的妖怪风潮都在过气了。而新的风潮又已经卷起,市场从来都是变幻莫测的。

新卷起的风潮是体根风潮,体育根性风潮。根性,大体意思就是毅力、意志、精神,这类作品一般符合三个特征。

第一是讲跟某种体育竞技有关的故事。不过这也是早期领域成形时的事了,至今早已扩展到不一定是体育,有竞争要素的剧情都行。甚至文化系也是,像《偶像活动》和《少女与战车》也都是明言过有体根要素的作品,《食戟之灵》《吹响吧!上低音号》没一个不是。

第二是先败后胜的王道展开。主角经过失败,然后通过努力和训练,技能和精神方面都获得成长,最后反转取胜对手,即使套路也能不腻不倦的王道展开。

第三是精神论的存在感很大。简单粗暴地说比如,打不赢了的时候,精神上一高昂或愤怒,就打赢了。过于理论和科学的剧情说明不需要,反正看片变成阅读说明文观众就会早就跑了,就像我现在写文一样。精神上的激励才是剧情展开的重要推动器,这是扩散程度最大的一条,早已超脱于体根类之外,在虚拟作品中几乎无处不在了。

《周刊少年跳跳》在八九十年代达到巅峰期的友情、努力、胜利的原则,就是六十年代末成形的体根类作品的完全体进化。六十年代末体根风潮兴起的源头,是梶原一骑原作的多个少年漫画,以《巨人之星》为代表。

《巨人之星》是棒球漫画,同样在讲谈社的《周刊少年杂志》连载,但是东映却居然没能将影像化的权利拿到手。《巨人之星》这个名字加上棒球,日本人的话常识大体都知道,那就是日本现在历史最悠久的棒球队读卖巨人军,存在感大到被漫画创作拿来用也毫不奇怪。

《巨人之星》有人气,自然有动画化的提案前来。包括与东映利益一致的日本教育电视台在内,当时东京的四大核心电视台,全部都有把《巨人之星》的动画化权拿下的意向。但是一个也没成功,最后成功的是读卖巨人军的本家。

读卖巨人军当然是读卖新闻旗下的球队,而读卖新闻旗下的电视台,那最亲的自然是关西的读卖电视台了。所以读卖电视台亲自担任《巨人之星》的制作局,一九六八年春开播。半年内收视率就冲破了二十个百分点,然后到一九六九年已是遍地风潮,冲破三十个百分点了,后来总共连续放送了三年半。

原作者梶原一骑并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漫画家,他只是漫画原作者,创作剧情后作画由别的漫画家担当。所以梶原原作的漫画相当高产,同时连载中的多。《巨人之星》没拿到手,渡边亮德下一个盯上的是同为梶原原作的《柔道一直线》,就正在这时发生了《妖术武艺帐》的滑铁卢事件。开播后仅仅一个月,桥本看着这无可救药的收视率走势,就直接向平山宣告了,这片只播一季度就砍掉。

这就麻烦了,一季度总共才三个月,开播后一个月宣告腰斩,那新作的准备期间仅有两个月。两个月内从完全零开始的状态,到可以用来播的新作成品起码得已经拍完三五集,这是要成改造人啊!平山执笔了新企划书《地狱来的逃亡者》,但是没有直接采用。

平山向渡边报告困境,渡边已经下决断了:用《柔道一直线》上,我去跟东京放送编成部的濑口城一郎说。东京放送电视台这边是好解决的,接下来只要获得影像化权就行了。所以桥本只问一句,原作者梶原一骑那边,没问题吗?渡边说,大丈夫,其实他跟梶原还完全是陌生人。

回去马上就跟老朋友内田胜主编打电话:把我引荐给梶原一骑认识吧。内田说,那是当然,我跟渡边桑的交情嘛。但是你要注意了,梶原这个人很难搞的,你不慎重点,原作的许诺根本不可能拿到。渡边从内田口中得知了,梶原注定是个难攻不落的人,所以总之不见面认识什么都无从谈起,但是在那之前还有难题在等着渡边。

虽然《巨人之星》是在内田这边连载的,《柔道一直线》却不是,《柔道一直线》的出版社是少年画报社。并且《巨人之星》的制片厂是东京电影,后年读卖电视台与东京电影合作的还将有《鲁邦三世》。而这时的东京电影,继《巨人之星》后无疑也在目标动画化《柔道一直线》。东京电影不希望其他外人有跟梶原单独会面的机会,所以少年画报社也在防着有这种机会出现,那渡边就只能通过梶原的渠道。

渡边等来了好机会,内田说我们这儿有个宴会要召开,有梶原出席。于是渡边在毫无预约的情况下,就这样跟着内田偷渡进了会场。见到梶原的第一眼,渡边的印象是,长得像黑社会老大!身高一米九,体重九十公斤,体格如摔角手。因为梶原是有些个人经验的人,所以他才会创作出这些题材的漫画。

梶原见内田近前,眼神打招呼意思了一下,内田事不宜迟马上就开始介绍。梶原先生,这位是东映营业部电视课课长渡边桑。梶原当然察觉有来头,端倪着渡边:鄙人梶原,东映桑有何贵干?渡边也不废话:《柔道一直线》的原作权,请给我。梶原并不意外:这个已经给其他公司了,不行。但是渡边没有退路:先生,说不行,可是不行的哦。我这边连赞助商是武田药品都已经决定好了,先生说可以为止,我就站在这儿不动了。

这天晚上渡边又把梶原拉到银座去喝酒了,银座可是东映老巢。聊到投机处,梶原说,你这人不错。渡边清醒不忘主题:那原作给我。可梶原也没醉:笨蛋,是这么简单的事吗。

最后渡边只好先送梶原回家了,第二天联络濑口说明情况:果然原作权好像给东京电影了,半天就是不允诺。濑口只能警告渡边:亮德桑,这可不行啊。已经跟武田说好了由东映上了,如果不成那就是信用问题了。已经不仅是我们跟你们的问题,是与武田间的信用问题了,加油取得原作权吧。

于是渡边只能打持久战,继续拉梶原去银座喝酒。梶原终于承认输了,透露了一点内情,果然是东京电影已经在考虑动画化了。这里就是渡边的突破口,上次彻底败给东宝旗下的圆谷制片厂了,而这回却是东映能做到东京电影做不到的事。那就是非动画方式,如果拍成电视剧,那才能出魄力,渡边这么跟梶原打出了王牌。

梶原半信半疑,渡边说你看看美帝的苏帕曼怎么样。所以这回不是用动画,而是以实景摄影的电视剧上吧。东映的特殊摄影技术是很优秀的,先生我这么跟你说了吧,不答应可是你的损失。渡边说的是真的,确实这个时候,除了圆谷英二直系的精英东宝特殊技术课,全日本不可能有哪里掌握东映以上精湛的特殊摄影技术。最后梶原终于退了:明白了,我输给你了,拍吧。

监督用《恶魔君》的阵容上,还加上十年后《排球女将》的奥中惇夫。东京放送电视台用了之前奥特系列的佐佐木守和上原正三两名脚本家,东映这边出雪室俊一。其实佐佐木对柔道的知识根本就是零基础,爆肝补课了才写上脚本。

在这万分紧急的日程下,结果开播的第一周播出的不是第一集,只是个前夜祭。三年前,当《奥特曼》第一集的制作日程同样没能赶上原定的放送日时,东京放送电视台也用过同样的伎俩。

《柔道一直线》一九六九年晚春开播后,一季度内收视率回到了二十个百分点以上,半年后冲破三十个百分点了,最后播出了将近两年。这条线的故事,可以说像是现实版的体根类作品的王道展开了。果然即使虚构作品有精彩,还是历史具有不变的精彩,这是历史的魅力。

《柔道一直线》大人气后,梶原和渡边也建立了信赖关系。同时期,梶原的又另一原作漫画,受到了东映动画的企划室长有贺健的注目。有贺是接任白川大作的下一任,当年的《狼少年肯》的制片人,也是昭和时代东映动画的五大主要制片人之一。至此为止,五人已经全部登场了,东映动画战队企划连者:簱野义文、有贺健、饭岛敬、齐藤侑、横山贤二。

有贺去找梶原要这个作品的动画化的允诺,这回梶原很干脆地就答应了。该作同样是在讲谈社连载的漫画,所以有贺选择了已经在制作《巨人之星》的读卖电视台,一九六九年十月开播。新作的制片人由齐藤担当,歌曲当然老样子披马甲自作词。音乐担当则是《宇宙巡逻霍帕》的菊池俊辅,时隔四年半久违地回归动画界了。

新作也取得了最高收视率31.9%的超人气,并且成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商品化最爆卖的动画。本来在怪兽风潮和妖怪风潮过气时,因为关联商品也急剧失速的影响,大量企业因来不及应对产能产量过剩而倒下了。存活的企业都意识到虚拟角色商品化的庞大风险,因此整个行业也变得畏畏缩缩死气沉沉。但是这回的爆卖又挽救了这个危局,一转给角色生意提供了希望,并且为七十年代即将到来的虚拟角色全面商品化提供了榜样。

这个名作的片头: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98c18d

第八节 尾声:《惊讶的再开!二人是什么人!?》

最后再来看辉木线,《阿松》虽然获得人气,但也获得投诉了。因为家长们很不爽,内容“不健全”,连赞助商也受到牵连不能忍。《阿松》放送了一年又两个月后就结束,长也不长短也不短。每日放送电视台害怕了,次作务必走健全的路线。不过这样就又回到了老路,接下来两年间又出不来人气节目了。

最棘手的原因,其实是这个时段有强力的对手。每日放送电视台的大本营在关西地区,这里有一个行业竞争的老对手,朝日放送电视台。日本教育电视台虽然就是今天的朝日电视台,但是与朝日放送电视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电视台。对于这时的每日放送电视台来说,日本教育电视台是在关东地区与自己组成联网关系的同伴,而朝日放送电视台则是同在关西地区的对手。

朝日放送电视台在这个时段播着电视剧《部长刑事》,是长期保持收视率二十多个百分点的大人气节目,最高时能冲破三十个百分点。这就是为什么,在《阿松》开播之前,每日放送电视台和日本教育电视台曾经头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两方相互交替着担任节目的制作局,但是始终拿不出战胜对手的方案。

现在《阿松》没了,依然在头疼,尤其是每日放送电视台。因为制作局已经不再交替上,固定为每日放送电视台了。不只每日放送电视台,当时其他的对手,也把这个时段称为“魔之时间段”。

每日放送电视台终于拿出了起死回生的一策。当年东京放送电视台引进了美剧《太太是魔女》来播,并且大人气,但是并没法引进全部。因为这是在美帝本土也获得人气的电视剧,一季又一季地出了八年。所以第一策,那就引进后续的《太太是魔女》来播。一九六九年四月期起播出,这时与《阿松》同原作者的《秘密的小亚子》也已经火了。

可是美帝出片是一季一季出啊,不像日本的习惯机制是一直在连续播,怎么办。第二策,引进同制作方同电视台的另一作《可爱魔女姬妮》,交替着播。就算都播完了怎么办,第三策,那就自己制作国产的魔女电视剧。每日放送电视台担任制作局,找上了松竹。

这样就用魔女系列交替战了两年,但是对于效果,每日放送电视台的营业局长齐藤守庆感到不满,只有十个百分点。剩下的只有一策,齐藤去找东映了。每日放送电视台毕竟与日本教育电视台处在同一放送网,而与东映最亲的电视台是日本教育电视台。所以当年东映开始电视节目制作事业时,第二个与东映合作的就是每日放送电视台了。

找东映就是找渡边亮德,齐藤和渡边也已经不是生人了。“渡边桑,有什么好的企划吗,我在这个时段不管上什么节目都没用了啊。”齐藤会来决意找渡边,也是有自己的一种觉悟的。每日放送电视台内部当然还有对策案,比如《足球番长》这个企划。因为当时说起人气节目的类型,当然是体根风潮下的这类,所以诞生了体育竞技题材作品的企划。

但是齐藤觉得还不够,果然还是要什么新的东西,这样全力的攻势才有希望奏效。渡边大为同意:说得对,现在还来制作新的体根类节目也是没用的,体根风潮也已经快要过去了。那渡边又能做什么?在这里,震惊全日本的新的作品将要诞生了。

【次回预告】

东映营业部电视课的课长渡边亮德,从东映动画企划室的室长有贺健那里,得到了一份来自电视台的报告。这本来是只给电视台内部的成员看的调查报告,上面记载了对于当下的一个超人气节目,人气理由的分析。但是有贺相当于是作弊让渡边拿到手了,读完报告书的渡边,新作的企划发想就从这里开始。

【本回的ED】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7a9de9

【后记】

这个后记栏本来是预定当作问答栏目的,每回的后记对前一回的评论中的提问,能答的就答,第一回先就这样。如果是完全没有提问的时候,那后记栏目就要改为《后记五大赘言》来填坑了。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6ed6bf70d86ffd92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Q娃全明星风云录(一):初回超长篇SP!(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