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一个民族的重生 书摘05
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世纪之交时的分歧


1903年,基希涅夫惨案发生之后,比亚利克去当地调查,为此他创作了史诗《屠杀之城》。他在诗中不仅对犯下抢劫、强奸和谋杀罪的暴徒发火,还令人惊异地对犹太人发火。

对于这种思想转变,我想很多中国人能够理解。

现在问题是,去哪儿建国呢?奥斯曼帝国是不同意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国家的,赫茨尔得到了一个机会,英国殖民大臣建议他们去东非建国。赫茨尔制定了一个乌干达计划,第六届复国主义大会上,代表们议论纷纷,争辩不休。

乌干达计划使复国主义内部出现了严重分裂,赫茨尔意识到了严重的错误,最终决定建国地点只能是巴勒斯坦地区。

阿哈德·哈姆
阿哈德·哈姆,1856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虔诚的哈西德教派家庭。与许多犹太复国主义者一样,他接受了正统的犹太人教育,同时又多多少少离开了传统。后来,他来到敖德萨,这座犹太启蒙运动的中心。

阿哈德·哈姆一直反对******路线,他更想建立的是一个犹太人的精神家园。当然,犹太人后来果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但是这并不代表阿哈德·哈姆思想路线的失败,相反,他的思想影响至今。

没想到,还有这种流派……
这个组织很小,不超过百人,但是影响很大,尤其对美国犹太人团体。

马克思·诺尔道
此人也是出生在正统派家庭,但是一度离开了犹太人世界,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犹太人姓氏。后来受到德雷福斯案件的影响,投身复国事业。

莫名让我想起毛主席年轻时 “野蛮其体魄” 的号召了……

弗拉基米尔·泽夫·雅博廷斯基
1880年出生于敖德萨,是一名多少被同化的世俗犹太人。他年轻时做过记者,在俄国和欧洲当海外通讯员。

他创立了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主流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分裂出来。为什么?他觉得 ”主流“ 过于软弱!其实他们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他有更强的使用武力的意愿……

雅博廷斯基和追随他的修正派成员则认为,当命运需要犹太人使用武力时,绝不能手软……

亚伦·大卫·戈登

1904年,47岁的他不顾劝阻来到巴勒斯坦,从白领阶层转变为一个体力劳动者。

说实话,这个人令我很感动,让我想起了为了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保尔柯察金……

戈登为犹太人带来了“基布兹运动”,早期来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可以说深受影响,他们以农民的形象定居。
早期基布兹运动以务农为主,但是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务农的犹太人比例都很低。

米嘉·约瑟夫·别尔季切夫斯基
他最著名的观点是犹太复国主义应当彻底反叛犹太教。犹太人应当将自己从犹太传统、历史和宗教的教条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重塑。

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派别
这个派别主要是传统的宗教人士,和一些世俗和平派人士组成。既然复国主义运动中有这么多人批判传统犹太宗教,甚至直接反对传统犹太宗教,那自然宗教人士也反对复国主义运动。当然也不仅仅是党同伐异这么简单了……

信宗教的,能不信宗教经典中的誓言吗?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复国肯定流血战争,所以一些世俗和平派也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许多犹太人(特别是生活在东欧的犹太人)认为继续流散、等待上帝救赎是他们的宗教义务,犹太复国主义试图将历史和犹太人的命运掌握在人的手里,这违背了犹太教的本质。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
有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宗教人士,就有倡导复国的宗教犹太人。

虽然在1967年以前一直处在相对边缘的地位,但之后突然成为一支将永久改变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的重要力量。

碎碎念: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发展出一系列无法达成和解的争论。因为一场运动就不可能只有一种观点,一个复国的伟大任务,又怎么可能在欢声笑语中就完成了呢?
尽管意见相左,但这些人不得不一起生活,一起去爱,一起上战场,一起建设这个国家,甚至一起去死。在某种程度上,当今以色列动荡而分裂的政治生态正是早年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冲突的延续。
犹太复国主义还没来得及生根就不得不先把枝干给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