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还不如孔乙己(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自嘲系列

2023-03-22 19:57 作者:糖明凰  | 我要投稿

第一、文化水平高,当时1909年清朝学部统计当时在校学生、私塾学生及原科举教育下的学生约300万人,当时全国有4亿人口。“孔乙己”占比为0.75%。而当时202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是1076万占总人数的0.76%,至于2022年之前的已经获得学位并且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而清朝统计的识字率是不超过500字的读写能力,因为在这个数量下就可以做好记账、记事。但是孔乙己是熟读了四书五经,参与科举,所以她的文化水平时比较高的,尤其在从事本职的文字性工作上,即使出现不道德行为,偷了举人家的书,但是还是会被聘去抄书,这个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是相当高的。然而大学生不一样的,大学毕业生人口增长量是远远高于市场需求量。在就业市场上的一个岗位往往会收到几百份几千份专业对口大学生简历,大学生的可替代性极高。

第二、职业发展好,孔乙己是在举人家里面抄书。举人按照当时制度属于县官的预备役,也就是说孔乙己是在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这个人物的一个文秘性质工作,即使孔不去抄书依旧可以做教书先生,日常兼写书信,小说,话本,教人看书识字也有束脩,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养家糊口都是比较优渥的。而大学生而言,双减政策以后没有教资非师范专业是不允许做教师,如果把工厂打螺丝或者去洗碗工这两份工作的职业前景与十六七年读书生涯花费的时间成本是相对离谱的。同时孔乙己在抄书教书的同时依旧会从事原本的文字工作,意味着其依旧在对自身的科举能力进行积累,职业能力会进行加强。但是洗碗工等一系列体力劳动相对而言与大学生的大学期间的习得技能,以及毕业后的职业规划职业预期是不相符的。至于精进更不可能。

第三、孔乙己本人属于一个比较认真的人,他会认认真真对伙计讲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买酒是会仔细摆出四枚大钱,偶尔有赊欠但是从来不赖账。这种仔细的生活态度对于科研还是文书工作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对于当下的大学生,存在“论文靠买、六十分万岁”这种治学态度。谁的发展高度更高和更契合当下社会需要不言而喻的。孔乙己本身也一直从事着文字相关的工作,即使偷书只是说明了他对爱书这个事情的处理不恰当,其本身并没有对酒馆赖账,说明他本身的道德品质并是不低劣。一个沉迷于自己专业事情上的人,恰好证明了他的追梦我们坚定。

总结:我们比孔乙己来说面对六便士比孔乙己更卷,面对月亮又总显得犹豫。

以上是UP的分析,首先对我来说,目的仅仅是锻炼表达能力,而不是来证明谁对谁错,我认为语言一出口就被限定,但是依旧会被我们之后的行为所修订。而事情总是在发展的,所以语言以及语言的态度和表达的意思也是在发展。首先就当时的环境来看孔乙己属于一个社会地位高的人,掌握了不可替代性的技术优势,但同时要拿另一个情况来比较就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在文化水平上现在的识字率,网民占比到物质财富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肉吃,这是一个社会整体水平的上升导致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同时纵向对比一下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英美日德,印度缅甸老挝。那再纵向对比一下历史各个时期,目前我国整体社会资源会提供出孔乙己这种学术水平的人,就像爸爸妈妈一辈在工厂打工,而我们这一辈在格子间打工,但是那时候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与现在天壤之别。第二、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永远需要同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我们受到社会的携裹向前奔走,我们组成这个时代来携裹着别人。前几天同样在B站有一位比较开朗的UP主分享了他们的求职经历,985毕业五年存款500,硕士毕业上一份工作是火锅店打工。我们以为自己的一生会读书毕业找工作恋爱结婚生小孩慢慢变老,但是我们有没有记得无数高三焦躁的夏夜,高考完的解脱,牵手时的心悸,养小孩生活压力太大焦虑难眠。孔乙已的长衫也解决不了以上问题,博硕依旧会面对毕业,论文的抓耳挠腮,这个是面对困难的客观现象。认真的态度当前这个社会来说认真是一份很可贵的品质,快餐文化之后静下来思考以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是必然的。《孔乙己》《骆驼祥子》这个文字本身就是在讽刺一个束缚住人、看不到希望的社会,而当下依旧存在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本来就在摸着石头过河来解决,我们其实与国家一样都在面对着未来的未知,而国家本身也一直把资源在向认真务实的人倾斜,义务教育政策还有本科生的优秀奖学金,还有很多社会上的技能竞赛等等,只能说未来是需要一起想办法解决和面对。至于孔乙己的长衫这句话,迷茫情绪的宣泄,至于官媒,这种爹味太重的发言更是挑起这种情绪,宣传工作脱离了实际,既没有同理心,又不能摆事实,一昧推卸,埋怨。丧失了人民立场的一篇文章

我们还不如孔乙己(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自嘲系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