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前的一次精彩胜利——绥远大捷,傅作义将军的高光时刻
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绥远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中日之间发生过三次著名的战斗,分别是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和1936年的绥远抗战,其中一二八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都以中国签下城下之盟而告终,而1936年的绥远抗战,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这次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

在局部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没有一秒是停止的,由于九一八事变在国际上引起的动静太大,他们的侵略方式变成了渐进蚕食,魔爪不断的向华北地区蔓延,长城抗战后,国民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停战协议》,长城以北沦陷,之后日军又盯上了华北的战略要地绥远,一旦日军占领了这里,向南可以威胁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是大包抄夺取中原的理想通道,向北可以作为进攻,苏联外蒙古的前进基地。
为了入侵绥远,日军首先采取了代理人战争,1935年7月,日军制定了《对内蒙措施要领》,要求扩大和加强内蒙亲日满区域,同时开始大量的在随缘设置特务机关并扶持傀儡政权,通过这一手段,日寇成功拉拢了李守信和德王。李守信是蒙古族人,原本是张学良东北军的人,九一八事变后投靠了日本,被日军委派为热河游击司令。德王全名德穆楚克栋鲁普,是锡林郭勒盟副盟长,也是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他一直有内蒙自治大全的野心,这与日本策划的分裂蒙疆的阴谋不谋而合,双方很快就勾结到了一起。

之后1936年,德王成立了伪蒙古军政府和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组织了两个军九个师的力量,兵力大约有万余人,日本向这批伪军出钱出枪出经费,同时派出日本军官作为军事顾问作为指挥。同时日军还扶持了由汉奸王英率领的大汉义军5000余人,这批虾兵蟹将多次向绥远发起骚扰性进攻,但都被绥远省主席35军军长傅作义打了回去。
要拿下绥远,必须得先过傅作义这一关。日军软硬兼施,板垣征四郎、多田骏、田中隆吉等人多次到绥远对傅作义进行策反,但都被傅作义将军严词拒绝,软的不行就只能来硬的,日军准备武力进攻绥远。

1936年11月,日本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制定了侵略绥远的计划,决定兵分三路进攻,王英率领大汉义军,进攻绥远东部的红格尔图和土城子,李守信为左路,德王为右路,分别从百灵庙和兴和出动,三路伪军先占领归绥,在分兵攻占其他要地。由于之前关东军进攻东北军时,东北军往往一触即溃,因此日军认为绥远的部队同样不堪一击,稍微吓一下可能就跑了,所以这次才会让伪军充当主力。
但这一次日军想错了,傅作义将军一直在积极备战,主力除了35军,还有赵承绶的骑兵军,晋绥军王靖国和李服膺部两个师也在晋北集结,汤恩伯的13军也正在从陕西向绥远赶来。在延安的毛主席也多次写信给傅作义,表达红军与傅作义联合抗日的决心,并派彭雪枫为代表前往绥远商量团结抗日大计,这一切都极大的坚定了傅作义的抗日决心。
红格尔图首战告捷
红格尔图位于绥远陶林县(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口约有1000人,为察哈尔绥远两地的交界处,距离东边日伪军的出发地商都60里,是日军进攻绥远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打响了绥远抗战的第一枪。
11月15日,王英率领大汉义军1500余人,在飞机装甲车和大炮的掩护下向红格尔图进攻,守卫红格尔图的是彭毓斌部的三个连。但是二鬼子一向是一般战五渣,二般饭桶,三般猪一样的队友,经过十个小时的激战,直到黄昏,伪军的进攻都被中国守军击退。彭毓斌也于夜间派出骑兵第六团的两个连增援红格尔图。之后两天,王英再次指挥伪军发起了多次进攻,但都被中国守军一一击退。
15日晚,傅作义亲自前往红格尔图前线,为了打击敌军的士气,他采取“守点以抑留敌人,集中主力进攻”的打法。16日,傅作义命令董其武旅配合炮兵以及战车队,和彭毓斌的骑兵师主力,趁着夜间快速运动到敌军的后方进行包抄。17日夜间,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敌军,歼敌1000余人,王英的日本电台台长也被俘虏。
主动出击,百灵庙大捷
红格尔图胜利之后,日军准备收缩休整企图再犯,而傅作义将军决定趁热打铁,胜利当晚就准备袭击敌军重要的据点百灵庙。
百灵庙位于绥远北部,自清朝起就是一座著名的寺庙,四周群山环抱,易守难攻。向北有公路到乌兰巴托,西南连包头,东南接归绥,是重要的交通要枢。此时驻守百灵庙的伪军有第7师1800余人,德王直属骑兵700余人,还有四五十名前来指导作战的日本顾问,另外还囤有大量的粮食弹药,包括两三万袋面粉和百万发子弹。

11月20日,傅作义作了攻打百灵庙的军事部署,孙长胜和孙兰峰率领35军的两个团和70师的一个团,配属骑兵第8团,山炮21团一个营,装甲车20辆和汽车24辆,组成多兵种的混编部队,奔袭上百里,于11月23日夜发间起总攻,趁敌军没有防备之时,以最快速度解决战斗。
23日夜间,所有部队各就各位,于晚上十点正式发起进攻,傅作义的突袭打的敌军猝不及防,第一道防线很快被突破。敌人不久也反应过来了,由于百灵庙山内的很多房屋都是砖石垒筑的,十分坚固,因此成了敌军的工事,同时,敌军也在附近山头居高临下,日本顾问胜岛角芳向女儿山高地增派了十几挺轻重机枪,组成机枪阵,压制了中国军队的多次冲锋,战斗渐渐陷入僵局。

这样下去对我军十分不利,因为敌人的增援很快就要到了,而且天亮之后日军的飞机肯定会出动。为了速战速决,孙兰峰下令山炮营了12门山炮和小炮队的八门苏罗通机关炮由参谋长袁庆龙指挥,猛烈轰炸日军阵地。同时抽调九辆汽车拨给尖刀连,以三辆装甲汽车为先导冲向庙内。

这种小型的“钢铁洪流”也确实吓怕了敌人,敌人集中火力打击第一辆装甲汽车,驾驶员牺牲,第二辆装甲汽车也被炸坏,驾驶员负伤,但他死战不退,又上了第一辆装甲汽车,带着后面装满步兵的汽车如同尖刀一般刺向庙内,而骑兵部队也从庙北方向突破敌人防线,经过激烈的巷战,敌军节节败退,还有不少伪军临时反正。日本顾问胜岛角芳伪军第7师师长穆克登宝趁乱乘车逃走。上午九点半,百灵庙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军队毙伤俘敌军1300余人,包括几十名日本顾问,还缴获了大批弹药,汽油和面粉。
敌军在百灵庙惨败后并不甘心,他们以百灵庙以东的锡拉木楞庙为据点,集结3000余人准备反攻。傅作义也预料到敌人肯定会反攻,决定诱敌深入,12月3日,敌军接近百灵庙,中国军队抵抗了一会,随后撤退,将敌军引入庙内包围起来,激战三小时,歼敌700多人,敌人的反攻被彻底粉碎。
此时,敌军经过两次失败,士气极其低落,伪军和日本顾问的矛盾也愈发的尖锐,有不少人想反正,而此时中国军队士气正旺,因此,傅作义也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政治瓦解和武力打击的手段,夺回锡拉木楞庙。
通过政治运作,伪军两个旅长金宪章和石玉山分别于12月8号和9号率部起义,把27名日本顾问全部杀死,同时傅作义的部队与他们里应外合,一举夺回锡拉木楞庙,王英仓皇逃回张北,大汉义军全军覆没。
至此,绥远抗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结束。傅作义在战斗中运用巧妙的战术,跳出呆板消极的防御战,集中优势兵力出击,同时利用日伪军之间的矛盾,争取伪军起义,这一系列精才巧妙的招数,证明了他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名将。此战大大挫败了日军联合德王建立蒙古帝国,分裂蒙疆的阴谋,同时大大激发了全国的抗战热情,有力推动了中国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