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院骑士团的命运之战:1565年马耳他围攻战

2021-10-21 18:17 作者:牧岛先生  | 我要投稿

马耳他是个弹丸之岛,而且是个由基督教骑士团控制的弹丸之岛。

不过,“马耳他骑士团”本来就是“医院骑士团”。而“医院骑士团”,顾名思义,就是以医疗机构为主要据点的骑士团,日常的主营业务是医疗。当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时,由于十字军驻守耶路撒冷、海法等中东城市的兵力实在是过于有限,绝大多数士兵在战争胜利之后就直接回国了,导致驻守中东的兵力严重不足。

于是这时候基督教会开始鼓励私人武装、民兵组织成立骑士团,以增强中东地区的战斗力。医院骑士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不过,随着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的彻底破产,盘踞在中东地区的基督徒们被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一网打尽,各大骑士团们,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迫逃离。

之前一直在海法从事医疗服务的医院骑士团,也不得不搬到了靠近土耳其的罗德岛上,继续苟命。

到了1522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刚刚上位的年轻苏丹——苏莱曼大帝决定亲征罗德岛,彻底剿灭盘踞其上的医院骑士团。

其实,此时的医院骑士团,就和绝大多数地中海上的弹丸岛国一样,一方面从事着金融、贸易工作,但另一方面也从事着海盗职业。在面对基督教商船时,他们就是贸易者和中转商,而面对穆斯林商船,他们就摇身一变,成了奉旨打劫的“私掠船”。

罗德岛距离奥斯曼土耳其非常近,直接影响了整个土耳其地区的海上航线。

不过,连苏莱曼大帝本人都没想到,奥斯曼土耳其倾全国之力,进攻不到1400平方公里的罗德岛,竟然还磕掉了牙。

登陆战异常艰苦。由于骑士团已经在罗德岛上经营260多年了,在岛上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奥斯曼土耳其的十万大军,多次攻入岛上,但每次又都被骑士团赶回了大海。

从1522年6月初,一直打到了同年12月底。无可奈何的苏丹苏莱曼大帝不得不和医院骑士团谈判。其实这时候后者也弹尽粮绝了,于是同意和苏莱曼大帝签署了有条件的投降协议。

医院骑士团同意把罗德岛献给奥斯曼帝国,而苏莱曼大帝也允许医院骑士团体面而和平地撤离罗德岛。

不过呢,医院骑士团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被迫离开罗德岛之后,辗转来到了意大利。在这里,他们受到了英雄的礼遇。时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更是对医院骑士团的奋勇作战,钦佩不已。于是他决定把西西里岛……的南部地区……的一个弹丸小岛——马耳他岛送给医院骑士团。从此以后,马耳他就成了医院骑士团的驻地。

马耳他岛靠近西西里,交通便利,物流繁荣,骑士团在岛上继续从事贸易、金融业,安居乐业。然而,在医院骑士团心中,罗德岛之战的不败而败,奥斯曼帝国的不胜而胜,依然是骑士团历史上抹不去的污点。

于是到了1562年,恰好是医院骑士团从罗德岛被驱逐出去的40年后。时任骑士团大团长拉瓦莱特,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干一票大的。

从1562年到1565年的三年间,医院骑士团的战舰对奥斯曼发起了一系列战术突袭,具体战果包括而不限于:击败奥斯曼护卫舰队,并劫走了苏莱曼大帝皇室宝物;袭击奥斯曼皇室的朝圣舰队,并劫走苏莱曼大帝的女儿米赫里的奶妈;甚至还暴打奥斯曼主力舰队,把奥斯曼驻亚历山大总督俘虏了。

到了1565年,忍无可忍的苏莱曼大帝决定再次进攻医院骑士团。

不过这时候,苏莱曼大帝已经71岁了,无法如40年前那样率军亲征了。他派出了他的“亲密战友”穆斯塔法,以及海军大将皮亚力,点起4万大军,号称40万,进攻马耳他岛。

而医院骑士团算上临时招募的民兵,一共也就3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雇佣兵)。

奥斯曼帝国进攻马耳他的军队规模,比进攻罗德岛的时候要小不少。这是因为,骑士团在罗德岛上已经经营260年,岛上防御设施非常完善,居民也对骑士团非常忠诚。而此时,骑士团才刚到马耳他岛四十余年,别说是防御设施了,岛上连像样的城堡都没有。而且,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今非昔比,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的大军东征西讨,经历了40多年的武(qiong)力(bing)扩(du)张(wu),军队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军事素质极高。

所以,虽然敌军不如罗德岛之战时那般声势浩大,但骑士团在马耳他之战的形势更加凶险。

战役一开始,奥斯曼帝国就封锁了马耳他最大港口——毕尔古。这里不仅是马耳他最大港口,同时也是骑士团的核心驻地,所以毕尔古的外港附近,矗立着全岛唯一一座石质堡垒——圣埃尔莫堡。

奥斯曼帝国在圣埃尔莫堡的西侧登陆,并构筑滩头阵地。奥斯曼军队准备直接在滩头架设火炮,轰击圣埃尔莫堡。

然而,圣埃尔莫堡位于河口的一个沙洲上,河口另一边的,是医院骑士团的一个小型城寨——圣安杰洛堡。两个堡垒的火炮,对奥斯曼军队进行了交叉射击,造成了巨大伤亡。

倒霉的奥斯曼士兵,顶着枪林弹雨进攻圣埃尔莫堡,甚至一度爬上了堡垒外墙,和骑士团发生了肉搏战。

然而,即使防御不足,守军的火力也依然强悍。奥斯曼的舰队指挥官图尔古特,都被岛上的炮火击中,当场死亡。

不过,凭借巨大的人数优势,1565年6月25日,坚守了1个多月的圣埃尔莫堡还是被攻陷了,守军全军覆没。

奥斯曼军攻下堡垒之后,决定以此为跳板,进攻森葛来拉。后者仅和骑士团驻地毕尔古隔着一条细长的峡湾,只要拿下了森葛来拉,奥斯曼陆军的大炮就可以直接轰击毕尔古。

这时,意外发生了。

奥斯曼军队中,有一位曾经向奥斯曼投诚、改信伊斯兰教的希腊人,他看到了圣埃尔莫堡守军的英勇作战之后,非常感动,他又看到了基督福音的光芒。他决定抛弃奥斯曼帝国,重回基督教国家的怀抱。于是他连夜泅渡,跑到了毕尔古,把奥斯曼军队的军事计划和盘托出。森葛来拉和圣艾尔莫堡之间隔着狭窄的河道。于是大团长拉瓦莱特立刻命令士兵们,在森葛来拉与圣埃尔莫堡之间的狭窄河道上,打上木桩,连上铁链,阻止奥斯曼的运兵船通行。

而几乎就在骑士团开始打木桩的同时,奥斯曼军就发现了他们的意图。于是两军在河道上发生了遭遇战。

局势对骑士团更加有利。因为奥斯曼军队不仅要击溃敌军,还要亲自下河,徒手拆除河道里的木桩和铁链,其作战之困难,可想而知。

奥斯曼轻松赶走了河道中施工的马耳他人,但是接下来,下河拆除木桩的工作就成了一场噩梦。

河道仅有数百米宽,但倒霉的奥斯曼士兵们,要在毫无掩体的情况下,泅渡两百多米,顶着敌军岸边的枪林弹雨,炮火轰鸣,徒手拆除木桩。

结果可想而知,奥斯曼军伤亡惨重,由于伤亡者会直接被河水冲走,所以甚至连伤亡数字都难以统计。

奥斯曼军无奈,只能隔河与骑士团进行炮战。

炮战持续了一个多月。就算已经伤亡惨重,奥斯曼的人数依然远远多于骑士团。经过一个月的炮战,奥斯曼逐渐掌握了优势。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来自穆迪娜和热那亚的300多个骑士,突袭了奥斯曼的后方阵地。不仅烧光了奥斯曼军的物资补给,还俘虏了一票后勤人员。

奥斯曼人非常生气,他们非常鄙视穆迪娜人的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于是奥斯曼又分出了1万军队进攻穆迪娜。结果这一万军队走到穆迪娜城下,发现城墙上的守军昂首挺胸,全副武装,士气高涨。他们当时就胆怯了,于是这支军队一枪未开就撤退了。

其实这时候穆迪娜守军只有那300个骑士。凭这么几个人,是完全挡不住奥斯曼的进攻的。但骑士们故作淡定的强硬姿态,最终吓退了奥斯曼人。

而且这时候,时间女神已经不再站在奥斯曼一边了。因为奥斯曼军一开始就以为马耳他防守薄弱,可以迅速拿下,所以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物资补给本来就不充裕,经过穆迪娜军的袭扰,物资更是捉襟见肘。而且此时已经到了1565年9月,进入夏季,奥斯曼士兵水土不服,发生了严重的瘟疫。更糟糕的是,这时候,来自西班牙的援军已经赶到了。

其实菲利普二世在战争一开始,就派出了3000余人支援马耳他。但这帮哥们儿一路上非常倒霉。夏季的地中海一般是刮西北风,所以从西班牙启航的舰队,一路顺风,只需要1个星期就能赶到马耳他。但从5月到8月底,地中海刮了三个多月的东南风。舰队只能一路划桨,龟速前行。

这群倒霉的西班牙人靠双手划水,花了3个多月,终于划到了马耳他。他们在马耳他西侧登陆,然后又步行了半个多月,走到了内陆城市穆迪娜。

一开始,奥斯曼军非常紧张,甚至准备直接撤退。但是派出斥候侦查一番之后,发现原来西班牙人的支援只有3000余人,而这时奥斯曼依然拥有2万多兵力。

奥斯曼人觉得自己优势很大,他们打算主动出击。

2万大军倾巢而出,直接奔袭穆迪娜。他们要在那里把马耳他最后的希望彻底掐灭。

此时,包括马耳他人自己都觉得,西班牙人这是来送死了。菲利普二世真的是脑子有问题,竟然就只派这么几个人来对抗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然而,人少自然有人少的道理。

这3000人的军团,西班牙语叫Tercio Viejo,中文译名叫“西班牙大方阵”。全军配备板甲,装备长戟和火枪,还配有加农炮。在远距离上,他们的火炮比奥斯曼军的射程更远,而在近距离上,他们一边挥舞长戟阻滞对方的进攻,一边使用火枪射击敌军。

西班牙大方阵在穆迪娜城下布阵,依托城墙上的守军支援,大破敌军。奥斯曼虽然只阵亡了2000余人,但仗刚打到一半,医院骑士团大团长拉瓦莱特,突然出现在了奥斯曼军后方。他率领500个骑士从后方向奥斯曼发起死亡冲锋。

奥斯曼军被吓破了胆,溃败如雪崩一样席卷全军。士兵们还没等到骑兵冲到面前,就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从古至今,登陆战都是最为血腥,最为艰难的。进攻方经常需要耗费数十倍于守方的损失,才能勉强取胜。进攻方的士兵们,需要首先在宽阔的,毫无掩体的海面上,承受来自敌军的炮火,敌舰的骚扰,以及各种防御工事和陷阱带来的损失。还要在狭窄的,缺乏掩护的滩头上和敌军近距离战斗。

没有极其充裕的补给,没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性,没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进攻方是不可能打败以逸待劳的守方的。长期以陆战为王的奥斯曼帝国算是终于体会到了这一点。

战后,奥斯曼军带着不到3000幸存者,狼狈逃回伊斯坦布尔。马耳他人为了防范将来奥斯曼人的再度进攻,在港口附近修筑了一座坚固的要塞城市,也就是今天的“瓦莱塔”。不过,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由于长年的穷兵黩武,虽然疆域辽阔,但是国力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像样的军队。苏莱曼大帝本人也在1566年去世,此后奥斯曼一蹶不振。

有趣的是,今天的马耳他,是欧洲最小的国家之一,但却是语言体系最复杂的国家。英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土耳其语……加在一起,共有8个语言区,都是国家官方语言。对比一下有些不遗余力地统一通用语言,甚至不惜为此建设集中营,进行种族灭绝的国家。真是让人感慨。我说的是马穆鲁克。


医院骑士团的命运之战:1565年马耳他围攻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