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view】早已知晓的悲剧:《利兹与青鸟》演出手法的分析与换喻的阐释(Apart)

早已知晓的悲剧:《利兹与青鸟》演出手法的分析与换喻内核的阐释
文/河豚酱fuguchan

写在前面
笔者试图通过较为详细的拉片探索画面呈现以及台词设计中的细节,以期论证笔者所抱持的“霙和希美早就知晓结局必然是诀别的悲剧,却故意不愿承认它,而两者各自的方法却又使离别成真”的观点。本文为第一部分,仅仅讲解《利兹与青鸟》的upon部分和Apart。本文将有可能推出后续文集,并进行视频化。请关注笔者以及时收到推送,谢谢。
ps.笔者并非专业的影像分析学习者,也不能取代你对影片的独特理解。
以下为正文,约5000字,40图,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建议反复观看正片,再阅读本文,并且阅读时配上正片。牛尾宪辅的OST也可以先多听几遍。

00:00:38-00:00:43


第一卡,BGonly,水彩风,童话世界,自然风景为主,入画的是胡泊与树林,视觉中心在水面的波光上。
第二卡,也是BGonly,机位反转过来,拍到的是木门白墙的小房屋。透视线是指向门的,“门里面住着谁呢?”这就是被抛掷给我们的问题。
第三卡,这里的床单是作画。指明房子有人居住,且爱洁净。床单虽是作画,但没有运动。这一点笔者觉得可能是本身有一个床单向右翻飞的动作,但是在影片剪辑过程中略去了。如果我们预设这里有一个这样的动作进行视线诱导,那么下一卡如同绘本跨页般向右的pan(平移镜头)就有充分的理由了。
影片播放到这里,尽管利兹还没有出场,她的形象和所在的世界观已经可以窥得一二了。这里音乐是松田彬人《物語の始まり》,音乐在title处先行进入,气氛的营造也就先于画面呈现。在promare中,泽野弘之也干了类似的事。
00:01:22

利兹的独白:“綺麗、まるで空を映した湖のよう。”这句话给笔者一种异质的感觉,带有镜像化的陌生感:为什么不是天空,不是水面,而是“水面中的天空”?也许这里陌生化的概念带来的不仅仅是“美感”,更是一种“水面中的天空并非真实的天空”的错位的美感。笔者在这里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利兹和青鸟并非完全是希美和霙的对应,正如镜像中看似完整的象征物并非是镜像外的原物。
下一卡是利兹背面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在进行pan的同时很具有实拍感地调整了焦距。下面几卡喂食动物的运动节奏和音乐咬合,有明显的为了配合音乐而剪辑的感觉。兔子和浣熊那里猜测大约剪了4koma(4帧),借浣熊又pan到青鸟。我们的两位主人公到这里就全部出场了。我们就这样远观青鸟,直到1:25,才给到第一个青鸟的特写。然而不多时,2秒后青鸟起飞,利兹抬头望。这里青鸟驻足时间之短,也许正是要表达正片中二人之间短促的,不可企及的幸福。这就是青鸟。
00:01:45

写实的真实世界故事的开始,先由牛尾宪辅曲子《wind,glass,bluebird》起,BG地面移动,随即霙走路的脚步入画,给到一个贴近地面的小景别。然后再给一个远景。远近交错,跳过了中景。很有节奏感的演出。近景交代了行为,人物在走路。随后远景交代了停止的目的地,场景,人物全貌。这里人物都在画面的各个三等分点上,留空给背景的地方相当多,笔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清冷的疏离感。
00:02:01


这里我们看到,尽管说是同样的学校,但是《青鸟》中的校门台阶却是蓝色调的。整体给人的气质就是低饱和度、冷色带来的低温感和性冷淡感。笔者后面谈到反复出现的伞木希美的马尾摇晃的镜头时,认为这是“女性的菲勒斯”(也可以换用anima这个表述),即作为女性对同是女性的伞木希美产生的欲望对象。结合这里,笔者感受到的是,这个“菲勒斯”不仅没有生殖力,更是性冷淡的,不具有插入性性意味的(但不是没有性意味)。
00:02:40


这里玩手、伸腿、呼吸的小演技很有意思。手和脚的演出道具很有意思。笔者感受到的是“伞哥哥你怎么还不来”的埋怨,还有“既然你不来我就坐好等你”的等待。“虽然对希美有执着的情感,但是当希美到来时,却又相处很尴尬不安的感觉”因此霙会“期待希美的到来,又不希望希美来”——因为希美来了就面临着见一面少一面的情况——而霙她希望的是悬搁判断,凭借把相遇推迟到无限之后,而把相遇后的离别推迟到无限之后。这时,她仅仅能够在脑内幻想希美的影像,我觉得这种面对“thanatos的诱惑”既逃避又迎接的态度就很“小肥宅”了。当然,我的理解完全是纯主观感觉派的。
后面一个陌生人过来的镜头虽然表现了霙对来者的关注(仅仅是脚步声),但是牛尾的音乐没有跟上。镜头和音乐的错位,反映了视野与情绪的错位。没错,下一卡给了我们答复,这个人不是她要等的那个人,不是伞木希美。然后她走过。镜头甚至没给到脸,表明霙和她并无交际。虽然是同学但并无交际,这反过来指出了,“霙把希美当成了她的唯一”。
00:03:14


树和草地上的花的空镜头。笔者不懂花语,所以不评价花的意象。但是,从环境以及此前普通女生经过时一般鸟的鸣声的意象,可以看来霙在寻找自己的“特别的”青鸟,而背景的切换让我们来到童话世界里利兹的树林中,伞木希美的到来毫无疑问与前面青鸟的来临具有换喻意味,而霙就是在树林中等待青鸟的孤独少女。这里开始了第一次的对应于移情。而自觉带入童话故事框架的观众只会在之后遭到恶趣味的戏耍。
00:03:40-46


两个带上主观镜头的正反打。可以看出霙看希美的时候,背景进行了很强的虚化,并且看向的是上半身,视觉中心关注的是马尾这一个“菲勒斯”的形象;而希美看霙的时候,背景基本是可以看清的,并且看向的是腿部。霙看希美的时候是没有看见希美之外的事物的存在的,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希美身上。而希美却看似大大咧咧地看着“真实的影像”,又怀有对自己的不自信和自卑,对可能愧对霙对自己的感情而不敢/不能承担责任的自责。
00:03:56



这几卡虽然伞木希美走在霙的前面、居于上方、处在上手,但是画面的视觉中心、摄影机聚焦的中心始终是霙而非希美。二人关系的不对等很明显。(笔者写这篇文章前参阅的国人的拉片文/视频中,只看到了“希美在前方,霙是舔狗”这样的表述,笔者说明“虽然希美在主导,但是主角是霙”应该是第一次)
这种不对等并不是绝对的形而上的不对等,而是霙被自己的感情所束缚造成的,随时可能变动的不对等。是“错位的”甚至是“倒错的”不对等。
之后,霙看向伞木希美的后脑上的马尾。正如强调涩情的影片会反复给一些具有性象征符号的部位大特写来建构符号的语义体系,这个片中多次出现过“霙看希美摆动的马尾”这个细节在笔者看来具有很强的性意味。也许摆动的马尾所代表的就是菲勒斯?(这个马尾拥有非凡的魅力,引诱主体一次又一次徘徊)或者说因为霙并不敢直视希美的眼睛,就选择了马尾作为她代偿性的凝视对象。这个马尾所象征的“没有男性的菲勒斯”(这里用anima的概念会更好),也就是霙的欲望对象。(这应该也是笔者较早提出的?)
04:13,霙摸头发,对人物而言,左侧
04:26,摸头发,人物而言,右侧
据说这个摸头发有说法,但笔者不清楚,就汇总列出在这里。
00:05:05


开始的几个细节:霙可能是在有意模仿希美的动作,但这个模仿却并没有带来意义的构建。她也许仅仅是想要通过模拟希美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缺失(manque/lack)的欲望对象罢了。至于她喝水没有,我认为是没有的。伞木希美在05:10的走路动作具有将要倒塌的不安定感,而霙在05:24的走路,带有很强的不适感,像是机械的动作或是刻意压抑了情感后体现的无机质感。
霙模仿希美动作,跟在希美后面/下方走——二人的不对等。
音乐这里,牛尾宪辅《wind,glass,bluebird》一曲中,二人的脚步始终是没有对上的:这就是开篇的标题disjoint的前奏。
注意:正常的动画不会有“进门-穿鞋-走路-喝水-走路-拿钥匙-开门”的表述的,为了省镜头也许“进门-换鞋-开门”就够了,中间一大段走路并不会呈现在画面上。这里的走路,却蕴含了相当大的情感张力。箱庭中几乎停滞的时间,带给我们极慢的节奏,这里有趣而不单调无聊的演技就是山田尚子功力的体现。(本段参考了红白老师一次拉片直播中的持论)
00:08:32



霙的眼睛特写后接希美的特写,很明显画面的中心在她的脖子。这也是欲望对象吗?但是希美说出“この曲、めっちゃいいよね”的时候,霙知道希美在回避自己的发问,即“送给你这片羽毛”。羽毛就是实在界的应答?从裂痕的缝隙中来到的使者。
08:38~39的镜头中,希美和霙处于画面边缘,座位在左的希美在构图中靠右,而
坐在右边的霙在构图中靠左。两股力量牵引但是又被隔开的表达。
00:09:07

在开始交谈绘本《リズと青い鳥》的时候,两人(在部室内)第一次有了一次目光交汇,也就是所谈的内容的一致?
00:09:29-37


这个镜头情感张力很强。山田惯用的镜头摇动,聚焦在霙的眼睛,霙的眼睛又看着伞木希美。霙睁大眼睛向后仰的内涵可能有以下几种:希美和她的距离/被希美“ひとりぼっちの女の子”的介绍触动/自我对利兹进行认同。
00:09:52

这段水彩风格的摄影处理和音乐都很厉害。牛尾宪辅的这段音乐踩准希美的脚步声,音画咬合做的相当厉害。单音符,空白的世界——就好像伞木希美是出现在霙那眼前空无一人的世界一样,换言之,霙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只有伞木希美。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不能说“互为利兹与青鸟”的确切理由之一:霙从一开始就不是利兹的角色。这个童话故事仅仅是“愛故えの決断”(因为爱的诀别)的框架,真正重要的是“为爱诀别”在两个故事间架起的桥梁,即二者的换喻关系。
00:10:58~11:01



霙靠近希美的背后的特写。霙的每一次小演技都有相当厉害的情感张力。而在11:03这里,二人似乎都在躲避彼此的目光,她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必然是悲剧,却又不想去承认悲剧将至的必然性,故而选择了一种“无限悬搁判断”的解决方式:二者都不触及真正的内核,她们绕着实在界的黑洞行走。
00:11:15图式化的矛盾

横亘在希美和霙之间的正是绘本《利兹与青鸟》。绘本不仅仅是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更是把二者局限在童话世界这个认同框架下的桎梏,更是隔开二人距离的墙壁——换言之,如果要获得霙和希美真正的“joint”,就必须超越《利兹与青鸟》童话故事的叙事框架的限制。
这里伞木希美主动起身也是在逃避霙的关注,不想要让“预感到必然发生的悲剧”变得更加悲伤。
00:12:27 Apart的小高潮






毫不出彩的正反打演技,但是本段对戏的台词设计极为巧妙。
希美:想要在比赛上吹这首曲子
霙:希美喜欢练习吗
希美:喜欢,非常喜欢
霙:连这首曲子也喜欢吗
希美:特别喜欢,因为……(3秒沉默)【笔者的补充是“因为这不就像我们吗”】
希美:好期待正赛啊
这段台词就是二人矛盾的第一个交锋点,也向愿意品读台词的观众和盘托出了二人的思想错位之处。这里的对话,每一句话都是有潜在的文本的。希美“想要在比赛上吹「リズと青い鳥」”追求的是快速结束这段关系,放飞霙的一种不用再承担负罪感的轻巧做法,对应后面童话世界中的情节就是利兹为了放飞青鸟而主动停止二人的幸福生活。而霙的回应“喜欢练习吗”,其中“练习”就是并非比赛的时间,也就是“决断”前的时间,这正是笔者上面说的“悬搁判断”,也就是对应童话故事中“青鸟想要继续呆在利兹家”的情节。后面霙问的“喜欢这首曲子吗”结合前面霙默念“为爱离别”,可以解释为:这里的“曲子”就是离别的象征,这句话就是在问希美“你能接受离别吗”。而为什么希美在回答“特别喜欢”之后不再说明理由了,这就是因为再继续说下去,就会触及“核心”,也就是离别。二人的话术把“诀别”从言语空间中排斥出去,成为了不可触碰的他者,不再被直接言说却总是被潜在地言说的实在界而二人的话语,不可能触及这样一个“禁忌之物(taboo)”。
00:13:06

后面从13:06开始,伞木希美给陆陆续续来到部室的部员打招呼,换喻的是开头利兹给动物喂食的场景。希美回应的镜头都有霙的出镜。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希美并不是利兹本身,而是一个内核与利兹相似的“没有飞向天空的翅膀”的少女。参与换喻的两方在这里产生了错位,这也是很多青学爱好者为之困惑的地方。
13:43伞木希美和部员去小组练习时,虽然有四个人在走路,在霙的主观镜头里,只有一个脚步声,希美的脚步声。
00:14:36

霙面朝玻璃,镜像的演出。“正赛永远不要到来才好”的台词应证了前文笔者对霙“悬搁判断”的话术的猜想。在这里,镜像的言说却是来自想象界的真实。
00:18:46


配乐换上《reminiscence》(考据)
霙看绘本的同时,开始了把自己认作利兹的移情,也就是自我投射。这个移情对后面二者的互动影响很明显。而后面在01:05:33开始承担本作的精神分析师之一的角色的新山老师,则指出了霙并不是利兹,而是青鸟的存在。这个青鸟是一个恋旧的、不愿离开的尚未成熟的少女。
19:30霙摸头发(对于人来说左侧)
00:20:10

梨梨花说长笛众“像小鸟的鸣叫一样(PS:这里有的译法为“莺啼燕语”,笔者觉得并不适合,这样的做法改变了意义的对应,因为众所周知,燕子不是蓝色的青鸟)”而当梨梨花向霙说出“なんちゃって”来调侃时,霙却肯定了梨梨花前面的说法,即:霙开始将青鸟的形象投射到希美和长笛众上,与后面童话世界青鸟告别利兹去往鸟群形成了倒错之美。
20:39霙因为把利兹投影到自己身上,回绝了梨梨花的邀请。角色的行为开始代入模板。
25:12青鸟因为和利兹一起生活而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00:27:15


利兹对青鸟说“ずっと傍に居て、ずっと、ずっと”然后跳切到到霙接续刚才的台词,说出“傍にいて”。后面还有两处这样的处理。笔者也正是在这里想到了对利兹和青鸟的CV采用同一个人的阐释:观众无法知晓当镜头远离童话世界时,什么是利兹说的,什么是青鸟说的。而这里,笔者猜测是山田尚子的安排,正是和吉田玲子故意要使我们把利兹与青鸟和希美与霙混同的做法一致的。
Apart到此结束,敬请期待下回!请关注笔者以及时收到推送。
谢谢你的阅读/点赞/关注
笔者《利兹与青鸟》、京吹、山田尚子相关文章链接:
【aniview/μ'sic】牛尾宪辅:居住在印象派的房间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794151
【aniview】深呼吸的演出——被他者外化的躯体(以《京吹》为示例)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126462
【aniview】什么是优秀的动画人设:从世界的一角窥观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155285