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上海历史等级考小论文·重写一

2023-02-27 21:44 作者:唐熠晟  | 我要投稿

(2022·上海·历史等级考真题)追求富强之路(27分)

“富强”是通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挂念,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矢志追寻的伟大理想。

材料一 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

——总理衙门奏折(1874年)

材料二 天下之势已日趋于混同矣,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智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虽圣人所不废。……继今以往,国人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者,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悟》(1916年)

材料四 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15.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追寻富强之路?(15分)

        随着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逐渐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追寻中国之富强,探索了救亡图存之路。同时,在近代中国追寻富强的道路上,需要基于中国基本国情,才能取得胜利。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追寻中国之富强,探索了救亡图存之路。近代中国最早从洋务运动开始“人人有自强之心”、“人人为自强之言”。之后维新派主持变法,主张“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再到此后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告诫世人要进行“伦理的觉悟”,才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这些睁眼看世界并有所觉悟的先进的中国人们,为了国家富强,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救亡图存之路,客观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领导上述革命的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且主要是照搬照抄西方制度,最终失败。

        在近代中国追寻富强的道路上,需要基于中国基本国情,才能取得胜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了革命的规律,在革命历程中意识到革命要分成两步走。要先“克服目前的危机”、“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进一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道路,才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为追寻富强之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最终实现了由胜利走向的新的胜利。


2022上海历史等级考小论文·重写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