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家“借尸还魂”,二度出发仍前景难料
这家淡出人们视线半年之久的车企,如今更名换姓再度在业内出现。
7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2批)》名单,其中在“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大乘汽车”)”赫然在列,申报车型为名称为“大乘V07”。

值得注意的是,大乘V70外观造型与此前“自游家NV”如出一辙,因此不排除大乘汽车生产资质恢复、为 NIUTRON(牛创新能源)代工业务重启的可能。不过,相比自游家NV,新车在尺寸上进行了微调,长宽高分别为4915/1962/1755mm,轴距为 2910mm。作为对比,自游家NV的长宽高分别为 4915/1950/1750m,轴距 2900mm。相较来看,新车尺寸略大于自游家NV。
此外,新车的LOGO和相关标识也由此前的“NIUTRON”变成了“DOCAN”,车型名称为“DOCAN V07”,这意味着该车实则为自游家NV的换标车型。

换标后让这家淡出人们视线半年之久的车企再度出现在业内。公开资料显示,自游家(英文名“NIUTRON”)品牌由小牛电动车创始人李一男创立。实际上,这也是李一男的第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在李一男大学毕业后成立了有着“小华为”之称的“港湾网络”,随后该公司被华为以17亿元收购,此后李一男出任百度首席技术官(CTO)。2015年,李一男再次创业,成立小牛电动车,仅用三年时间小牛电动便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
因此,自游家作为李一男的第三次创业一经问世便受业内关注。2021年12月李一男正式宣布加入造车队列,创立了“自游家”品牌。该品牌成立后不久便获得包括了IDG资本、COATUE等机构的5亿美元融资,李一男更是放出豪言:“我造车没有一天差过钱”。
据了解,李一男秉持的造车技术路线是纯电动与增程式并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技术方案(纯电+增程),很可能是牛创方面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迅速上量,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有行业分析师认为,理想ONE的成功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李一男启发。

去年10月,自游家旗下首款车型自游家NV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SUV,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版型,其中纯电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为27.88万和31.88万元,增程版售价为28.88万元。按照彼时计划,自游家NV将于2022年12月起陆续交付。
不过到了12月等来的不是量产交付,而是“胎死腹中”。去年12月7日,大乘汽车发布公告表示,"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NV在短期内将无法交付,这意味着我们期待的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就即将结束。"究其根源,还是因为造车资质问题。
按照彼时计划,拥有新能源车生产资质大乘汽车充当自游家品牌的“代工厂”角色,后者欲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获得大乘汽车的金坛工厂和生产资质。不过,在大乘工厂重启之后,工信部对其生产资质的审核并未通过。

资料显示,大乘汽车的前身为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2018 年在"国企混改"的大背景下与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重组协议,公司更名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重组后大乘汽车曾因技术问题造成停工停产并且深陷资金链短缺的危机。不过,由于大乘汽车手握造车资质,李一男依旧选择与大乘汽车联合造车。然而,自 2020年开始大乘汽车金坛工厂因经营困难陷入停工停产的境地。
按照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准入的要求,对于停产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在重新审查中,如果不能达到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一旦生产资质被撤销,企业将无法申报产品。显然,自游家NV未能实现量产的根源便是大乘汽车并未通过工信部的审核。

如今,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2批)》名单中出现了大乘汽车的身影,这或意味着大乘汽车生产资质恢复,但并不代表自游家可以重生。尤其是在厮杀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即便是获得新生,但从造车资金、技术沉淀、品牌影响力等维度自游家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前景依旧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