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善良的纨绔为什么会误入歧途?

以下文案出于种种原因(其实就是抖音没人爱看),最终没有制作成视频(吃力不讨好),但如果不补充,林平之这期节目就太泛泛而谈了,鉴于B站的小伙伴喜欢偏深度一些的内容,所以补充一期专栏在此。
我在搜集林平之有关的资料时,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
导致其误入歧途的,究竟是他的性格还是受环境所迫?
原著第二回《聆秘》对林平之的性格和为人有多方面的展示:镖局被灭,父母被抓,他一路尾随,中间饥饿难耐,想要摘几颗龙眼吃:
走到树下,伸手便要去折,随即心想:
“这些龙眼是有主之物,不告而取,便是作贼。林家三代干的是保护身家财产的行当,一直和绿林盗贼作对,我怎么能作盗贼勾当?倘若给人见到,当着我爹爹之面骂我一声小贼,教我爹爹如何做人?福威镖局的招牌从此再也立不起来了。”
他幼禀庭训,知道大盗都由小贼变来,而小贼最初窃物,往往也不过一瓜一果之微,由小而多,终于积重难返,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
后来他实在饿得不行,找了一户农家乞食,结果被农妇百般羞辱:
那农妇骂得兴起,提起扫帚向林平之脸上拍来。林平之大怒,斜身一闪,举掌便欲向她击去,陡然动念:“我求食不遂,却去殴打这乡下蠢妇,岂不笑话?”
再后来好不容易有了杀青城派弟子的机会,临动手前,心下又想:
“我此刻偷偷摸摸的杀此二人,岂是英雄好汉的行径?他日我练成了家传武功,再来诛灭青城群贼,方是大丈夫所为。”
另一方面,他身上依然有着富家公子的小毛病:
自离福州城以来,直至此刻,胸怀方得一畅。眼见前面道旁有家小面店,当下进店去买碗面吃,他仍不敢多有耽搁,吃完面后,立即伸手到包裹中去取银两会钞,摸到一小锭银子付帐。店家将店中所有铜钱拿出来做找头,兀自不足。林平之一路上低声下气,受人欺辱,这时候当即将手一摆,大声道,“都收下罢,不用找了!”终于回复了大少爷、少镖头的豪阔气概。
由此可见,林平之品行上非但没有污点,甚至可以说是人品上佳,即便有些纨绔子弟的习气,但远远称不上坏,更谈不上能诱导他走上邪路。
这个人物最大的悲剧在于:林平之误入了一个完全不适合他这种人的圈子,那一套在正常社会里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在《笑傲江湖》弱肉强食的武林中毫无用处。
你跟敌人讲礼义廉耻,敌人回头一剑就能把你宰掉。他的光明磊落,行侠仗义和勤学苦练迟迟换不来自身实力的增长,冷酷的现实又狠狠敲碎了他从小树立的三观:在这个江湖中,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立足的根本。尤其是当他发现,自己一向视若神明的岳不群是个伪君子,早就布局盯上他家的“家传绝学”之后,林平之对于正义和善良的最后一丝坚守也彻底崩塌了。接着《辟邪剑谱》这个犹如《指环王》中的至尊魔戒一般,能引发人性贪欲的魔物就出现了。它给了走投无路的林平之绝处逢生的希望。自宫仅仅是个象征,林平之真正失去的,是他以往所坚持的一切。
《笑傲江湖》的世界是极端险恶的,它能把人逼成鬼,名门正派个个心怀鬼胎,就连少林武当这两个武林泰斗,也被不少读者怀疑是老谋深算的代表。哪怕是主角光环拉满的令狐冲,他在全书中大半的遭遇都称得上憋屈,全靠自己的豁达通透自行化解。可林平之没有令狐冲的天分和奇遇,他就像个从上层阶级彻底滑落底层的落魄子弟,迟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武林里,想不同流合污,退隐是唯一的出路,但即便是这条路也没几个人走通过,刘正风武功地位够高吧?一个“金盆洗手”大会,家破人亡,最后要不是莫大先生出手,他和曲洋早就死在大嵩阳手费彬手上了。全书能平安退隐的,也不过男女主角二人。
要是林平之甘愿放弃报仇,从此甘心做一个华山派的普通弟子呢?靠着岳灵珊的庇佑,或许能苟且偷生,但岳不群杀心已起,他被害是迟早的事。加上灭门血仇,不共戴天,林平之要真是放下了,那才是真的畜生都不如。而旁人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放下?
所以林平之这条路是无解的,他忠实地履行了作为令狐冲对照组的功能,让读者和观众看到了江湖真正的险恶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