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方蝾螈介绍-第三次发布版本

2023-03-02 03:06 作者:子文盏茶作酒  | 我要投稿

螈学会-QQ群:1022334598

本群为有尾目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分享饲养经验、日常交流、以及赠送和出售非保护级别有尾目动物的平台(可以在专门的群相册发布赠送以及出售信息)。欢迎有尾目爱好者加入,也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加入到群中来,感恩。

【有尾目的东方蝾螈介绍】

【作者:祈手】


前言

整篇文案我集我所见,尽我所知让内容偏向完整,文案各处随时都会有不断的增删改查的可能。

部分内容仅为我个人的经验见解,同时不同个体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肯定会有经验比我丰富,拥有我所不知道的知识的人,我愿意虚心向学。

我不偏激,不敢说文章里写的就是真理就是最正确的,但是我尽力和用时用心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同时还希望能引发您的思考。

在了解事物的时候光看而不思考是可悲的,而现代的大部分人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思考才能不被双眼所局限,从而去了解水面下的事物。假如您养蝾螈一有问题就问什么原因,不是说这种行为不好,而是有时您自己思考,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因为您养的蝾螈就在您眼前,您才是此时最能直观的分析原因的人,您是最清楚您所使用的材料、布置的环境、本地的天气、水、蝾螈个体等因素的。

要敢于质疑,所有事物都会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但是始终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您可能知道,没有砖,哪来的墙;但是如果您要说没有墙,怎么会有砖的话,我觉得说的也有道理(o.O?

首先,养动物,应当先爱动物,爱是理解的同义词,而不是拿它与您某个所希望的、臆想的事物相比,与一种您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探究它,聆听它,乐意从属于它。最高的境界就是养在大自然里。


好了,接下来,是正文的开始。

|

|

东方蝾螈,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蝾螈属的动物。它是国内市面上您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有尾目动物,也是国内最多有尾目爱好者都养过的蝾螈之一。

东方蝾螈的俗名有四脚鱼,网上商品名被称为东方小火龙,作为两栖动物的它们,成长会经历卵、童体态、变态体(一些有尾目终生童体态,例如墨西哥钝口螈、两栖鲵等,一些两栖动物的幼体会在卵中发育至变态)。东方蝾螈幼体在水中生活,拥有外鳃、背鳍和宽大的尾鳍,依靠外鳃吸取水中的溶解氧,这些器官会在变态登陆之后褪化然后依靠体内的肺泡吸取空气中的氧气。

先说说有尾目动物,有尾目动物的皮肤很薄,可以渗透水,可以充当呼吸膜。成体有尾目动物的身体一般类似于小型蜥蜴,拥有圆柱形的躯干,四肢和长尾,也常常有人在野外遇到一些有尾目动物会把它们当做蜥蜴,有尾目动物身体没有鳞片(同为两栖动物的无足目例如版纳鱼螈,身体上有圆鳞),趾尖没有爪子。通常它们每条前肢为四只指,每条后肢为五只趾,脚掌较宽大。有尾目动物拥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缺失和断掉的部分身体能再生长出来,比如再生尾巴、肢体。不过有时在一些个体身上也会发生受伤的脚掌恢复后拥有更多数量的趾或者再生的脚趾和原来不一样这样的事情。年老体衰以及营养不足,会让它们的再生能力减弱。有尾目动物的皮肤腺体会分泌粘液,使皮肤保持湿润,这是皮肤呼吸和体温调节的重要因素。粘性层有助于防止细菌感染和霉菌,减少游泳时的摩擦,并使身体润滑,更难以被捕食者捕捉。有些蝾螈科的动物的身体表面会散步颗粒腺体,特别是头部、背部和尾部,能产生有毒有气味的分泌物。蝾螈没有中耳腔、耳膜和咽鼓管,但有一个鳃盖系统,能够探测到空气中的声音和震动。蝾螈的幼体和成体都有牙齿,它们的牙齿比较细小,一生之中都可以更换和重新长出。东方蝾螈的舌头肌肉不太强健,所以它们在吃红虫时,头部会四处摆动以让食物进入食道。而火蝾螈和虎纹蝾螈是弹出舌头黏住猎物然后送回口中用上下颚牙齿固定住,再利用喉咙和舌头肌肉的收缩把猎物带入食道。有尾目动物的眼睛较适合夜间活动,它们对光的波长的感知能力要强于人类。有些有尾目物种在水中是远视,而离开水变成近视。


东方蝾螈有着长长的尾巴,尾长大概占体长的七分之三至二分之一,雄性体型较小于雌性,雌性体长较长,最长大概在10厘米左右。体色有灰色、蓝灰色、灰褐色等体色,一些个体身上有黑色、橙色或褐色斑块,背部排布白点,背部的白点通常会连成左右各一条白色虚线,我大胆猜测一下,这或许是一个类似于鱼类的测线器官,可能有能感知水体水压变化的功能。它们的下巴、腹部和尾巴底部为橙色底色,并有黑色斑块。有些产地的东方蝾螈身体底色为灰白色,并且身上布满零星的黑色斑点。在还不适应环境时,它们体色会变深,变得全身通黑。


蝾螈科的动物体内都有类河豚毒素,这是一类神经毒素。当东方蝾螈应激、受伤以及生病时,它们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挥发至它的全身。如果有需要上手的情况,上手前后应该把手清洗干净。


东方蝾螈体内的主要器官从头到肛有舌头,咽喉,心脏,食道,肝脏,胃,脾脏,幽门,胆囊,胰腺,十二指肠,回肠,直肠,膀胱,泄殖孔,成体雌性有卵巢和输软管。成体雄性有输精尿管。


发育成熟的雄性东方蝾螈,泄殖孔明显的肿大,整个看起来像蛋蛋一样,泄殖孔缝隙长度较长,并且掰开泄殖孔会分为左右两片肉瓣;发育成熟的雌性东方蝾螈,泄殖孔是一个平面或者小鼓包。东方蝾螈在繁殖期,雄性在水中时泄殖孔会有肉眼可见的绒毛,雌性产卵时期泄殖孔会比以往更凸出一些。纯水养的东方蝾螈雄性尾巴较短,背面和腹面的尾鳍近乎平行到末端,尾部末端偏整体钝圆;而雌性尾巴形状看起来更细长,背面的尾巴中间尾鳍部分更凸出,尾巴末端偏尖。




在中国两栖类网站的介绍上,东方蝾螈分布广泛,上至河南江苏,下到湖南福建之间它们有非常多的分布区域,我们不排除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目前还属于东方蝾螈的新种蝾螈存在。

根据一些野外拍摄的视频,野生东方蝾螈会生活在小水渠、田里的水塘、山泉水潭、小溪流、废弃的水井等地方,不管是淤泥为底还是砂石为底的水域都会有它们身影。

部分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U4y197MH/?vd_source=028a76a09687bd3ff33b2c5d1d24e998

(https://www.ixigua.com/646557323906934427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Q4y1k7qQ/?vd_source=028a76a09687bd3ff33b2c5d1d24e998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9399702220768036130)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6653188929890472593)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1625478713794473496)


一年当中,它们顺天时而动,雨季它们逐水草而居(寻找有水有草的地方居住),旱季在石缝里休眠。



可能所有的有尾目爱好者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有尾目在野外吃什么,到目前为止我至少见过了三十种有尾目物种,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得出,有尾目动物大多属于机会主义的捕食者。它们通常不限于特定的食物,而是以几乎任何合理大小的生物为食。一些有尾目动物的幼体上岸后可能会以蚂蚁为主要食物,注意,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我曾在野外观察过一种有尾目幼体,由于天气原因,水坑已经干涸至只剩下一滩烂泥,此时一些幼体正好上岸,但也有一些幼体被迫上岸,它们上岸后躲在阴暗的石头和砂土的缝隙内,还有一些蛙类苗子一起在这附近躲藏,生活的环境周围发现有很多又小又黑的蚂蚁。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时候它们的排泄物里还会带有藻类和植物纤维,不过大部分有尾目物种不能直接从中获取营养,我甚至看见自己养的有尾目动物吞下智利水苔,被我制止了,但是还是吞下了一部分。我探索过的有尾目物种的生活地区的水体较多硬度为10-20,按照不同物种,它们生活的水温在夏天有10到21度。也就是低温软水比较适合大部分水栖的有尾目动物。

不同的有尾目物种的捕食策略不同,有些有尾目物种的捕食策略是守株待兔式,会躲在石缝等待昆虫或者体型小的动物经过。而蝾螈属物种的捕食策略是探寻式,它们会在水底主动探寻,感知水体的波动以及利用嗅觉来寻找食物。(这段内容我目前还不太确定,还需要更多的观察。)


野外的东方蝾螈我是没有见过的,但是我探索过其他蝾螈属物种,在野外,落水的苍蝇和各种虫子,水中的无尾目幼体和其他有尾目幼体,它们都会吃下。

在人工饲养下,蝾螈科的动物是能接受死食的,我的理纹欧螈会在闻到气味后去吃掉静放在盘子中的龟粮,我饲养的肥螈、蝾螈都会吃放在水面或水下的饲料。 蝾螈属的东方蝾螈,是比较容易接受饲料的。

|

|

每年的12月到4月,会有很多玩家人工饲养的东方蝾螈在这个时间繁殖产卵,如果想要获取人工繁殖的东方蝾螈,此时可以在在各个蝾螈圈子里询问。如果没人领走它们,它们大多也是被处理掉,因为东方蝾螈的产量是比较大的,大多玩家都不便一直饲养那么多的幼体。

我觉得没有必要追求昂贵的国外有尾目物种和有保护级别的有尾目物种,您可以免费的从其他玩家那里领取到人工繁殖的东方蝾螈,它们饲养简单,容易接受饲料,对比其他有尾目动物它们更耐热,很容易体验繁殖,又可以随意的和他人交流以及分享发布东方蝾螈的信息。如果您想饲养有尾目动物,那很多玩家都能大量繁殖的东方蝾螈就是神中神。

|

|

在详细的介绍有尾目和东方蝾螈之后,接下来的内容,是分享我个人和学习到的在人工条件下饲养东方蝾螈的经验。

目前主流的饲养东方蝾螈的养法是用养鱼的环境来饲养,简单的说就是水体加底砂加水草这样的环境,一部分玩家会提供不同占比的陆地,少部分玩家用苔藓来布置主体环境饲养。

水中最好要有水草或者其他攀附物,否则容易有溺死的可能。

如果不能给予稳定的环境(指没有培养好硝化细菌没有水草的环境),应当经常换水(哪怕水体看起来不脏也要不定期换水),它们排出的体液能让水体中产生肉眼不可见的有害物质,而没有细菌分解植物吸收,这些物质就会在水里堆积。养螈就是要勤快细心(多观察、不忘记盖盖子),不能有侥幸心理。


饲养东方蝾螈我认为应提供26摄氏度以内的温度,22℃左右为佳,在这个温度下它们的表现良好。在夏天时,我是24小时开着空调降温的,我会控制室温在25℃。温度越高它们的生存压力越大,高温会导致死亡。应提供pH值在8以内的水,如果用弱碱性和含有余氯的水饲养东方蝾螈,在适应环境期间,它们非常容易应激引起皮肤溃烂,不能把蝾螈一直泡在有余氯的水里(假设您用PH为8左右的水饲养东方蝾螈,在稳定的环境中大部分个体是能适应的,余氯就比较危险),自来水含有余氯,需要除氯,最好的方法是暴晒两天和放置五天,我用的方法是水草灯照射10小时,容器的壁面上会布满气泡然后放置两天,不过我都是提前就放置好水,一周后才会用上,换水时温差过大,东方蝾螈有概率生病。可以布置底砂培养消化细菌,放入水草,来让水体能长期的稳定,减少换水频率。过滤不是必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制一个过滤安排上,水保持干净看鱼缸也会更舒服。

蝾螈如果不适应水质,会一直在缸体角落攀爬,如果发现这种现象不做处理的话,则会引起蝾螈生病或者身体溃烂并走向死亡。东方蝾螈能攀爬垂直的光滑面,做好防逃很重要,要给缸体盖上盖子或者用胶布封边防逃。


人工饲养东方蝾螈,在13℃以下时,蝾螈的食量会降低或者不进食。15度到20度这个区间,在提供一定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成体的东方蝾螈较容易进入繁殖状态,很多有尾目物种会把卵产在阳光能照射的地方,或许是因为阳光能为有尾目的卵孵化提供能量。食物充足的话,雌性蝾螈的腹部会在两周的时间里逐渐变得胀大,之后雄性蝾螈会向腹部胀大的雌性蝾螈求偶,追着雌性蝾螈待在它附近,同时泄殖孔会释放化学物质并弓着身子煽动尾巴以吸引雌性。如果求偶成功的话,雌性被雄性蝾螈吸引住,会用头靠近和接触雄性的泄殖孔,或者咬雄性的前肢。在一段螈之舞后,雄性会排出大概绿豆般形状大小的白色的精囊,接着雌性蝾螈用泄殖孔吸收精囊,失败的话会再次触碰雄性蝾螈,然后再继续吸收新排出的精囊,直至雌性吸收成功。之后它们会把没有吸收成功的精囊给吃掉,事后,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在交配过后,几天至半个月内您便可以观察到雌性蝾螈抱水草的行为,如果观察到这个行为,它便是进入产卵时期了。如果您没有观察到抱水草的现象,也可以通过观察雌性蝾螈泄殖孔来判断它现在是否在产卵期间,雌性蝾螈产卵期,泄殖孔会更加突出。雌螈在繁殖期肚子里可以孕育八十到一百多粒卵,每隔一段时间会产一些卵,或许会一天产几粒卵,也或许会几天产一粒卵。所以,雌螈的繁殖期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雄螈还会有追尾求偶的可能。只要温度和环境一直适宜,它们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不断的产卵,如果温度和环境不适应了,卵会在体内被消化吸收掉。如果东方蝾螈过的不好,也会有出现应激产卵的现象。有些人购买东方蝾螈刚刚到家就产卵了,大概是属于应激产卵,这种现象是会突然产几粒卵,但是就仅产出少量的卵便不产了,后续能适应环境的话会继续产卵。

虽然在繁殖期间,您可能会看到雄螈或者雌螈在当着您的面吃受精卵,但请不要把蝾螈拿出来或者换环境,水体不一样的话,会容易导致蝾螈应激生病。蝾螈在20度左右时,我的喂食频率是三四天喂食一次,我是高够力小号蝾螈粮和撒钙粉的冻红虫轮着喂。如果给它们喂食红线虫,两天就能消化掉。也就是说,喂食红线虫作为主要食物能有更多的进食次数,能发育更快,不过通常认为蝾螈粮会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今年观察到大部分卵会产在阳光照射进来的那一面,今年的产卵受精的概率极高(仅有两粒卵没受精长白毛外,其他卵全部受精了),受精卵孵化率达百分之百。不受精的卵为纯白色,并且几天后会浑浊和发霉(也有少数纯白色的卵发育并且孵化了,不过孵化出来不太正常),从沾附物(水草)上剥下来的卵长霉(白毛)的几率会增加,不把卵采集出来的话大部分卵都会被吃掉,只有极少部分的卵能在缸内发育超过一周和孵化。在20度左右,最久5天便能清晰的观察到东方蝾螈卵胚胎的发育,经过两周到二十多天的时间,正常发育的东方蝾螈蝌蚪便会从卵膜破膜而出,孵化时间和温度有关,我曾经在21年冬天孵化蝾螈卵一个月才出来。温度过高能导致蝌蚪死亡,要注意不被太阳光把水温照射过热。有尾目的蝌蚪是比较脆弱的,它们对水质的变化、以及水中的余氯非常敏感,蝌蚪可以用小盒子饲养,小盒子由于水体小水质恶化快,需要经常换水,否则会因为水体粘稠而让蝌蚪误食气泡,导致气泡病。建议每次换水用繁殖缸里的水。可以购买红线虫、草履虫、水蚤或者培养蚊子幼虫,还有孵化丰年虾和饲养格里达尔蠕虫来喂食蝾螈蝌蚪,最开始它们体型小,比较适合喂食草履虫、小型水蚤以及刚刚孵化的丰年虾,稍微长大一些才能吃下更多的生物。当环境小密度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同类之间相互咬掉尾巴、腮、四肢,受伤的地方能很快长出,不过较大的个体会直接吞下较小个体的,不嫌麻烦的话可以用多个容器把它们减少密度分放饲养。

今年有产地不同的东方蝾螈交配产下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时间较长,且孵化出来的幼体体质较弱,孵化出来的时候身体也没有发育完全,身体不是很黑,眼睛还没有成型,前肢只发育到一半的长度。过去了两周身体颜色才慢慢加深,开食也很晚,体色变深了才开食。


东方蝾螈蝌蚪生活在水中,此时身体器官都还在发育,依靠头部后边两侧的腮吸取水中的溶解氧,刚刚孵化的蝌蚪是无法确认性别的,蝾螈的蝌蚪在成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性别,温度能影响它们的性别。按照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营养摄取量,它们能经历四十多天到最多五个月的水中生活。随着东方蝾螈蝌蚪的体型慢慢长大,身体器官也在逐渐发育形成,器官的功能逐渐完善。蝌蚪时期特别是即将上岸前,如果摄取到较多的食物,它们上岸之后会比较健康壮实,如果喂食和摄取的食量比较少,上岸之后大概率会是弱苗,弱苗在上岸后开食和喂食困难。蝌蚪的体长大概长到三厘米长,头宽达到或超过五毫米时,会开始浮到水面,准备上岸。它们会寻找露出水面的区域并且攀爬上去,最好在缸体角落布置一定区域用作登陆的陆地。蝌蚪上岸后头部后两侧的腮会褪化被身体吸收掉。

蝾螈苗子登陆之后如果要转移饲养,用土饲养是最佳的,因为土的吸水性保水性对于有尾目来说都较好,陆地饲养环境中水分过多的话,有可能造成苗子通过体表渗透水分过多而溺水,如果容器没有垫材,几滴水珠就能让它们溺水,非常脆弱。面巾作为垫材会干的比较快,要多观察及时喷水,防止蝾螈干死。在环境里它们如果感觉太湿,通常会往容器高处攀爬,这也说明蝾螈苗子挺讨厌水的。蝾螈在上岸转移之后多观察和用喷水的方式保持湿度,最好在环境中布置干湿区。可以在环境中放一块石头,如果它们觉得垫材(土、面巾)太湿,它们会爬到较干燥的石头上。

东方蝾螈苗子上岸的一周内不吃东西很正常,之后可以喂食红线虫,苗子稍大后可以喂食冻红虫,喂养蝾螈蝌蚪和苗子最好每天都喂,喂的少的话会有突然不吃东西的风险,此时也可以在红线虫和冻红虫里混入饲料尝试喂龟粮蝾螈粮。东方蝾螈在还是蝌蚪时就拥有蜕皮的能力,健康的蝾螈会脱下完整的皮并且吃掉,在上岸之前也会蜕一次皮在水里然后在两三天内上岸(在上岸前蝌蚪会蜕一次皮,并把蜕的皮在水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躲避的环境中,一些强烈的光线直射它们可能会对它们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东方蝾螈苗子在饲养一年多至两年后,可以转到水中生活,野生的东方蝾螈和有尾目物种,都是成长至接近成熟或者完全成熟才会在繁殖季节下水(网上买的东方蝾螈没有苗子,是因为没有长大没有进入水域而没有被捕捉),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尾巴会变得更加宽大。

有朋友的东方蝾螈苗上岸一年多后转水成功,也有人东方蝾螈从上岸开始就是水养的,在水中放置莫斯和水草让其上岸,但是并不转移到其他环境中去饲养,喂食的时候又会下水吃东西。

在经历2年至5年的成长,它们才会逐渐发育至性成熟。

在人工饲养下,如果照顾得当保持身体健康,它们的寿命能达十年以上,可能能达到三十年左右,国内有几位玩家的东方蝾螈饲养了超过14年,日本好像曾经有一条饲养了26年的东方蝾螈,说好像是因为我现在记忆模糊又没有保存,可能会记错。不过我估计国内饲养的东方蝾螈或许一千只里才有一只能活过十年,国内的墨西哥钝口螈应该也是一样。我目前也没有自己人工饲养多年的蝾螈个体。我真正入坑有尾目爱好者的时间是20年还是21年,那时我还是一个天天跟别人提问的小萌新。


关于不同生物混养,东方蝾螈会捕食体型小的小鱼小虾(例如青鳉、黑壳虾),苹果螺会高效的吃掉东方蝾螈产的卵。我的缸中放了一条鳑鲏幼崽和一只小虾,用来当水质监测员。

|

|

有尾目物种在春季和繁殖季节,它们会群聚到水域为繁殖、为物种延续而准备,有个别人会在此时大量捕捉它们在网络上偷偷贩卖。这些螈都是来繁殖的,体内存有无数的卵,看到那一大桶一大盆被捕捉的种螈,我很难不心痛。如果看到有人贩卖它们,请不要购买,不要再助长这种严重破坏生态以及违法犯罪的行为了!

有的人因为动物属于保护级别,感到稀有而被吸引,有的人是单纯觉得一些物种特别好看。或许您渴望它们,但更应该要对自己和事物有更清晰的认知。

如果您已经购买了保护动物,非源生地勿要放生,去学习,去了解它们。

人工繁殖有尾目物种对于野外种群的保护是否有积极意义,我目前认为是没有的。首先,目前应该没有人在源生地人工繁殖东方蝾螈并放流,然后,繁殖出来的蝾螈,送给别人有可能会导致乱放生,我非常抵触乱放生这种行为。归根到底,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有待提高。我每次外出野外,我都能在各个地方捡出来很多垃圾。人类还可以进化,只懂得破坏和毁灭,和我们认为低级于我们的其他生物在这方面上是一样的。如果人类拥有高等的智慧,为何不能保护好生物们共同的家园?


有的人之所以喜欢养动物,是想用它们繁殖赚钱,不过东方蝾螈不值钱,喜欢养东方蝾螈的人,大概是因为想要享受大自然的灿烂,以及想要享受生命的灿烂而饲养它们。很多年轻人都会宣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但是真正看见垃圾会捡起来的人可能并不多。

喜欢养动物的人应该最开始都是热爱大自然想要探索大自然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所热爱的大自然,现在急需我们提高意识去保护,进群的人希望能够行动起来,希望您能和我一样,我们到野外时会捡起看见的垃圾,让我们团结在一起。没有哪个单一的个体是完美的,所以才会被吸引去补充自身不足的东西,只有相互补足,相辅相成,才能向更好的方向接近。如果您想保护环境,我们联合;如果您想学习饲养有尾目,我们联合;如果您想繁殖有尾目,我们联合;如果您想交流有尾目的信息,我们联合。

螈学会-QQ群:1022334598

|

|

|

时光荏苒,一栋栋高楼建立在树林之上,

流水易逝,原本的河床和沼泽变成了桑田。

动物的栖息地在日益缩减,农药的使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全球变暖等等,更是让动物延续面临的威胁雪上加霜。

至今,大多数人对很多动物并不了解,国内的专家们对它们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山风吹过山谷,谷中传来鸟叫、虫响、蛙鸣,各种动物藏匿于其中,等待着智者前来揭开它们更多的秘密。

|

|

|

螈学会-QQ群:1022334598

本群为有尾目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分享饲养经验、日常交流、以及赠送和出售非保护级别有尾目动物的平台(可以在专门的群相册发布赠送以及出售信息)。欢迎有尾目爱好者加入,也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加入到群中来,感恩。

如果您有有尾目动物想要物种鉴定,可以私聊祈手,QQ:323962434


东方蝾螈介绍-第三次发布版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