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瞎扯淡】模板乔丹?跳过大学打职业或对NCAA未来引援造成重大冲击!
我想这个标题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喷笔者标题党了,毕竟口口相传的乔丹是谁?篮球之神!这样名号的人在很多尊重过去巨星的人眼中是只能作为追逐的顶峰,而非成长发展的模板。
但无论是炒作还是确实名副其实地颇有才华,这名叫杰伦·格林的确实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度与流量,因此他的大学去向也成为了无数球迷关注的焦点。而在众人推测其将从各顶级大学中选取哪一个大学加盟的时候,NBA发展联盟杀了出来递上了一份年薪50万的大合同,并为如格林这样的天才高中生专门建立了一只队伍,向全美各顶尖高中生抛出了橄榄枝。
根据发展联盟的福利提供,他们除了提供正式的职业球员合同以外,还会资助球员们进入大学就读,并承担其往返学校与球队训练的一部分路费,考虑到发展联盟稀疏的比赛密度,选手确实依旧有很多时间进行学业方面的深造,以确保如果运动生涯不力,能够有转移自己未来建设重心的空间。
可以说除了远离了自由选择名校的机会以外,提供的条件对于希望早点开始挣钱的年轻运动员们来说可谓之非常诱人了,不能选择名校的原因是只能凭借在原本高校里相对平庸的学习成绩进行竞争,非以特邀生身份进入某个大学。
不走进入大学深造一年的寻常路加上球探给予的模板乔丹的高评价背景下,格林高中毕业后的选择也成为了整个美国篮球界的热门话题,因为伴随着发展联盟的出手,格林也成为了引领一个潜在新的风潮的人。
很长时间以来NCAA的腐败以及选手待遇方面的问题一直让很多未来职业球员颇有微词,也因此好些被评价拥有高顺位期待的选手也将目光投向了没有年龄限制的职业联赛里。以往,球员们并不会选择发展联盟作为进入NBA的跳板,因为发展联盟本身内部环境并不算好,哪怕是一个队伍的,既是队友也是对手,队友是团队形式决定,而对手则是争夺发挥机会层面的事。林书豪曾经在发展联盟摸爬滚打了一整个新秀第一年,他表示发展联盟里的球员很自私,有一定机会进入NBA的球员们相比争取比赛胜利,他们会更在意自己如何拿到更好看的数据来撑场面。因此一个并不是很崇尚追求胜利的背景下,一个年轻球员很容易在这种环境里养成坏习惯,而且考虑到发展联盟并不会有意去培养任何一个新人,因此发挥的机会也会受到极大的压缩。
于是在今年发展联盟高调抢人之前,很多不愿意或者不方便走大学这条路的选手会选择到海外打职业赛。而开辟这条路的是如今已经泯然众人矣的布兰登·詹宁斯,詹宁斯因为学业问题始终没办法通过对其发出邀请的学校的考试,导致其没有加入邀请他加盟的学校的资格。考虑到发展联盟糟糕的环境,在有全美最佳高中生身份背景的詹宁斯选择了前往遥远的欧洲进行比赛。但因为水土不服等因素,詹宁斯发挥并不理想,考虑到规则方面以及人文方面的适应以及球员年龄,詹宁斯不至于评价一落千丈,但他争夺状元的底气已经彻底泯灭,最终于第10顺位被雄鹿选中。
此后还有进入CBA的穆迪埃以及曾前往以色列又到澳大利亚打职业的拉梅洛·鲍尔(球家老三),论出国成果来说,基本都发生了顺位下掉,核心原因就是风格不适应、文化不适应、没有围绕发挥的战术地位来突出个人表现。(鲍尔因为老鹰的优待打出了惊艳的表现,但其他人都在海外经历的个人的预期顺位下掉)
但回过头来说,发展联盟高调抢人,首选了这名“以乔丹为模板的男人”。很明显也是为了利用高热度来制造话题,以进一步增加声势吸引更多的天才年轻选手加入。至于杰伦·格林到底能接近乔丹多少,只能有时间来给出答案。
但就事论事地说,杰伦·格林拿到模板为乔丹的评价真的全都是好事吗?关于现有的球探评价是他拥有精锐的身体条件天赋,同时并不纯粹依赖身体天赋,对于自身技术、意识等方面打磨也达到了同龄人远不能达到的境界,根据报道,在去年高中生选手中他拥有恐怖的个人发挥,但依旧有3分极不稳定的短板,当时赛季结束他的3分命中率在29%,但仅仅过了一年的今年高中赛季结束,他的本赛季3分命中率已经提升到了43%。集合了顶尖的运动天赋与刻苦,搭配196的身高,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了那个曾经被称为神,手握无数荣誉的男人。
一切看起来都是炫彩华丽到梦幻的评价,仿佛预定了杰伦·格林将无比摧残的NBA生涯。但实际上,如果是有做过考究的人,会知道哪怕是篮球之神乔丹,也在那个1984年的选秀中仅仅达到第三顺位探花。有人说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内线拥有极高的地位,优质的内线相比外线球员更容易打出稳定而可观的成绩。但是这只能说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毕竟公牛队方面本身也在公关时对外宣称“我们也希望他是七尺大个,但他不是”,虽然如今已经圆滑地称为为年轻的乔丹减少舆论与关注方面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哪怕球队也并不是很有信心乔丹一定能成为现在我们公认的篮球之神。
因为乔丹当初的球探分析是如此描述乔丹的:
他拥有完美的锋卫摇摆人的身材,很出色的身体素质,搭配6尺6的身高他或许能做到人和事,但也可能一事无成。
现在回顾乔丹的个人成绩的话,对于“一事无成”方面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会说那个球探就是个蠢货,狗眼看人低。但我们无法否认一点:一个全面到无所不能的人,如果根据其进行模仿得到一个所有能力都相对弱化一截的人,或许这个人就只能被评价平庸。
乔丹的全面在于几乎所有他会频繁在篮球涉及的领域他都会做到优秀,但如果一切弱化到良好呢?再如果一切都弱化到普通呢?我们可以看到其评价如果有个评分,会以指数形式反向增长,毕竟打工者在市场上寻求一份工作的前提就是得有一技之长。2010年的榜眼秀埃文·特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拥有全方面不普通但也不顶尖的身体素质,匀称的身体让球探们认为他有可能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全能战士,无论球队需要什么他都能提供。这样的评价可以说相当卓越了,但翻看埃文·特纳的个人履历,其所有获奖均集中在高中与大学,整个NBA的生涯可谓之平庸,或许不会丢掉工作,但也与其曾经卓越的预期相差甚远。
这里为什么要把乔丹曾经的球探评价与埃文·特纳搬出来呢?
我想大家应该很明显能理解:越是全面到卓越的人成为模板,这个人要兑现天赋收获成就的难度或许就会越大,全面意味着没有太多的死角,没有明显的优缺点,但也意味着如果没能完成全面性的提升,将处于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被骂为最水状元的本内特实际上在此前预计上限也并不平庸,身高6尺8的他拥有内线球员壮实的身板以及锋位球员的灵活性,以此同时还拥有一定的3分投射能力基底。上限是拉里·约翰逊,也就是那个外号“大妈”的前纽约球星,当初凭借一记3+1绝杀,助纽约击败步行者进入总决赛的那个大前锋。虽然纵览整个职业生涯并不是那么摧残,但拉力约翰逊在黄蜂作为当家球星时也是个没事20分10篮板的内线野兽,从这里能看出本身也是个狠人,而本内特被评价为有潜力成为一个强化版的拉力约翰逊,可以说也是拥有很高的评价了,只可惜在一个不该是他的位置被选中而已。而本内特的身材决定了打出来,“可三可四”,打不出来就是“不三不四”,三号位的技术基本功对于新秀的本内特来说明显远远不及,而四号位的身高以及内线破坏力对于新秀的本内特来说也是需要时间来兑现。很显然,过高的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伤病导致本内特最终泯然众人矣,也很直观地体现了“可能全面”之人若不能将每一点天赋兑现,则会有多大落差。
因此杰伦·格林的未来哪怕就按照球探的高评价来看,目前也并不是绝对畅然无阻,每一步走向卓越的路都得灌注满满的心血与汗水,并且得伴随幸运常在,让他确确实实能每一步都稳稳迈得出去。
而发展联盟主动抢人方面,对于本身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球员对于待遇不满的NCAA来说,是一种主动宣战。而NCAA自身的腐败以及规则限制下,希望用有更好待遇的年轻选手们都在希望尽可能维护自身选秀期待的同时能够尽可能争取到更多利益。格林作为G联盟抢人提供福利的先享受者势必会让更多的球员关注,增加未来自己的选项。毕竟这是美国本土的比赛,球探考察也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没有人文文化适应的障碍,包括规则都是直通NBA的,对于未来目标直指NBA的球员来说,如果格林能足够顺利,那么他们未来也就不一定必须要前往大学打NCAA,而发展联盟本身又能在这过程中从如今“买家市场”(发出邀请),直接一跃成为“卖家市场”(收到加入请求)。
若发展联盟这一次操作足够顺利,会在天赋大量流入的同时,也收获更多的关注度,或许相关的转播收益也会得到相当可观的提升,届时整个发展联盟的收益水平也就能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进行潜力人才提前纳入。直接提升发展联盟的影响力,也提升更多海内外未能触及NBA但有心冲击NBA的球员进驻发展联盟进行比赛,从而形成一个健康成长型循环。最终也让NBA能更好地观察、收获优质人才选手。
也因此肖华与发展联盟的执行总裁会首肯专门特别定制这份为杰伦·格林提供的独立于整个发展联盟的合同了,不仅仅只是杰伦·格林本身能力因素,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商业炒作运作的成分在其中。
如果NCAA方面不能多思考如何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待遇,那么发展联盟的异军突起将会慢慢蚕食本身几乎垄断了年轻运动员进入NBA前的道路的NCAA的优势,最终可能进入新的三分天下的境地(NCAA、发展联盟、海外联赛选项)。这对于必须依靠年轻天赋选手的人气流量换取巨额利润的NCAA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未来。
巨大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倾倒,无论是模板乔丹的杰伦·格林还是NCAA的未来,都开始进入读取状态,最终到底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