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棒!少年》:你在年少时,有没有凛冽、却不自知地痛过?

2021-01-04 20:26 作者:句读说  | 我要投稿

在看之前,本以为这部片子是讲【棒球少年】的,像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足球小将》一样,热血、澎湃,有激昂的体育精神和专业的棒球知识,并且充满了孩子们为了自己人生或梦想的奋力拼搏。

看完之后,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本片的名字叫《棒!少年》而非“棒球少年”:因为这个故事,的的确确,讲的是少年——少年的沉郁、少年的叛逆、少年的眼泪、少年的胜负欲、少年的口是心非,以及,少年的棒球。

本就不了解棒球规则的我,看完这部片仍旧对棒球规则一头雾水,却记住了少年们对着场地鞠躬的身影,为队友欢呼加油的口号,他们赢球时候的兴奋雀跃,和输球时候的难过痛哭。

打动我的,是这些因棒球相聚的小少年,他们小小的人生里,那最浓烈、最赤诚的悲欢。


01

车子载着马虎,驶向北京郊区他即将要加入的棒球训练基地。车窗外的景色单调枯燥,玻璃上映着马虎的小圆脸,有些茫然无措的样子。

棒球基地藏在一个待拆迁的村子里,孩子们住在一栋大概属于违建的自建楼中。个子高矮不一的孩子们按部就班地进行专业训练、一起上学、排队打饭,晚上则早早关灯,免得让人发现楼里住了人。

对初来乍到的马虎来说,这一切都太陌生了,而陌生总是会让人心生恐惧,恐惧又使人变得敏感。于是本就性格乖张的马虎,理所当然成了基地的刺儿头,他用拳头证明自己:“打架从没怕过”。他要当“老大”,要别人听他的,要处处占上风,不服就打,打起来有不要命的架势,颇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

这样的孩子,确实太难相处了。

队友们不愿和他说话,不愿和他同屋睡觉,孙教练说在马虎很像小时候顽劣的自己,“我如果不打棒球,大概也会成为流氓”。

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马虎,却在不得不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因为怕黑,而把自己牢牢地绑在床上;他会委屈地流着泪说,自己就是条流浪狗;他在暮色中边走边唱: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让人心疼。


02

小双比马虎来到训练基地要早。离开家回北京之前,大伯会带他到坟上祭奠父亲,说说孩子的近况,小双则在一旁低着头,沉默地听着。

在棒球基地,小双更少说话了,不需要训练的时候,他常常独自呆着,自成角落。别人说话时,他会睁着大眼睛很认真地看着对方,即便没做错事,眼神里也总是有些怯怯的不安和忧郁。

他是棒球基地里最优秀的投手,其它位置也做得不错;他是个听话的学生,从不惹事生非;他是和马虎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极端,却也同样不那么合群。

如果说马虎情感的外在表达炽热灼人,那么小双的情感则是内敛伤己——小少年瘦弱的肩膀,背负着残破家庭里仅剩的所有的爱,他不想辜负亲人,所以只能用沉默,去接受、并承受所有命运。

输掉和美国孩子们的比赛时,重压之下的小双崩溃痛哭,对他来说:“机会只有一次”。此后,小双回到老家,和伯父哭闹,拒绝继续训练。教练们知道,小双的伯父得了癌症,他总想为伯父做些什么。

影片结尾时,小双绕着山坡上的大树走圈圈,最后把树枝别在上面。我不知道这个满怀心事的小少年,在进行这个独属于他的“仪式”时在想些什么。我只是在小双对山坡下的大伯笑着挥手时,忍不住地心疼难过。他喊着:“大伯,你不要不管我啊!”


03

很喜欢这部纪录片的色调和配乐。

  • 当镜头随着马虎第一次来到训练基地时,待拆迁的村子总给人一种视觉上灰茫茫的萧瑟感;

  • 冬天的空气都透着清冷,而努力训练的孩子们背后的阳光却柔和温暖;

  • 夜晚必须熄灯的宿舍里,镜头里的黑暗和孩子们一样小心翼翼,而打在小双身上的微弱光线显得孤单又无助;

  •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衣服、棒球场地的色彩始终鲜活;

  • 孩子们去南方的进行集训,以及到达“到处都是棒球场的美国”时,画面色调非常明快……

马虎爱唱歌,片中音乐的运用也非常干净利落,总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孩子们未宣之于口的情绪,并为情节烘托气氛。

镜头里的一切都刚刚好,就像是少年们,无论是快乐或痛苦,都浓烈而赤诚,没有一丝多余的世故。


04

其实本着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爱护,本不想写很多字来分析片中的他们,但是由于本片排片过低、宣传过少、关注度过低,所以特别想尽一点力推荐一下,写写我认为这部片子值得看的原因。

想对和我一样,以前没在电影院看过纪录片的观众们说:

1、不要期待普通电影的画面质感和服化道,但可以期待最真实的生活化场景;

2、不要期待匠气明显的人物设计、戏剧化的故事情节,但可以期待最真实的人类反应;

3、不要期待“台词”清晰明了,但可以期待大白话背后隐藏的余味无穷;

4、无论大人、孩子,这部片子非常非常值得看。


微博@re若小山 

豆瓣@若小山 

微信公众号@句读说



《棒!少年》:你在年少时,有没有凛冽、却不自知地痛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