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衡中模式是救星还是灾难?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是否该落下帷幕?

(作者:nightmirr)

衡水中学是怎样的存在?高升学率,高成功率,这并非我们不了解的。一座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学校,口碑屹立不倒!无可置疑。
其实从根本上,它根本就没有烂的地方,但我们很多人是反对它的。反对者更多集中在年轻人和像我一样的应届学生(准确的说是义务教育及以上的学生)中。理由很简单:衡中模式在大多数情况带来的必然是成功,代价是束缚自由,这在新时代青年开放和自由的人群中是完全难以接受的。
我们不是认为这种方法无效,而是因为它的严重束缚性不能被自由的自己所接受,不愿意去被严格地管束。
但我是实实在在反对它的,我不喜欢衡中模式,一点也不喜欢,理由就像上面那样。
然而今天我还是要辩证的分析衡中模式,这个时代,它是灾难还是救星。

我们的时代,真的变了吗?
人们总说,时代变了,应试教育没有用,要追求素质教育了,一时间各地出现了各路私人试点,各种素质教育的实验。有的家长直接背叛义务教育法,独立培养孩子,素质教育如火如荼……
然而,衡水中学(也包括毛坦厂中学,黄冈中学……)的出现,立刻击溃了素质教育的风潮。应试教育,仍旧站在它本来的位置上屹立不倒。
时代只是看起来变了,没有真的大变化。因为中国不是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意义上差的很远。
为什么外国能推行素质教育,我们中国最广泛可行的却是衡中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思想发展水平,国家不平衡区域发展水平,三者的综合导致了素质教育尚不能推行。
不要看中国GDP是第二名,这不是我们能和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各类发展程度相提并论的理由。
比起那些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我国是暴发户一样的存在,我们成功的用160多年时间从殖民地的地位冲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这160年并不是一直发展,160年之前的各种传统模式继续存在和影响了不止100年。
我们回到了理应回到的水平,但是从社会总体思想和其他方面都是极其的滞后发展,解决初步问题的扫盲教育,完成时也已经很晚了,我们14亿国人,其中上亿的老年人还处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中,中年一代一部分也是如此,年轻的一代,虽然思想上越来越活跃和开放,但接受到适宜教育的人群尚未形成规模。
很多人,虽然在受教育年龄,也可以接受到素质教育,但连最基本的家庭—学校—周边者都没能形成一个大致的统一。三个方向,上万种声音,大多数喊着的都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思想。
这不是他们的错,正式恢复高考仅仅40余年,第一批走进考场的人不少还刚刚看到新时代的曙光;第二代坐在高考考场时,新媒体还没能大范围推广;第三代仅仅露了头,我们这些“考三代”(不是家庭,以18年为一周期,从恢复高考起,我们才仅仅能算是第三代的前期),很多人还处于“考二代”时的社会思想潮流影响下,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根本就没有规模化的基础,现在的上班族大多还是应试教育影响者。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线城市,东南城市已经起飞,西北西南还在被国家扶持着进入冲刺的跑道,区域差异使得国家在教育上没法走一条路,各个区域适应人群也没统一。生产关系未完全与生产力协调适应,其他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这是当下的事实。
能实行素质教育的西欧国家,美国,18-19世纪启蒙思潮已经基本完成传播,国家有限的人口或相对较小的环境便于统一协调,改变相对自如。再加上早早完成工业化,经济水平发达远远早于中国,国民思想基本统一,可以推行素质教育的独立处理能力也有了。因而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我国暂时应该还发展不了素质教育。
衡水中学模式为什么能存在?

如同前文所说,我们的时代还没有改变。现在,我们还处于质变前的量变过程,只是有一些前兆表明质变即将开始。
我们还不能广泛推行素质教育,这一代还不可以。
转型期很重要。它不仅代表了应试教育即将进入最后几次高潮这一结局,也代表了新思想将逐渐壮大,最终将代替旧思想的开始。
这个时期,应试教育还是成立的,衡水模式的存在,就是应试教育有效的证明。在大众思想已经进入了不适宜的自由时,衡水模式是少有的几种把适宜人群拽回去赶上应试教育末班车的方法,绝对有效,也绝对是噩梦。
用方法对方法,以考试战考试,衡水是这个时代可以使用的典范存在。
但它已经接近问题边缘。随着经济发展,经济阶级导致的教育分化使得学习阶级逐渐固定,换言之,小麦已经越来越与糟糠,和质量相对较差的小麦分开。不适宜文化知识培养的人,经济水平不足以抗衡先进区域的人群,都逐渐离开了成功的第一梯队。应试教育最终将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公平,而只能通过宏观政策维持地区平衡,综合实力将形成剧烈落差。
我们这代人,也许是应试教育下最后几部分能有通过完全个人努力达到成功的了。衡水中学的优势是所有人都在应试教育,他们做的最好所以能站到前面,一旦新的思潮在社会推广,素质教育终于成功了,现在学历贬值的情况会改变,因为成功不再通过学历,而是独立技术,也许这个人精通工程设计,但英语和政治却是个垃圾中的垃圾,可他还能轻松成功。这时,衡水模式就不会是最实用的了。
毕竟,全才占多少呢?衡水只是在赌桌上占有更大的成功率的一手好牌,随着素质教育的洗牌,几率变化将无可避免。
衡水模式的影响

衡水对于社会是救星。
因为我们在教育上行动超出了适宜水平,衡中模式拯救了过分超前的行动,可以稳定发展混乱的情况。它的存在,能让人继续努力,稳定社会教育秩序,不畸形发展。
但衡水对于社会是灾难。
因为衡水模式使得这一代的人也相信了拼命是万年不变的法则。事实上世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样会造成新思潮的延后发展,对应试教育者是福音,但随着时代进步,这类人还会进一步减少,最终,它不再会是通用策略,就像改革开放也不是一成不变一样。
衡水模式,本身也不适用于如今的不少人,很多人也不再依靠死力气上清华北大,很多人的成功也不再依靠应试教育。
衡水模式,必将被淘汰,但看到的不会是我们这一代的改变。
我们还会继续着通行体制。
衡水模式的影响会很深远。
我们如何改变?

衡水教育模式不能继续下去,我们被动接受无异于旧社会时对旧思想的被动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利用应试教育。
我们最终将代替日后的上班族,教育者,国家领导人,代替各个经济阶级,如果我们步入这些阶级时还在旧模式中固步不前,我们这一代也不会有作用,只能指望下一代,而谁知道思想是否还是那么无序和无用。
我们必须利用应试教育,在各个阶级广泛分布,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一代必须构成一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千万人的分布才能有总体的基础,才能努力改变现状。
我们在利用应试教育达到这一点时,也必须早早为下一代考虑,从之前几十年中吸取经验教育,会需要专家学者的探索和发现,在过渡期,衡水模式成功,日后的另一种模式不能依靠一个雷劈下来大家都醒了要自己探索,要广泛考虑。
我们不会都停在一个地方,到了下一代,我们的思想总会影响一部分,集腋成裘,我们的努力看似私人,其实也是拯救国家和社会,体制的改变需要过渡,需要背景,有了目的,不仅仅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大家才会达到自己的愿望:“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
我们必须营造氛围,为下一代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是独立自由,而是独立,我们欠缺独立思考,但如果不这么做,儿女还会停留在原地。
多为下一代考虑,我们恨过的事情,不要在下一代继续发生。学会伸出手去改变眼前的一点点,自己能做到的一点点,我们要团结,每一点的汇集才是成功。
是的,应试教育没有未来。但是,素质教育还未到来,做好自己,我们才会改变下一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诚如斯言也。

其实,我只是一个18岁的高中生,在五线城市的二流高中过日子罢了。然而,站在我的角度上,我想到的就是这些,地区不会彻底使人残废,我们的封闭不代表下一代也要封闭。
比我厉害的人远远多于比我差的人,我的发声甚至只是呓语,但是,如果没人独立思考,社会存在的意义是这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希望诸君努力,为下一代做好自己。
我们的付出,将换来下一代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