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万华镜 #16|寻找外星人:外星人与地球人相似吗?

2019-03-29 18:26 作者:Arinor  | 我要投稿

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外星人”。然而,外星人并不是常识事物,没有谁是通过观察外星人来了解外星人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触到的“外星人”都是艺术作品和流行文化中的外星人。

最早为人所知的外星人可能是我国神话中奔月的嫦娥和砍树的吴刚。月亮上可以住人的想法确实与现在我们讨论的外星人接近,只是嫦娥和吴刚都是从地上升仙的人,称他们为“太空殖民者”或许比“外星人”更加恰当。相较之下,更为现代的外星人观念可能来自16世纪哲学家、也就是那位被认为是科学先驱者的多明我会修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布鲁诺相信,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行星围绕,而这些行星跟地球没有什么不同,动物和人居于其中。可以看到,在布鲁诺关于外星人的看法里已经能找到天上世界和月下世界没有本质不同的思想,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相信,天上的事物和地上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本性——尽管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居住在地上的人也就不可能居住在星星上了。

时至今日,外星人与其说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如说是流行文化中的符号了。不知大家心目中的外星人是什么样的呢?是更偏向于与我们相似?还是更偏向于与我们不同呢?在众多外星人形象中,有两款作品的外星人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款是游戏《亡命暗杀令2》(MDK2),作品中外星人的非战斗人员活像竹笋,但除外貌以外的各方面都与地球人无异,它们有城市、有街道、有剧院,会为伟大先辈盖纪念雕像,会说笑、会犯蠢,还会放屁,是游戏中的搞笑担当。第二款是游戏《雷神之锤2》(QuakeII)中的外星人,这些外星人是通过掠夺人类肢体、搭配机器部件拼凑而成的半机器人,尽管外表与地球人更为相似,但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心智,一心只为杀戮和征服。这两种外星人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性。为了演出效果考虑,作者和厂商们都更加倾向于外星人在一方面与人类相似、一方面与人类不同,这种温和反直觉的形象更容易在观众和玩家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为了寻找外星生命,科学家们为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列举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宇宙环境适宜、恒星活动稳定、行星轨道稳定、温度适宜、拥有合适的大气压力和大气构成等等。但每每有相关新闻时,下面都会有评论表达疑惑,甚至批评科学家缺乏想象力:这些苛刻的条件是地球生命的生存条件,却未必是外星生命的生存条件——也许外星生命的形态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它们的身体构成以硅元素为基础,不需要液态水,依靠核聚变提供能源等等。这些意见单独拎出来都有道理,但是倘若放到一起,认为外星生命可以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语义上困境:考虑到生命和人都极难定义,当我们说“寻找外星生命”、“寻找外星人”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正是寻找以地球生命、地球人为原型的外星事物。此时,说“外星生命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一方面也许是包含内在矛盾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失去了寻找的目标——我们到底要找什么呢?在这个意义上,限制我们想象力的不是我们的科学,也不是我们的心理,而是我们的语义学了。

哲学万华镜 #16|寻找外星人:外星人与地球人相似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