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大屠夫”: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人生不应被贴上标签

2023-11-07 16:20 作者:bili_71263734288  | 我要投稿


陆步轩是西安市长安区人,1985年,他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大中文系,在那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考上北大的他可谓是凤毛麟角般的人物,父老乡亲们都说:“陆家要出一个北京市的大官咯。”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时国家是可以包分配工作的,包分配工作的好处不用多说:第一,避免了自己找工作的奔波之苦;第二,分配的工作一般都是别人眼里的铁饭碗——公务员。但是包分配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没有关系、就很难有好工作。大学毕业之后,毕业的陆步轩被分配到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

但到了单位后,陆步轩并没有得到重视,这让身背北大学历的他很失落。于是,受到冷落的陆步轩决定离职,他坚信自己一身才华,离开单位后一定能混得更好。不过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走向社会后没多久,陆步轩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从单位出来后,陆步轩做过很多工作,做过工厂,做过工程,下地挖过金子,但这些工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陆步轩赚不到钱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此时的陆步轩已经到了生存的绝境了,找不到出路的他于是尝试去卖猪肉。2000年,陆步轩正式租门面卖起了猪肉。进入猪肉行业后,陆步轩仿佛在赚钱的门路上开窍了,肉店的生意非常好,一天能卖十几头猪。对于门店的营业额,他很满意,表示一天赚到的钱比在单位里一年赚到的还要多。

 


后来,大家发现这个不起眼的、戴着眼镜卖猪肉的男人竟然是北大毕业的,于是,这个话题在猪肉圈里炸开了锅。以至于之后有众多媒体来采访他,媒体们纷纷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他,没过多久,陆步轩便在全国出名了。

2008年,陆步轩在广州偶遇了同是北大校友同是卖猪肉的陈生,两人一番交流下来,发现彼此的理念非常契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起出资创办了屠夫学校。之后,两人又一起开了猪肉门店,如今他们壹号土猪的门店已经入驻全国30多个城市,年销售额达到20多个亿。而陆步轩的身价预估也达到了40个亿。

 


陆步轩早就认清就业环境的现状,所以毅然决然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尽管是卖猪肉也卖出了北大水平,2016年出版的《北大屠夫》更是把大学所学和卖猪肉所得相结合,读书的意义更加具象。卖猪肉和卖猪肉卖到上市,这中间的距离,应该就是读书且到北大去读书的意义。读书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能改变思维,陆步轩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让自己在北大读书的意义一步一步具象。

 


“北大屠夫”: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人生不应被贴上标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